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經濟將復蘇 珠澳合作空間廣闊

  【本報訊】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發佈,預計大灣區經濟將迎來全面復蘇。主要經濟指標將逐步回暖,今年大灣區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並提出對策建議,重點介紹珠澳合作廣闊空間。
  大灣區經濟將全面復蘇
  最近在廣州發佈的《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2021)》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粵九城市+香港+澳門)在2020年克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增速保持大致穩定,粵九個城市表現出較強的韌性。港澳兩地需要準確把握自身角色和定位,在大灣區框架下加速港澳地區再工業化進程,調整經濟結構,帶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珠澳合作制度創新要突破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2021)》專題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下珠海與澳門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研究,重點介紹未來珠澳合作的廣闊空間。
  第一,珠澳制度創新將獲更多突破。首先通過構建互通共融規劃推動更高水準互利共贏發展,對基礎設施聯通、產業佈局、長遠目標和定位等深度溝通,形成共識、同心同向同行。其次是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無縫連接的交通樞紐,啟動口岸樞紐,提升橫琴新口岸通關效率,落實新通關政策。
  第二,創新資源加快集聚。首先深度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資源的充沛資金,合力打造區域創新體系。未來珠澳將建設開通互通、佈局合理的區域創新體系,充分發揮「澳門—珠海」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極點帶動作用,推動科技人員便利往來。
  其次是優化區域科技創新環境,珠澳將共同建設一批國際化科技創新平臺,引領產業更新,構建以創新為支撐的新經濟體系,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數位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珠澳迎來廣闊機遇,平臺經濟、共用經濟和體驗經濟等新業態將加快培育,激發珠澳創新創業活力,成為大灣區創新策源地。
  第三,產業結構適應多元化發展。珠澳可合作爭取共同編制產業規劃、共同謀劃產業方向、共同篩選產業項目、共同選擇產業實施主體,推動建立產業發展新機制,避免埋沒資源互補優勢。
  建新平臺新載體
  其次是加強政策扶持,拓展合作空間。珠海需要做好空間協調,把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作為橫琴核心任務。推動橫琴自貿片區下延伸覆蓋保稅、十字門、洪灣片區等一體化發展區域,以及向金灣區(高欄港區)、鶴洲片區拓展,服務澳門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建設支援澳門產業多元化新平臺。推進粵澳產業園、粵澳中醫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重點平臺建設,拓展產業多元化發展新載體,構建珠澳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第四是聯手開拓國際市場。珠澳雙方可共同開展專案對接、投資拓展、招商推介、資訊交流、人才培訓,加大對聯手「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珠澳企業聯合投資、招標等方式,共同開拓國際投資幫助基建市場,協同支援珠澳企業升級。
  橫琴與澳門協同發展產業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2021)》提出,橫琴與澳門產業協調的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
  琴澳產業協調問題,一是澳資企業體量還比較小;二是產業協發對接機制未有效形成;三是協同培育鏈條不完整;四是發展成果共用機制還未充分理順。
  報告建議第一,做好琴澳產業協同頂層設計。一是在深度合作區框架下,破解兩地產業協同「共商」壁壘,形成「共育」合力。
  二是落實「分線管理」政策。比如橫琴放寬對「澳門製造」貨物原產地規則,放寬部分琴澳合作生產「澳門製造」原產地條件。又比如探索實施零關稅政策,內地旅客在合作區購物帶回內地,參照內地旅客到澳門及境外購物管理辦法監管。
  三是理順財稅收益共用機制。比如在深合區框架下以「共用」為牽引,重點解決兩地財稅共用、收益分成。又比如合理確定澳門投資利益分成安排,建立「琴澳稅收共用轉移帳戶」,對橫琴留成中涉澳稅收收入,通過琴澳稅收帳戶劃轉。
  第二,豐富琴澳產業協同內涵。一是合作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依託澳琴旅遊深度融合、優勢互補,聯拓新景區、線路和產品,依託泛珠旅遊資源拓展中葡和海上絲路旅遊新通道。
  二是發展高附加值產業。比如發揮澳琴的優勢,加快部署數位新基建、重點發展成電路、人工智慧、大資料、VR/AR、區塊鏈等領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又比如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業,聚焦證券、保險、銀行等跨境金融業務,整合琴澳的金融產業,建設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
  第三是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比如構建「旅遊+」產業生態圈,積極培育和開發多樣化產業新業態,逐步將橫琴重點發展的現代金融、高新技術、總部經濟、專業服務和文化創新等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實現澳琴旅遊業全城共建共融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