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的背後,還有哪些故事?

  「冰墩墩成爲頂流,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冰墩墩設計項目總執行劉平雲看到「一墩難求」的盛况,也有點「傻眼」。
  谷愛淩、羽生結弦等國內外運動員爭相與它合照,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想帶一對冰墩墩回去,送給自己的一對雙胞胎,日本記者辻岡義堂因爲太喜歡冰墩墩而變成了「義墩墩」……
  從大年初四開始,北京工美大厦的官方特許旗艦店就排起了長隊,同樣排隊的還有其他綫下店鋪。綫上渠道早已顯示售罄,凡是補貨必是「秒空」。
  最近,劉平雲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還有沒有冰墩墩」?不斷地有親友找到他幫忙購買,可是連他本人也只能無奈地攤手「現在連我們也沒有存貨了」,然後不忘幽默地補上一句「早知道應該多買一些」。
  不過,對于劉平雲來說,這些更像幸福的煩惱。冰墩墩在全世界受歡迎,是讓整個設計團隊自豪的事情。這也證明,他們在設計階段的想法得以實現,很多設想得到了驗證。
  《博客天下》專訪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設計項目總執行人、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劉平雲,聽他講了冰墩墩設計背後的故事。
  在劉平雲看來,冰墩墩的火爆帶著一種必然性。它以「萌」的外表吸引人,又以快樂的精神打動人,它同時具備品牌屬性和網紅特質,既連通了世界文化交流,又形成了强大的産業效應。
  更多微小的細節成爲劉平雲腦海中的深刻記憶。比如,705辦公室和CA1380航班。
  因爲設計冬奧會吉祥物是一項絕對保密的工作,團隊成員不能在手機上發送任何能聯想到吉祥物相關的信息。廣州美術學院碩導樓705辦公室就成了他們的「根據地」,房間的所有窗戶都用紙張擋住,門口還貼了「非請勿入」的警示。
  遠在千里之外,北京冬奧組委會的一間多功能會議室裏,劉平雲和團隊成員成爲了這裏的常客。他們隔三差五地在裏面進行封閉創作,同樣不能開窗開門,還要把窗簾都拉上。
  連接著從廣州到北京路途的正是CA1380——劉平雲認爲最合適的航班時間。早上9:30起飛中午12:00多落地,能趕在下午2:30前到達北京奧組委辦公室,完成冰墩墩交稿或修改工作。晚上他們還能再趕回廣州,不耽誤第二天上課。
  從2018年10月設計團隊正式組建,到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奧吉祥物正式揭曉,近一年的時間裏,設計團隊成員拉著大大的行李箱,從廣州往返北京十幾次,冰墩墩終于誕生了。
  以下是劉平雲的講述——
  閱熊猫無數
  冰墩墩成爲頂流,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聽說它的盲盒隱藏款炒得很熱,我們也傻眼了,有那麽值錢嗎?
