對澳門補習風氣的看法 鄒玖勝

  暑期已至,不少家長為了子女的假期安排而感到「頭痕」,特別是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如何讓子女能夠不虛度暑期成為父母迫在眉睫的難題。因此,不少家長會選擇託管中心、私人補習社等一類機構代行課餘照顧子女或監管子女之責,因社會需求大,補習活動在澳門日漸普遍。現時,學生一放學一放假就往補習班跑,沒補過習的反而是少數,可能還會成為同學們眼中的「異類」。
  據瞭解,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補習早於 20 世紀 60 年代已十分普遍,而到近年更在西歐、北美及澳洲等國家開始流行。補習又被稱為「影子教育」,是因為它總是仿效傳統學校的課程,學校課程一旦有變更,補習在提供的課程及服務等方面就立馬跟隨,以至兩者的關係仿如物體及其影子一樣。影子教育的出現可能只是為督促或促進學生的學習,但它對整個教育系統以及社會平等的影響卻不能掉以輕心。
  有不少學者認為,補習的普及情況與社會的文化差異有關。東亞地區受儒家思想影響,重視學業,強調努力,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氛圍之下,補習的風氣較容易形成和發展。而西方社會則較重視個性自由,若在正規學習時間以外再補習,較難為一般家長及學生接受。可是,近年世界各地的教育改革均十分重視評估,尤其是學業成就的考核及監控,無論學生或學校均用盡不同方法務求學業成績達標,使補習風氣在世界各地日漸普遍。
  網上流傳的段子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或許就是「影子教育」擁有廣闊市場的原因之一。其實以前澳門補習風氣沒有現在這麼「瘋狂」,現在的中小學學生家長接受教育的程度較高,他們經歷過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要求,更有一定的競爭意識,這種要求會在隱形之中轉化為對孩子學業上的期望。這些家長承擔越來越重的教育責任,並願意投入巨量的教育資金,他們認為孩子學習要好才能達到以後想要的生活質量。與香港、內地相比,澳門學生的學習壓力其實並不算太大,但與幾年前相比整體情況已經改變許多。尤其是近年來不少從內地來澳學習新移民孩子,讓本地的家長意識到孩子之間學習能力的差距,導致本地家長產生焦慮情緒,此類情緒無一例外都會傳染給孩子,擔心失去競爭能力。
  筆者上學時也曾補過習,就自身而言,筆者認為自習比補習更有用。香港中文大學多年前曾就「澳門補習班/督課班與關聯服務的現況及影響」做過研究,指出超過八成家長及學生表示參加校外補習的原因是希望提高成績。但報告亦明確指出:補習不是提升成績的有效方法,自習比補習更為有效;補習不能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或建立正面的自我認知。
  私人補習對年輕一代的培養、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學校系統的運營有著深遠的影響。補習活動雖然確實可以分擔家長部分負擔,但這類有償的補習或課後的補充教學輔助活動的普遍化,也被批評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過份考試導向、導致負面的學習態度等。此外,現時本澳的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良莠不齊,部分害群之馬嚴重影響行業的整體形象,不時出現亂收費、體罰、性侵等負面事件,難以保障學生的安全及權益,家長亦難以辨別及選擇,所能做的防範措施十分有限。總體而言,這個行業需要更多更完善的監管。
  有議員曾批評,本澳現行的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之發牌及監察制度,即第38/98/M號法令,自1998年生效自今已經沿用超過20年,雖然2002年頒佈的第34/2002號行政法規對此作出過修改,修改了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座落地點及設施的遵守條件,以及在發牌的申請資料中要求協調員及教學輔助人員要有公民品德證明、身體及精神健康證明、學歷及資格證書,以及樓宇圖則及說明書等,但同時亦規定了「如教學輔助中心之申請實體與協調員屬同一人,並於同一時間最多向六名補習生且每日累計最多向二十名補習生提供補習服務,則無需牌照,但必須在教育暨青年局登記」,換句說話,即有部份補習中心無需領取牌照,向當局登記即可開業,其師資及環境安全相對缺乏保障,而且對於一些名義上不提供補習服務的接送中心、託管中心等是沒有監管的,存在著明顯的法律空白。
  隨著時代的發展,補習社由過往單一的輔導學習功能,發展成提供「補習、接送、膳食、託管」一條龍式服務,部分條文明顯已不符合社會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難以充分保障學童的安全,實在有修法的必要,而且近年本澳揭發有補習教師性侵補習學生,令社會大為震驚,當時當局已經表示有關個案不能單以行政法規規範,正修訂相關監管補習場所的法規,部分內容或將以法律形式作出訂定。
  然而,《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執照發出和監察制度》的修法工作進度非常緩慢,自2009年4月開始,歷經十多年時間,政府先後進行過三次的公開諮詢,有關法律第三階段的公開諮詢總結報告早已於2016年6月完成,2016年及2017年政府都曾表示會在2017年內爭取進入立法程式,2018年2月同樣表示正修訂法規,計劃將「課餘託管」納入須申領執照的範圍,調整協調員、學習輔助員及增加託管員的學歷要求等,同年會推進立法進程,惟相關法律至今仍然未見蹤影。
  相比之下,內地教育部已宣佈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主要負責幼兒園至中小學生的校外教育培訓管理工作,及制訂校外教育的培訓規範政策,藉此及時反映及處理校外教育培訓的問題。本澳亦應盡早爭取推進修法,以強化對有關服務的監管及規範,為業界提供適當的監督指引。
