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往事,回歸前的4輪談判

  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草簽,香港問題的解决已成定局。可澳門問題怎麽辦,逐漸成爲世人關注的焦點。
  10月3日,鄧小平在京會見港澳同胞國慶觀禮團。澳門的一位團員提問,請教鄧小平關於澳門問題的意見,鄧小平回答道:「澳門問題的解决也是離不開『一國兩制』,將會像香港一樣,同一個時間,同一個方式解决。至於解决澳門的問題會不會影響其他,是早解决對香港有利,還是遲解决對香港有利,我還在考慮,現在想聽下大家的意見。今天不回答這個問題,大家想一想。」
  三天後,鄧小平在接見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萬祺時,又指出,今後澳門也是按照解决香港問題的那些原則,如「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只是不用著急。現在的情形是如何繼續保持安定繁榮。關於澳門人特別關心的賭博業將來是否可以繼續存在的問題,鄧小平表示:賭業仍然可以繼續辦下去,這是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的做法。
  1985年5月24日上午,鄧小平與來華訪問的葡萄牙總統恩尼斯會見時說:「 中葡之間只有一個澳門問題,這個問題原則上在1979年已經解决。」會見之前,兩國領導人以及外長級會談,即已就解决澳門問題達成協議,並在5月23日發布了《中葡聯合公報》。
  雙方同意於近期通過外交途徑就解决澳門問題舉行談判。
  「雙方取得廣泛一致」
  中葡建交後,雙方的友好往來明顯增加。
  1980年3月,澳門總督伊芝迪應邀訪問北京,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首位獲得中國邀請以官方正式身份訪華的澳門總督。同年9月,廣東省省長習仲勛應邀訪問澳門,這也是第一位以官方正式身份訪問澳門的廣東省省長。1981年10月,到任不久的新澳督高斯達應邀訪問了廣州和珠海特區。
  此後,雙方高層官員頻頻互訪。
  1985年5月,葡萄牙總統恩尼斯訪問中國。期間中葡雙方同意於近期通過外交途徑就解决澳門問題舉行談判。
  1986年3月,葡萄牙大選後,蘇亞雷斯就任新總統,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派特使崔月犁及周南參加其就職典禮。蘇亞雷斯表示,他在競選期間曾對澳門廣播公司發表過談話,他將信守諾言,繼續執行現行政策,同中國談判,雙方有條件能就澳門問題迅速達成協議。
  3月18日,中國與葡萄牙在同一時間內,向新聞界公布了中葡談判雙方政府代表團的名單。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由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周南擔任。
  周南在後來的專訪中說:「澳門問題有一條跟香港不同,就是主權問題。這在1979年建交公報也已寫明:澳門主權屬於中國,由葡萄牙暫時管理,收回的時間雙方再商定,所以沒有出現『主權換治權』這一複雜的爭論。但是關於收回澳門的時間,當時對方提出,『中方給香港12年的過渡時期,我們葡萄牙人從國家尊嚴考慮,過渡時期也不能少於12年的時間。』還有一種議論就是,既然我們葡萄牙人已經决定把澳門還給中國,早點遲點都無所謂。那就可以考慮將葡萄牙人來到澳門460年或500年的時候把澳門還給中國,同時象徵著一段歷史的結束和另一段歷史的開始。不過議論歸議論,在前3輪談判中對方並未將這些放在會上提出。」
  1986年6月下旬,第一輪會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1986年6月30日,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首輪會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周南(左三)任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
  周南說:「不久以前,我們到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坐上一隻叫作『貢多拉』的小木船,那時潮水已經退下來,就在小船上聽著那槳聲,使我想起了一位中國詩人孟浩然的兩句詩:「『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這真是種美的享受。所以我希望閣下和各位朋友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每次都有機會到我們國家參觀一些地方,看看中國的景色。」