  但冰墩墩的火爆讓我們感覺挺自豪的。我們預想過它會創造歷史,成爲北京冬奧會最亮眼的元素之一,成爲一個全世界喜歡的小傢伙,但沒想到真的實現了。現在的情况甚至讓我們非常意外,聽說冰墩墩已經預訂到3月30號發貨了。
  最近很多人分析,爲什麽冰墩墩會讓大家這麽喜歡?我也在思考。我想,一方面是因爲它有熊猫元素,代表中國元素傳遞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它身上有時尚和未來感,還很「萌」,因爲「萌」結合了當下的消費需求,所以它有紅的潜質。
  我從事設計工作20多年,一般把吉祥物分爲兩類:一個是針對品牌類的吉祥物,一個是網紅類的吉祥物。品牌類是在企業或者賽事IP下生長的,要有在地性和時代性,和當地文化産生鏈接;網紅類沒有所屬,沒有時代性的約束,會很容易進入網絡生活。冰墩墩身上其實同時滿足了品牌和網紅兩類屬性。因爲它不僅達到了世界文化交流的熱潮,還在産業方面帶來了經濟效益。
  其中,萌元素的使用很重要。我老這麽說,萌萌的造型,管狀的身材,冰墩墩是在萌文化下做的一個屬于中國的萌造型。熊猫,它天生就是萌胎。所以冰墩墩就是圍繞「萌文化」「萌經濟」生長的。毫不誇張地說,別人閱人無數,我閱熊猫無數。我們找了上萬隻存在于不同載體、空間裏的熊猫,就是爲了瞭解它。
  我們設計冰墩墩的時候,非常注重「快樂」的元素。 爲了接近年輕人,我們還融入了表情包文化。因爲當代社會整個消費其實是以萌文化元素爲基礎的,年輕人喜歡表情包消費、盲盒消費,冰墩墩符合了消費趨勢,才能够産生如此大的産業聯動。
  設計冰墩墩的時候,我們儘量讓它更像一個孩童。人們對過于成人化的東西是有戒備心的。當一個大人站在你面前,你會從生存和利益角度出發,思考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冰墩墩就是一個無性別的、針對9歲小朋友的小傢伙,用它的可愛去感染大家。
  我們希望冰墩墩代表著一種希望,幷且擁有和善、好奇的共性的種子。因爲現實生活壓力很大,人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會趨向充滿童真的世界,通過和冰墩墩這樣的吉祥物産生聯結,獲得哪怕是短暫一瞬的舒緩,都能産生心靈的慰藉。
  冰墩墩身上有嶺南文化的種子,但沒有運用到木棉花、珠江水等設計。當時我們想加入一些祥雲、如意紋這樣的元素,奧組委不同意,他們希望我們做一些大膽的嘗試,把廣州對未來、科技的表達融入進去,其實是嶺南文化的另一面。冰墩墩身上沒有一點傳統元素,但它又是中國的。
  外形上,冰墩墩打破了人們對吉祥物的一些印象,以前都是單一材質,但它有一個冰殼,在材質上實現了突破,而且手感也不錯。這兩天也有人跟我說,他們第一次觸摸實物的時候覺得特別舒服,原本以爲是硬殼,但摸上去却很軟,抱起來很舒服。
  冰墩墩可以給人帶來驚喜,從冰殼外衣裏剝出來,是一隻胖乎乎的熊猫,放進去又不一樣了。它臉上的那圈冰絲帶,我也很喜歡。不過目前毛絨公仔的臉上還無法發光,絢麗程度不够,這的確是有點遺憾。
  在「金墩墩」的設計上,我們這次大膽的把橄欖枝換成了松竹梅「歲寒三友」。原本的計劃中,冰墩墩上纏繞的是不同的植物,冠軍是松、亞軍是竹、季軍是梅,最後做了調整才變成了現在的版本。我們希望把「歲寒三友」身上堅毅、勇敢的精神表達出來,同時也代表冬季運動員身上的特質。
  差點不是熊猫
  冰墩墩最初始的設計方案其實是「冰糖葫蘆」。它的靈感來自我的女兒,裏面包含著一種親情和記憶。90年代末是我第一次去北京,那時女兒對北京的印象就是驢打滾和糖葫蘆,她就知道這兩種好吃的。後來,每次我去北京,她都問我,爸爸你要帶什麽回來呀?
