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台當局停止「政治防疫」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5月中旬以來,臺灣島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給民眾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創傷,嚴重衝擊經濟民生。多位元大陸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呼籲民進黨當局停止「政治防疫」,回歸科學,真正從民眾利益出發,改善兩岸關係以解民生之困。
  河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鶴亭指出,民進黨當局自詡「民主防疫」「防疫模範生」,刻意與大陸的防疫舉措相區隔,而非從科學角度控制疫情;對於大陸多次表示願向臺灣同胞提供疫苗,不僅百般詆毀抹黑大陸善意、以種種藉口拒絕接受大陸疫苗,還阻擋島內一些縣市、企業和民間機構向大陸企業採購疫苗,導致疫情不斷惡化。
  王鶴亭表示,疫情肆虐和防疫不力對臺灣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七成以上臺灣民眾擔心被傳染,工作方式和生活品質受限,焦慮感持續上升。
  「台當局已經淪為防疫配角。」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經濟室副主任柳英注意到,臺灣民眾對當局的防疫措施已喪失信任,對於其「微解封」措施毫無信心,多個縣市繼續採取嚴控措施,企業則積極向上海複星採購疫苗。
  統計顯示,截至7月16日,島內無薪假企業已達2704家,創2009年以來新低,涉及人數達31980人,住宿及餐飲業受影響最為嚴重。臺灣《財訊》雜誌直指,「臺灣疫情失控,內需產業瀕死」。
  「疫情之下,臺灣經濟受創最明顯的是以內需為主的傳統服務業。」柳英認為,雖然島內製造業受衝擊不嚴重,部分經濟資料看起來「亮眼」,但疫情導致經濟極化現象愈發突出,服務業中低收入人口受衝擊嚴重。
  王鶴亭指出,台當局宣佈「微解封」,要對消費產業漸進式鬆綁,一方面說要「維護民生經濟」,另一方面發佈的「指引」又讓縣市和業者難以執行,被批「無能又失能」,百姓疑慮叢生,經濟民生未見復蘇。
  柳英說,臺灣財政狀況不佳,當局無力進行全面的紓困,只能針對特定人群進行有限的補貼,效果有限。相對於能否領到補貼,島內民眾更關心能否儘快全面施打疫苗,降低核酸檢測價格,儘快控制疫情,令經濟恢復正常。
  「民意如流水,民心大於天。」彭韜指出,臺灣要擺脫疫情帶來的經濟民生困境,民進黨當局應停止「反中」「仇中」的意識形態操弄,真正把民眾生命和經濟發展放在首位,務實改善兩岸關係,儘快控制疫情,助經濟早日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