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人民日報那些事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長文,講述了在河南蘭考縣遭受嚴重內澇、風沙、鹽鹼三害的情况下,焦裕祿臨危受命,身患肝癌仍忍痛工作,與全縣幹部群衆一起改變蘭考面貌,最終於1964年5月病逝的事迹。「焦裕祿雖然去世了,但他在蘭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種子,正在發芽成長,他帶給蘭考人民的毛澤東思想的紅燈,愈來愈發出耀眼的光芒。」
  人民日報刊登這篇文章時,習近平還是個不到13歲的學生。「我當時正上初一,政治課張老師念了這篇通訊,我們當時幾次都泣不成聲,特別是講到焦裕祿同志肝癌後期堅持工作,拿個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時,我深感震撼。焦裕祿精神對我影響很大。」習近平後來回憶說。
  在後來的數十年中,從村支書到党的總書記,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的故事一直延續著。
  看人民日報,第一次知道沼氣這種東西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在報眼位置刊登毛主席語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當天的頭版頭條文章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很快,全國掀起上山下鄉的高潮。1969年1月,習近平從北京站出發,一路輾轉到達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成為一名下鄉知青。
  後來,梁家河的知青陸續離開,唯有習近平仍然堅守在這片土地上,揮灑知識和熱情。1974年1月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四川省許多社隊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氣》《「煮飯不燒柴和炭點燈不用油和電」——四川省中江縣龍台公社第五大隊利用沼氣的調查》兩篇文章。習近平看後「很興奮」,這是他第一次知道沼氣這種東西,他意識到這可以解決梁家河缺煤少柴的問題。
  延川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派習近平等6人到四川學習。半年後,在習近平帶領下建成的第一口沼氣池産氣點火,梁家河逐漸告別了烟熏火燎的煤油燈時代。這也是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就在建沼氣池這一年,習近平當選為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直到第二年赴清華大學學習。
  1982年春,習近平放弃令無數人羡慕的中央軍委辦公廳秘書一職,主動要求下鄉,來到河北正定這個高産窮縣,先後擔任縣委副書記、書記。1971年到1980年,正定縣不顧成本地追求糧食高産,踩棉花、擠油料、壓瓜果、砍副業。糧食是高産了,畝産超千斤,但農民純收入占毛收入的比例却逐年下降。
  到了1983年,正定大變樣:全年工農業總産值2.7億元,比1981年增長56%;人均收入373元,比1981年增長75%。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正定翻身記》一文。「記者訪問這裏,强烈地感到:高産窮縣已成歷史,商品生産正推動全縣城鄉大踏步向高産富縣邁進。」文中寫道,縣委書記習近平高興地對記者說:「依托城市,引進智力,加速『兩個轉化』的新戰略,使我們扭轉了多年的被動局面,也給正定帶來了新的起飛。」這是習近平首次作為報道對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
  與經濟改革同時推進的是機構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推行了多次機構改革,一大批老幹部主動退居二、三綫。習近平專門就此撰文《中青年幹部要「尊老」》,發表於1984年12月7日的人民日報。這是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
  中青年幹部如何才能挑起重擔,實現新老幹部的合作與交替呢?時年31歲的青年幹部習近平自問自答:「我認為,中青年幹部尊重老幹部,是一個重要條件。」他還講道,提倡「尊老」決不是要中青年幹部只能對老幹部一味效法,全盤照搬,而要青出於藍勝於藍,發揮自己的優勢,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用心血和汗水,去開拓新局面,闖出成功路,不負老一輩的厚望,完成繼往開來、承先啓後的歷史使命。
  讀《人民呼喚焦裕祿》,填詞《念奴嬌》
  1990年5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登《辦好一件事贏得萬人心——福建寧德地區查處幹部違紀建私房紀實》。文中介紹,1982年以來,全區有7392名幹部違紀違法占地營建私房,其中副縣級以上的幹部達242人,科級以上的幹部1399人。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在地委工作會議上說:「不錯,占地蓋房的幹部確實不少,但對廣大幹部而言,他們是少數,對全區200多萬群衆而言,他們更是少數,只不過1/300嘛!」「這裏有一個誰得罪誰的問題,你違紀違法占地蓋房,為一己之私破壞了党的權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黨,得罪了人民,得罪了黨紀國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處你的幹部得罪了你。」寧德的營建私房之風被踩了急刹車。廣大群衆談起這件事無不拍手叫好。
  什麽樣的幹部是好幹部?習近平心中自有標杆。1990年7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寫道:「有的人揮霍公款大吃海喝,群衆指著他們的脊梁骨說:『你們把酒杯捏扁了,把筷子吃短了,把椅子坐散了!』」「包拯在(蘭考所屬)開封府為官只有一年零三個月,但這位婦孺皆知的『包青天』,留給後人的是幾天也講不完的清正廉明的傳奇故事。焦裕祿在蘭考實際上也只是工作了一年零幾個月,而他却給人民留下一個共産黨人的高大形象和許多無價的精神財富。」
