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血管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血管外科作爲新興學科,發展十分迅速,診療手段日新月異。但也正因爲「新」,所以大多數人對血管疾病瞭解甚少,常因此延誤診斷和治療。以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爲例,其起病時多無明顯症狀,即便進展到間歇性跛行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腿梗」),患者也常以爲是腰椎間盤突出、神經痛等其他疾病,很難想到是因爲動脈堵塞所致;而一旦延誤診治,常可導致肢體壞疽等嚴重後果。因此,大家需要對血管疾病和血管健康有一些基本認知,才能防患於未然。
  血管病變是如何發生的
  血管是人體的輸送管道,動脈爲各個臟器輸送氧氣和營養,毛細血管負責滋養臟器,靜脈帶走代謝産物,只有三者健康運行,才能保證人體器官正常工作。血管爲什麽會發生病變?除先天原因外,更多是由於各種後天因素導致血管壁結構被破壞或血液因素導致的血栓和栓塞事件。血管發生病變後,會導致一系列後果一動脈狹窄和閉塞會引起缺血和梗死,靜脈血栓形成或回流受阻會導致腫脹和疲血。
  以動脈病變爲例:動脈壁雖然看起來很薄,實際上可分爲外膜、中膜和內膜3層,外膜爲血管提供營養;中膜保持血管彈性;內膜需要保持光滑,便於血液流動,避免血栓形成。當動脈內膜發生粥樣硬化,局部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後,就可能誘發血栓形成;若斑塊進一步發展,可造成動脈狹窄,導致心肌缺血、腦缺血、下肢缺血等;若動脈狹窄進一步發展到閉塞,則病情會進一步加重,導致心梗、腦梗、「腿梗」等;如果斑塊處形成潰瘍,則既可能在局部形成血栓,也可能因斑塊內的碎屑脫落而導致遠處臟器梗死。此外,主動脈和內臟動脈的病變除了會導致血管狹窄和閉塞外,還可能導致動脈瘤形成。若主動脈因潰疼、高血壓等原因導致內膜破裂,血液經內膜破口沖入本來嚴絲合縫的內膜和外膜之間,就會發生凶險的「主動脈夾層」。患者不僅會出現劇烈胸痛,還可能因此出現截癱、內臟梗死、下肢缺血,甚至猝死。
  保護血管,從健康生活開始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人們常常是運動少了,烟酒多了,睡眠少了,熬夜多了,再加上飲食不節制等,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等慢性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些都是對血管健康的「慢性打擊」。保護血管首先要從遠離危險因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開始。
  大家要有「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血管」的意識,只有血管「年輕」了,身體才會健康。要杜絕吸烟,糾正高鹽、高脂飲食,久坐少動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合理作息和良好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