  這次會談一共談了4輪,每輪正式談判完了,中方都邀請葡方代表游歷一個地方,一次看承德,一次看泰山,一次看長江三峽,一邊看一邊商量問題。 有些在正式會議上板起面孔不好說的話,邊走邊聊就可以談了,周南回憶。
  第2輪會談緊接著在1986年9月9日舉行。
  會談中,周南舉了晋朝書畫家顧愷之倒吃甘蔗的故事:晋朝有個大畫家,叫顧愷之,很喜歡吃甘蔗,而且吃法與衆不同,是從尾部到頭部,倒著吃的。有人問他爲什麽是這樣的吃法,他的回答也很好,說這就叫作「漸入佳境」。
  10月21日,第3輪會談舉行。
  前三輪會談雙方雖有些爭論,但總的來說比較順利。葡方團長表示願意接受《聯合聲明》的總意圖和總目標,包括贊成中方將保持澳門在過渡時期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以及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後,給予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等的立場。口頭上也表示不反對20世紀內將澳門交還中國。
  在一些特殊問題上,雙方也基本上達成了協議。比如「土生葡人」的國籍問題,中方同意采取比較寬鬆的態度,中葡可以按照各自的國籍法對待本國公民。澳門回歸以後,原「土生葡人」可自由選擇國籍。澳門自回歸那天起,任何人不能因爲和澳門的關係而取得葡萄牙公民的資格。同時,雙方還同意在過渡時期內應解决澳門公務員的本地化、澳門法律的本地化、中文的官方地位「 三大問題」。如第3輪會談結束後發表的《新聞公報》所說:「雙方就各項議程的實質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取得了廣泛的一致。」
  「任何超越2000年後
  交回澳門的主張都是不能接受的」
  可是,第三輪會談之後,出了一些問題。
  周南回憶說,「1986年11月17日,葡萄牙政府約請我去葡萄牙。對方接待的規格很高,外長德米蘭達親自到機場迎接。我們一輪會談以後,對方也沒有提出什麽新鮮問題;接著總理席爾瓦請我吃午飯,談話也挺融洽。下午,總統蘇亞雷斯要單獨和我會談,而且排除其他人,只要我帶上一名葡萄牙文翻譯,就我們三個人。蘇亞雷斯忽然說:本世紀內交還澳門,不合適,時間太早,應該考慮在下一個世紀,就是21世紀的適當時間,來解决澳門問題。我當場就反駁了他:貴國的談判代表、特命全權大使,都同意了在本世紀內交還澳門,怎麽你們又提出异議?蘇亞雷斯說,如果我們的團長同意了,那他說的話不代表政府。這個更是豈有此理,我忍不住了,說:如果按照閣下這樣的說法,今後我應該跟誰去談判呢?蘇亞雷斯答不岀來。當時談判沒有談下去,僵住了,我就告辭了。我記得回來以後李先念主席見了我,他說:『 你做得對,就應該當場把他頂回去。』」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1986年12月31日表示了明確的態度:「在2000年前收回澳門是中國政府和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10億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定立場和强烈願望, 任何超越2000年後交回澳門的主張都是不能接受的。」
  1987年1月6日,鑒於中國政府堅决的態度和立場,葡萄牙最高國務會議經過討論後,原則上同意在1999年由中國在澳門恢復行使主權。1月20日,葡萄牙外交與合作國務秘書阿澤維多•蘇亞雷斯訪問中國,正式向中方傳達會議意見。當時,阿澤維多•蘇亞雷斯對周南說:「我們經過最高國務會議的研究,同意貴國政府的意見,本世紀內解决澳門問題,就在1999年12月31日吧。」周南聽完說道:「澳門也好,香港也好,葡萄牙也好,你們不是12月25日要過聖誕節嗎?接著就新年放長假了,在放長假期間搞回歸慶典,合適嗎?是不是稍微提前一點? 」阿澤維多•蘇亞雷斯表示他做不了主,得報告政府後决定。
  過了兩三天,他答復說:「 我們同意讓一讓,讓到12月20日。」
  1987年3 月18日,中葡雙方繼續進行第四輪會談。
  在這輪談判中,各項重大實質性問題陸續得到解决,只剩最後的協議文本審定了。
  澳門進入過渡時間
  1987年4月12日,中葡兩國總理正式簽署《聯合聲明》。這項聯合聲明中包含正文和兩個附件。正文共分7款,主要內容如下:
  一、中國將在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二、中國對澳門執行的基本政策,包括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人治澳、保證澳門社會經濟生活方式基本不變、照顧葡萄牙在澳門的經濟利益及依法保護澳門葡裔居民的利益等;