  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讀了這篇文章後,連夜填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他後來回憶說:「焦裕祿同志是一個很高很高的標杆,雖不可及,但我們要見賢思齊。」2009年4月和2014年3月、4月,習近平三次來到蘭考,告誡黨員幹部學習焦裕祿。
  1999年7月27日,人民日報報道,自唐朝中葉以來,閩東沿海一帶的一些船民為躲避戰亂,世代在海上漂泊。由於常年在狹窄的船內生活,他們大多身材矮小、兩腿內彎,被稱為「曲蹄」。
  當時分管福建全省農村扶貧攻堅工作的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專程到閩東沿海各縣市走訪,看到不少船民栖身在岸邊用破船骨、長竹竿和塑料膜搭蓋起來的棚屋中,屋裏沒電沒水,低矮昏暗潮濕。他猫腰鑽進去一看,全部的家當就是一口鐵鍋、一張竹床和一床破棉絮。後來福建省委、省政府宣布:「決不能讓船民再漂泊下去!決不能把貧困帶進21世紀!」寧德行署與全區沿海各縣市分別簽訂責任狀,提出集中全力,奮力攻堅,務必在國慶前幫助所有船民上岸定居。截至當年7月,全區累計上岸的船民已達2000多戶、1.1萬多人。
  1999年12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習近平收到一封外來務工青年的來信。信中反映在福州務工者面臨子女上學的普遍困難,希望政府能儘早出臺相關政策加以解決。習近平立即將來信批轉給福州市政府有關領導,指出「應對打工族的生活更加關心,創造更有利於他們發揮積極性的環境」。同時,他還給來信者回了信,感謝他向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福州市政府就外來工子女就學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幷在最短的時間內出臺了《福州市外來務工從業人員子女就學暫行辦法》,對外來工子女按不同對象、不同教育階段分別給予適當照顧。後來,《省長心系打工族》一文刊登在2000年2月2日的人民日報上。
  在改革開放研究徵文中獲獎
  如此高效的工作,得益於習近平在福州任職時提倡的一種工作作風。1991年4月20日,人民日報頭版發文《福州市領導機關改進作風辦事情講時效提倡「馬上就辦」》:「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和市長洪永世帶頭樹立『馬上就辦』的工作新風……當天能處理的,決不拖到第二天。有一次,市長洪永世接到台江一居民來電話,反映煤店賣的蜂窩煤質量差,不易燃燒。洪永世馬上派專人對全市數十家煤店逐一調查。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賣出劣質蜂窩煤的六家煤店當天就登門換回了各戶已買走的劣質煤,幷采取了四條提高産品質量的措施……今年頭兩個半月,市領導先後批辦各種文件、情况反映和群衆來信近200件,其中85%已完全落實辦結。」後來,習近平多次在公開場合講到這種工作精神,「馬上就辦、真抓實幹」8個大字還被竪立在福州市委禮堂門口。
  1993年3月29日,習近平為人民日報「沿海•沿江•沿邊地區改革開放研究徵文」活動投去的稿件發表。他寫道:「我們做了重大的部署,開闢閩江口金 三角經濟圈,擺開福州跨世紀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經濟圈以福州市為依托,區域面積達5000平方公里,處於福建省經濟發達區域,是全省實施『南北拓展』開放戰略的關鍵地帶。」第二年末,人民日報公布徵文活動獲獎者名單,習近平獲得二等獎。
  對於經濟發展中的不正常因素,習近平從不姑息。2000年8月15日,人民日報首次刊登對習近平的專訪對話稿——《經濟越發達越要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說:「一個政府如果只重視經濟工作,而忽視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是一個有長遠眼光的政府,就不是一個稱職的政府。」
  2001年全國兩會期間,厦門遠華走私案查處工作成為熱門話題。習近平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遠華案的查處工作,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在案件查處過程中,福建省、厦門市一直積極支持和配合。現在,走私案已完全查清,在反腐敗和反走私兩個方面都取得了勝利。
  《聲音》專欄頻現習近平話語
  1991年6月10日,人民日報報道了習近平帶領福州市領導幹部打破常規,變群衆上訪為領導下訪的事。他到浙江工作後,下訪變得更加常態化,人民日報對此有多次報道。2003年9月18日一早,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的蔣星劍和兩位鄉親趕到縣城,與習近平面對面地坐在長方桌兩邊,成為領導「下訪日」接待的第一批民衆。蔣星劍說:「20省道浦江段是上世紀50年代修的,道路窄、標準低,個別路段還是等外公路,山區發展受影響。這些問題多年解決不了。」習近平詳細詢問了路段情况後說:「這條路涉及5個鄉鎮、20多萬群衆,交通擁擠路况差的問題一定要解決。」在場的省交通廳廳長表示,最近交通部門已與當地政府討論,正抓緊實施道路改造。
  接訪從上午8時多進行到中午近12時。習近平匆匆用過午餐,下午1時又開始接訪。當天,他接待了9批來訪群衆。此後,浙江省四套班子的30多位領導相繼到各縣市下訪,全省各地、各部門也先後展開了領導下訪工作,幷逐步形成制度。