  為了整頓民間教育行業,內地將試行禁止寒暑假校外培訓,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將開始實行。市場監管總局6月對新東方、作業幫、精銳教育、華爾街英語等13家校外培訓機構,予以頂格罰款。5月初公佈作業幫、猿輔導,已經有15家校外培訓機構,被處以頂格罰款3650萬元。另外,國家教育部已經正式印發了「關於推廣部分地方義務教育課後服務有關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這份檔明確要各地要「推動課後服務全覆蓋」,其中更強調「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後半小時」。意思是指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普遍下班時間是下午5點半,那學校就不得早於下午6點放學,這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大改變。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引導支援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工作,並要求託管服務中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
  隨後,廣州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珠海市教育局先後印發通知,明確將於今年暑假期間開展小學生校內託管服務試點工作。其中,廣州市教育局要求,全市11個區均開展小學生暑期託管工作,每個區選取不少於2個學區(片區)、開放不少於5所暑期託管學校,具體學校、託管時間由各區確定,暑期託管堅持自願和就近原則,由學生家長自主自願報名、就近參加。
  深圳市教育局要求全市10個區優選試點學校,從7月19日-8月20日分兩期開展託管試點,可合理收費,學生家長自願報名參加。暑期託管服務以基本看護為主,合理提供其他服務,確保學生得到充分休息。建議試點學校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資源設施。在做好看護的前提下,可結合實際,開展文體活動或小型比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驗式學習能力。
  珠海市教育局要求託管試點分為兩期,第一期為7月19日至7月30日,第二期為8月9日至8月20日,嚴禁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違規補課、講授新課,各區試點學校不少於本區內小學學校總數的1/5,並且要覆蓋到所有鎮街。
  在學校課後服務方面,不少家長、學校和老師以及社會各方面都在努力探索和嘗試。內地上海靜安的「三段式」課後服務,和浙江金華的「1+X」課後服務模式,都為提高課後服務品質水準提供了有益借鑒。
  所謂「三段式」校內課後服務,即基於家長不同時段接走孩子的需求,基於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基於學校個性化辦學的特質,將放學後15:30-18:00的兩個半小時,劃分為三個時間段。讓家長可以根據自己接孩子的時間,對具體課後服務時間段進行自主選擇。
  第一段為「快樂30分」(15:30-16:00),力求讓學生在自主選擇、尋求幫助、合作分享中「快樂活動,彰顯個性」。第二段為「自助一小時」(16:00-17:00),力求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和發展需求,在規劃學習任務、獨立完成作業、參加體育活動、開展勞動教育、提升科藝特長中「自主成長,全面發展」。第三段為「溫馨一小時」(17:00-18:00),力求讓學生在勞技手工、靜心閱讀、夥伴交往、整理學具、清潔衛生、家校溝通中「休閒交往,感受關愛」。
  為切實解決小學生「放學早、接送難」矛盾,2020年8月,杭州市教育、發改、財政、人社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生放學後校內託管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杭州全市將進一步探索「1+X」學後託管新模式。學後託管服務物件範圍為放學後家長接送有困難、託管有需求的小學生。其中,「1」是指學校提供看護性質基礎性託管服務,小學生在教師管理下,自主完成作業、預習、複習、閱讀等;而「X」則是指學校安排體育、藝術等方面的社團活動,供參加託管的小學生選擇。
  其實,為了豐富學生的暑假生活,澳門特區政府也在不斷努力。例如由教青局及體育局主辦的暑期活動每年為全澳4-2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暑假期間活動,使他們能善用餘暇,增進學科以外的知識學習及體驗。據悉,今年舉辦的暑期活動共有500多項、超過2,000個班、共4萬多個名額供兒童及青少年參與。暑期活動受到許多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但往往熱門活動比如游泳班都會出現名額供不應求的情況。
  教育是一個複雜的事業,需要家長、學校與社會合力,其中家長觀念的轉變和對補習社的理性選擇,是影響補習社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對於學生的學習,應該以正規學校教育為主,補習為次,不能喧賓奪主,家長更要分清楚主次。學校應該對家長進行相關的教育,讓家長意識到補習未必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要慎重考慮和選擇,若整個社會依賴補習而忽略了正規教育,那才是走火入魔了。其實現在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是專注力不夠,學生過早的依賴電話、電腦、電子遊戲等外在幹擾,加上睡眠不足等原因,學習的專注力被分散,要改變,就需要家長著手適當培養學生的專注力。
  當然,澳門的教育觀念較為傳統,是存在學校、學生、家長看重分數的現象,但隨著教育的改革,學校對學生的評比引入了多方面的考量,不再僅僅看成績了,畢竟成績好也不意味著日後的成就高。
  學生的成長是需要多元發展的,學校的教育也應該多元化,考慮學生的能力,家長也應該發掘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潛能,例如美術、音樂等等,這些是補習社無法補充的環節,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