  三、過渡時期澳門由葡國管理,中國給予合作;
  四、成立中葡聯合聯絡小組;
  五、土地契約規定;
  六、各項聲明與附件均將付諸實施;
  七、聯合聲明及附件的生效日期與約束力。
  兩個附件分別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澳門的基本政策的具體說明」和「關於過渡時期的安排」。
  4月13日,經過兩國立法機構的批准,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在北京正式簽署。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舉行,整個簽字儀式歷時12分鐘,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12分鐘,它標志著澳門歷史舊的一頁已然翻過,新的一頁從此開始 。
  1988年1月15日,《中葡聯合聲明》正式在北京換文,至此, 澳門正式進入過渡期。
  根據《中葡聯合聲明》的有關規定, 爲保證聲明的有效實施並爲1999年政權的交接創造妥善的條件,中葡雙方將在《中葡聯合聲明》生效時成立中葡聯合聯絡小組,聯合聯絡小組根據《中葡聯合聲明》附件二的有關規定建立和履行職責。
  1989年2月15日,中葡聯合聯絡小組正式進駐澳門,直至澳門回歸後的2000年1月。
  12年過渡期內,澳門還將面臨很多具體實際問題,解决這些問題還需依靠中葡聯絡小組。
  在商談解决澳門問題的過程中,葡萄牙對中方秉持著友好協商的態度,總體上較爲配合。但在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內,由於雙方對《中葡聯合聲明》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各自所站的立場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在一些涉及實際利益的問題上仍會發生爭執。
  康冀民是中葡聯合聯絡小組的首任中方代表(大使),他回憶,那時的許多葡方人員仍然保持著葡萄牙統治澳門時期的舊思想,葡方首任代表西蒙斯•柯埃略就是如此。
  關於三大問題的提法方面,他對康冀民提出質疑:「我們不同意『三大問題』的提法,比如公務員本地化,這是民族主義的提法。」康反駁他說:「目前澳門公務員全是葡萄牙人,你們這才是民族主義的表現。我們要求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况,逐步適當增加本地華人在中高級公務員中的比例,是合理的。這是爲政權交接創造條件。」柯埃略還說:「你們老提三大問題,像中文的法律地位問題,這是政治性問題還是技術性問題?」康答:「 這既是政治性問題,也是技術性問題。中文是聯合國確認的六大語種之一,然而在中國的領土,在小小的澳門就不被承認,這是政治歧視,你們還談何民族平等?這就是政治性問題。澳門居民辦一些事務性的事情,都必須用葡文書寫,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困難和麻煩,這也可以說是技術性問題。」 康冀民認爲他未能理解《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政府後來更換了柯埃略。
  「紅花綠葉配」
  12年來,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在總體上保持著良好的合作。
  澳門回歸前夕,爲了給澳門的穩定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中葡雙方就關係到澳門平穩過渡和政權順利交接的各項議題進行了多次磋商。 雙方舉行了不下幾十次會議,聯絡小組下設的各個工作小組會議和專家會晤更是難以數計,都是爲了1999年12月19日政權的順利移交。
  爲儘早使已在《聯合聲明》中闡明的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得以具體化和法律化,全國人大决定成立有關委員會負責《澳門基本法》的制定,四年多的起草、制定與咨詢得到了澳門絕大多數居民的支持和認可。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同時敲定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