  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時很重視農業農村工作。2004年8月10日,人民日報推出《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浙江省統籌城鄉發展紀實》。習近平說:「我省既有像蘭溪的諸葛村、永嘉的芙蓉村、武義的郭洞村這樣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古村落,又有像奉化的滕頭村這樣體現現代文明的新農村。我們在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中,力爭規劃和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水平、能够百世流芳的名村莊,命名一批全面建設小康的示範村。」
  後九土夅(音同杠)村是浙江永嘉縣重點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村支書鄭九萬自掏腰包幫村裏通自來水、通電,幫村民治病,帶領村民建高山紅柿基地,村民都稱他「為民好支書」。2005年,由於過度勞累,鄭九萬病倒了,需要做腦瘤手術。村民得知後,一天之內自發籌集了數萬元手術費,紛紛表示「就是討飯也要救他」。鄭九萬最終康復出院。2006年3月16日、17日,人民日報分上下兩篇報道了鄭九萬的事迹,文中寫道,習近平作出批示:「老百姓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鄭九萬同志的先進事迹正是這句話的生動寫照。」
  在鄭九萬的帶領下,村民走上致富路。而在浙江各地,不少地方把鄉村建設和環境整治結合起來。2004年7月,習近平在全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現場會上說:「『千村示範、萬村整治』作為一項『生態工程』,是推動生態省建設的有效載體,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
  2005年8月,習近平在浙江安吉考察時,進一步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這句話逐漸在全國流傳開來。2006年4月24日,人民日報《聲音》專欄詳細闡述了這句話:「生態優勢變經濟優勢,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聲音》專欄誕生於2005年1月5日,「以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在公開場合的講話為內容,鎖定那些見思想、見風采的精彩片段,摒弃空話套話,關注國計民生,力戒穿靴戴帽,體現權威性、可讀性和親和力」。欄目設立後,習近平的「聲音」頻頻被選中刊發,如基層民主越健全,社會越和諧;把過細的工作做到前面,不要整天做救火隊員;警惕「小節無害」,遠離「溫水效應」……
  砥礪奮進的6年
  2012年12月4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衆的八項規定。第二年2月22日,習近平在人民日報《專家學者對遏制公款吃喝的分析和建議》等材料上做出批示:「中央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得到了廣大幹部群衆衷心擁護。後續工作要不斷跟上,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事實驗證了這些話。2017年10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發評論《八項規定,激發當代中國風氣之變》,寫道:全國查處的公款吃喝、送禮、旅遊這三類問題,發生在2013、2014年的占到76.1%,2016年大幅降到7.2%。八項規定短短600多字,推動了一個擁有8800多萬黨員的世界規模最大執政黨實現自我更新。
  2017年1月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習近平的新年賀詞,其中說道:「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衆。」2013年11月,他奔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貧」。當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刊文稱,我國將建立精准扶貧機制,進一步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况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此後,人民日報用一篇篇報道,記錄了黨中央不讓一個人在小康路上掉隊的決心與實踐: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新和鎮通過養殖扶貧,每戶貧困戶每年將獲得1.7萬元的收入;山東聊城市通過光伏扶貧,帶動8552戶貧困戶、19465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重慶市城口縣通過生態扶貧,間接帶動2萬貧困人口實現就業……
  十九大報告中,「美麗」一詞首次出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的奮鬥目標之中。「美麗中國是何模樣?」人民日報寫道,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後不是美麗中國,强大富裕而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中國。有的地方養猪場變身濕地公園;有的地方精打細算,告別漫灌;有的地方以制度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6年來,人民日報對全國人民探索美麗中國的報道從未停止。
  美麗中國的實現離不開科技創新。2014年6月10日,人民日報全文刊發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2017年7月,人民日報推出「大科技•『小人物』」欄目,《我為國産航母擰閥門》《我們給「復興號」做體檢》《我為「天眼」調焦距》等系列報道,把科技强國夢展現得更加細緻、感人……
  創刊以來,人民日報共刊發作者為習近平的文章300餘篇,含署名文章、講話、賀信、主席令等。其中,十八大以來有200餘篇。這些文章猶如指南針,指引全黨和全國人民砥礪奮進。
(田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