  所以設計時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糖葫蘆。當時的考慮是,5個山楂剛好代表5環,也正好形成一串糖葫蘆,5個造型的空間總比1個大,裏面有人笑有人哭顯得豐富。方案就這麽報上去,然後就入圍了。
  其實初選的時候,我們也報選過熊猫,但很可惜,被刷下去了。我當時猜想,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福娃晶晶,還有之後大大小小的賽事活動的吉祥物,都采用了熊猫元素,也許評委一看到熊猫,就給排除了。但隨著一遍一遍地調整,熊猫元素又出現了。
  「冰糖葫蘆」改造了兩三稿之後,一些新的建議逐漸出來了。說它儘管很不錯,還是紅色的,符合春節的習慣,也符合中國人的喜好,但它無法表徵國家形象,對外傳播也是劣勢。
  但組委會又很喜歡冰晶外殼的創意。因爲冰晶外殼和吉祥物組成了兩組關係,打破了之前奧運吉祥物的固定版式。實際上,它是一種更開放的態度,能做出很多種不同材質的組合,又有表情包,又有萌文化,其實蠻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喜好的。所以就保留現有亮點——冰晶外殼,然後再添加新元素。
  後來也從麋鹿、兔子、老虎等方向進行選擇,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了熊猫。爲了區別以往的熊猫吉祥物,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總是找不到最合理的那個。同時,其他團隊也在做,我們特別著急。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方案,別人可能就有更好的方案出現,我們就沒機會了。直到我們從國家速滑館外型汲取靈感,在冰墩墩臉上添加了彩色「冰絲帶」元素。既區別以往的黑白色熊猫,又符合了冬奧過年氛圍。
  北京冬奧會分7個大項,15個小項,109個分項,吉祥物還需要跟不同的運動做結合,進行變化和延伸。爲了讓冰墩墩的體態更生動且專業,我們請來了專業裁判員、運動員做指導,才明白不同類型的運動的裝備、重心都是不同的。
  比如說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用的冰鞋,結構是完全不同的。之前我們沒有概念,認爲都是冰刀,但其實短道速滑的冰刀是可分離的,鞋部底下的冰刃可以繞軸拿出來,而花樣滑冰的冰刀是固定的。同樣在冰上,但運動時的姿勢和重心都不一樣,這直接影響到設計的細節。
  2019年5月,冰墩墩的雛形出來了,但仍有很多需要微調的地方。其中冰晶外殼是最難調整、也是團隊最崩潰、差點想要放弃的一次。冰晶外殼要像冰一樣有折射的效果,所以冰柱的三角面細節我們反反復複的調整測試,但出來的效果,有的像糖,有的像玻璃,總是和冰差一點點。
  那時已經是最後的關頭,團隊5個人已經在北京通宵了一夜。我當時的想法是到早上7、8點就可以離開了,但那次工作量非常大,忙了一天還沒有改完,大家都很著急。有人在負面情緒開始蔓延。
  我作爲團隊第二負責人,壓力也很大。看到大家的狀態,我說不行,不搞完的話,怎麽交代,設計奧運吉祥物不單單是我們幾個人的事。就這樣,調整修改到那天下午17:00終于結束了。
  後來,我給曹雪老師打電話,說:「曹老師,這太難受了,太難受了。」雖然已經快崩潰了,但我知道還得堅持。3個月之後,奧組委內部發布宣布廣州美術學院的冰墩墩中標2022年北冬奧會吉祥物,我和曹老師都流泪了,也釋懷了。努力終于有所回報。
  從搶時間到平淡
  一開始,我幷沒有真正動過參與北京冬奧吉祥物設計的念頭,就是看熱鬧。
  廣州美院是最後一所宣講學校,當時離截稿只有19天時間了。在這之前,奧組委已經做了9場北方院校的宣講。
  直到曹雪老師給我打了一個電話。那是2018年10月9日,我已經剃成光頭,辭掉了廣美學院副院長的工作,去澳門科技大學專心讀博士,而且上了一個月的課了。電話裏,曹老師說有一個冬奧會吉祥物的宣講,讓我回廣州來。