  澳門的區旗和區徽圖案是從大量公開徵集稿中層層篩選出來的。時任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宗光耀回憶,一部分委員認爲應該用紅色,這樣和祖國的國旗顔色一致。籌委會副主任錢偉長建議澳門區旗、區徽以綠色爲底色,理由是澳門周邊環水、綠色生態好,加之綠色代表和平美好,正是澳門和平回歸的象徵。當宗光耀把他的意見向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姬鵬飛彙報時,姬鵬飛沉思了一會說:「如果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的旗面用紅色,與國旗保持一致,當然沒問題。但是誰也沒有規定特別行政區區旗一定是紅色或別的什麽顔色。大家的想法和意見我都明白了,這件事還有時間,多聽聽其他委員,特別是澳門委員的意見。」隨後,姬鵬飛自言自語一句:「國旗是紅色,區旗是綠色,紅花配綠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上,錢偉長的建議獲得了委員們的贊成, 「紅花綠葉」的方案通過了。
  在將《澳門基本法(草案)》送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前,宗光耀曾受委托向澳葡政府通報《澳門基本法(草案)》的有關情况。澳督韋奇立看過草案後認爲,基本法序言裏的第二句「葡萄牙占領了澳門」中,使用「占領」兩個字不妥。他對宗光耀說:「中方領導人一再聲稱,解决澳門問題不算歷史舊賬,應該是著眼未來,向前看。然而《澳門基本法》序言一開頭就表現出要算歷史舊賬的架勢,那麽1999年我和我的同事離開澳門後,大批的土生葡人怎麽辦呢?他們將成爲『侵略者』的後代,隨時會受到懲罰,遭到打擊報復,日子會很不好過,這是不公平的。宗光耀說,《澳門基本法》的序言雖然只有345個字,但內容却很豐富,16世紀中葉以後澳門被葡萄牙逐步占領是歷史事實,無須爭辯。而長達400多年的歷史,用「逐步占領」4個字一筆帶過,既叙述了歷史的真實面目,又充分體現了不糾纏歷史舊賬,維護中葡友好的格局。序言中用的「占領」兩個字,是相當中性的詞彙,能想出用「占領」這樣中性的、溫和的字眼而非「侵占」「侵略」一類强烈的詞語來概括澳門400多年恩恩怨怨的歷史,是起草委員會的高度智慧和良苦用心。做到這一點並非輕而易舉,更談不上有日後打擊葡人的伏筆。韋奇立聽後頻頻點頭,隨即也止住了這個話題。
  1999年1月16日,全國人大澳門特區籌委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五星紅旗在澳門升起
  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時,第127任澳督韋奇立在澳門總督府進行最後一次的降旗儀式,爲政權移交儀式拉開序幕。
  1999年12月19日夜的澳門回歸交接大廳裏,正在進行澳門回歸祖國的交接儀式。當1999年12月20日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整個交接大廳氣氛莊嚴肅穆,在澳門飄揚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國旗下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這一刻,葡萄牙管轄治理下400多年的澳門終於回到了祖國。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升起。
  1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準時通過澳門關閘。正午12時,由編號ZA-00-01(即表示「駐澳」在澳門行駛的車輛,而Z字是取自「駐」的普通話拼音首個字母,A是取自「澳」的普通話拼音的首個字母)的軍用吉普車與車上三名持槍禮兵帶領駐澳部隊,護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順利進駐澳門。從關閘到澳門部隊營區,沿途皆是熱烈歡迎解放軍入駐的澳門市民。
  歷史,就這樣匆匆走過了447年,又20載。
  「回歸那天起,澳門同胞就既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主人,也是國家的主人。」澳門與內地的關係也呈現飛躍式發展,背靠祖國,昔日百業雕敝、人心浮動的澳門經濟實力持續增强,社會始終保持繁榮穩定。
  從2000年到現在,澳門的經濟總量由原來的490.2億澳門元增至2018年的4,403億澳門元(折合約爲3,609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約爲666,893澳門元,約合8.26萬美元,民衆幸福感穩居世界前列。多年來,澳門這座「小城」演繹了「大事」的精彩,今日的「南海寶石」也散發出了愈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