  我和曹雪老師是老搭檔,接到電話後,什麽話都沒說就回來了。宣講會結束,我跟曹老師說,要馬上組隊,因爲這事一個人完不成,一切都在搶時間。但至于人來不來,我們是未知的,因爲當時覺得還是北方院校希望大些。這個過程中,有些人覺得沒希望,婉拒了我們的邀請,也有想試試積極響應的。後來召集了5個老師、6個研究生,總共11個人,組成了初始團隊,後來又有人加入成爲14人。
  時間非常緊,每天開兩次會,開完會之後,大家馬上去畫。下午回來擺在桌面上再看,讓大家討論意見。團隊按照神話傳說、珍稀動物、中國元素幾個大方向來做,三個方向變成了三條主綫,19天時間,白天我帶學生們一起創作,晚上回到家裏工作到淩晨2點鐘,就是爲了趕時間。
  2018年10月16號這天,冰糖葫蘆方案誕生了。10月29號那天,我們十幾個熬通宵把16份方案趕出來、準備好了,當時想法很簡單,多做一點、包圓一點。
  因爲奧組委希望我們當面交稿,曹老師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最開始我準備了一個小行李箱,結果一看太小了,裝不下這麽多方案,後來換了一個28寸的大箱子才行。
  那是2018年10月30日,我穿著皮夾克戴個帽子,去趕9:30廣州出發的飛機CA1380,12:20落地北京,能在14:30奧組委下午上班時到達,交上方案。之後的很多次修改,我們都是坐著這趟航班,往返北京廣州兩地。
  其實很多細節我也記不清楚了,但是那天坐在飛機上,我的心裏很平淡,因爲都不敢設想有結果。我也是一個中年設計師了,經歷過很多大賽,所以更知道奧運會項目到底有多難。當時就想著把箱子裏的東西交給奧組委,任務也就完成了。能入選的想法只是一刹那,我覺得是一種幻想。
  時間就這麽過去了。2019年1月快過年的時候,曹老師忽然接到奧組委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是這麽說的:「你們的作品有成果。」因爲保密性原則,需要我們去一趟北京。我們當時一下子很激動,但真的不知道成果到底是什麽?也很忐忑。
  去北京那天,錢磊專門穿了一件大紅色的羽絨衣,他說要討一個好彩頭,希望高中狀元。到了北京奧組委辦公室後,工作人員現場給我們查名單。他翻了一會兒說,你們有一個作品入圍10强了,是糖葫蘆那個。但過了一會兒他驚訝地說:不對,是2個!不對,是3個!另外兩個作品是兩個研究生創作的,有一個關于「爆竹」的創意很特別。
  我們當時是又驚訝又激動,一個對冰雪沒什麽概念的南方學校,竟然入圍了3個作品。當時拿到修改意見後,我們修稿花了一周時間,剛過大年初二大家又馬上開始工作了。
  後來近一年的時間,我們每次都要進京送審方案,有修改馬上趕航班到北京就地調整。時間安排上,團隊成員通常3天時間留在北京創作,離京每每都是通宵。改完後的版本,會用U盤存儲好,放在奧組委的辦公桌上。然後團隊成員會搭乘飛機趕回廣州上第二天的課。
  前面提到最崩潰的一次,是發生在某次修改的最後一天。我當時定了第二天中午12:00的飛機,準備飛回廣州。但第二天沒有改完,必須要改簽飛機票。然後機票就從12:00改到了15:00,眼睜睜看著來不及了,又改到了17:00。第二次改簽,大家就有些情緒了,覺得看不到希望了。但事情必須做完,後來重新分配了工作,讓負責渲染的三維組成員先走,我和另外兩個成員第三次改簽飛機——19:30的航班。結束時已經17:00了,我趕緊把U盤一拷,放在奧組會辦公室。三個人提著行李一路狂奔,終于趕上了飛機。
  現在還記得正式宣布冰墩墩成爲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的時刻。2019年9月17日,北京首鋼園倒計時3、2、1時,我特別緊張,直接拽住曹老師的胳膊,腦海中冒出很多念頭:它會引起什麽效應?大家會喜歡它嗎?後來,曹老師的妻子還因此調侃我們的心理素質。
  其實,在中標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從最初的冰糖葫蘆到冰墩墩,經過了很多變化。吉祥物正式公布後的國慶節,我回到廣州和女兒一起畫一幅特別大的冰墩墩。後來,每年國慶節前一天,我再忙都會回家,和女兒一起畫冰墩墩,現在已經堅持三年了。
  現在,看到這個小傢伙有這麽多人喜歡,還有人拿買到的冰墩墩來請我簽名,也是覺得一切都值了。
(屈露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