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稱讚過的華僑將軍

  在監獄裡知道「共產黨」
  曾生,原名曾振華,父親是奧大利亞的華僑工人,母親則是一位善良、純樸的農村婦女。1923年,13歲的曾生離開故鄉,隨父親去悉尼半工半讀。曾生在悉尼的商業學院畢業後,考慮到商業不能救中國,加上父親想回家鄉安度晚年,于是他便放弃商業學習隨父親回國。
  1929年9月,曾生考入中山大學附中,在黃明堂辦的學旅寄宿。但就在當年秋天,兩廣軍閥混戰,張發奎聯合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進攻軍閥陳濟棠控制的廣東。房東黃明堂是張發奎的部屬,他秘密聯絡一些人,策劃推翻陳濟棠的統治。陳濟棠很是不容,親自帶人去抄黃明堂的家,把曾生等一批在黃明堂學旅寄宿的同學抓走,投進了監獄。
  在監獄的墻上,曾生看到許多共産黨人寫的革命標語、口號和詩詞,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産主義一定要在中國實現!」「中國共産黨萬歲!」等等。他這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爲國家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奮鬥的黨存在。他開始認識到中國的未來只能寄希望于中國共産黨。此次,曾生對共産黨産生了好感和信仰。出獄後,曾生就留心打聽有關共産黨的消息,注意閱讀共産黨和進步的書刊,擁護中國共産黨提出的政治主張。
  在廣州參加「一二九」運動
  「一二九」運動時,曾生擔任廣州市學生抗敵聯合會主席,帶領學生、市民二萬餘人遊行示威,當遊行隊伍到省教育廳請願時,省教育廳不見人影,同學們一怒之下,搗毀了壓制學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教育廳。有的同學拆下了廣東省教育廳的牌子,當作勝利品扛回了中山大學操場。這是一次由中山大學學生發起組織的廣州「一二九」抗日示威大遊行,影響甚大。直到1948年,曾生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毛澤東還對他說:「你們打了不准抗日的教育廳,打得好!」
  但因爲此事,「南天王」陳濟棠大爲震怒下令通緝,中山大學也停止了曾生的學籍。曾生一個晚上要換幾個宿舍睡覺,後來在中山大學中青支部的幫助下,曾生只得跑到香港「避風頭」。他在「日本皇后號」郵輪上當聽電鈴的「走鐘仔」,照顧旅客洗澡,籌辦「餘閑樂社」組織愛國海員,宣傳抗日募捐錢物。
  1936年9月,中山大學中青支部通知曾生,陳濟棠垮臺了,對他的通緝令也解除了,要曾生儘快回校複學,幷解决入黨問題。
  回家鄉參加抗日戰爭
  1938年底,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中央决定派人到東江敵後建立根據地。當時廖承志是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的負責人,他就把曾生和另一個同志吳有恒叫去開會。當時兩個人都爭著去,後來曾生說:「東江是我老家,讓我去!」黨組織最後决定派曾生帶60多人分批回鄉,在坪山成立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開闢敵後戰場。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陸,大舉入侵華南,發起惠廣戰役。13日,八路軍香港辦事處廖承志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香港土瓜灣召集中共香港海員工委書記曾生和中共香港市委書記吳有恒等同志,商議開展東江敵後抗日遊擊戰爭,開闢東江抗日根據地。10月24日,28歲的曾生與香港市委的周伯明等人一起,趕回坪山,開始組織中共惠寶工委、組織抗日遊擊隊的活動。
  1938年11月間,日軍經淡水向坪山進犯,國民黨軍獨立第20旅從淡水退到碧嶺。曾生帶領部隊從坪山出發,準備在碧嶺狙擊日軍。在行進途中,曾生部隊與周伯明部隊會合。曾生帶領非武裝人員在防綫後面隱蔽,周伯明則帶領20多名戰士在碧嶺山脚一條戰壕裏散開布防。當時,戰士們前面是一片開闊地,再過去則是一座山頭。日軍完全沒有想到我軍會在開闊地上布陣,當戰士們的子彈從戰壕裏一排排射出時,日軍一下子亂了陣脚。由于不知我方虛實,日軍也不敢貿然挺進,只是在對面山頭向著碧嶺方向開炮。這時,國民黨軍陸續撤退,往鹽田、沙頭角方向逃跑。而曾生部隊則在此堅持到傍晚,爲了保存實力,才撤出了戰鬥。
  1938年12月2日,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成立,曾生任總隊長,周伯明任政治委員。曾生也將部隊開到坪山,還專門成立了特務隊。
  回到坪山不久,中共東南特委把葉挺指揮部特務營100多人從深圳調回坪山,這樣,曾生的隊伍迅速發展到300多人,一下就成立了第一中隊和第二中隊及政工隊。1939年4月,在保持部隊獨立性的原則下,曾生部隊取得了國民黨的合法番號:第四戰區第三遊擊縱隊新編大隊,曾生任大隊長。這以後,曾生指揮部隊連續打了黃潭、楊西等戰鬥,鞏固了大嶺山根據地。
  1940年8月,曾生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3大隊大隊長,率部開進東莞縣的大嶺山區建立抗日根據地。1941年6月10日,駐廣東省東莞縣的日僞軍600餘人,利用夜暗襲擊縣城東南約20公里處大嶺山抗日根據地中心區百花洞村,企圖消滅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3大隊。第3大隊大隊長曾生獲悉日僞軍企圖後,率領三個中隊200餘人及自衛隊近1000人,占領百花洞村周圍高地。11日拂曉,日僞軍進至百花洞村,遭遊擊隊突然打擊,倉皇占領村東北高地頑抗。第3大隊第2、第3中隊在自衛隊配合下,迂回至百花洞村以西大環一帶山地,切斷日僞軍退路,形成包圍。同時,第1中隊向被包圍的日僞軍發起攻擊。戰至15時許,日僞軍兩次施放烟幕掩護突圍,均被擊退。入夜,日僞軍原地固守待援。遊擊隊派出小分隊不斷襲擾、殺傷日僞軍。12日,日軍以飛機支援,空投糧彈,幷由廣州、石龍出動日僞軍1000餘人增援。第3大隊及自衛隊主動撤出戰鬥。此次戰鬥,擊斃日軍長瀨大隊長等50餘人。廣州日軍首腦哀嘆:「這是進攻華南以來最丟臉的一仗。」
  營救在港文化名人
  1938年,曾生率領在香港組成的60多人的隊伍回到惠陽,抵抗進犯家鄉的日軍,組織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任總隊長,部隊發展到500餘人。1940年所部遭敵圍攻,損失嚴重,僅餘100餘人。曾生率部突圍後重返東惠寶地區,與王作堯(1955年授銜少將)部合幷,改稱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3、5大隊,1941年,曾生、王作堯部發展至1500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曾生參與組織港 (香港)九(九龍)人民抗日遊擊隊,發動港九人民參加抗日遊擊戰爭。同年12月25日,日本侵略軍占領了香港。遵照黨中央要不惜任何代價,儘快把困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進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搶救出來的指示,我們黨在香港的各個組織和抗日遊擊隊,展開了一場秘密大營救的鬥爭。
  當時聚居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大多是1941年由于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而到香港去的。營救工作艱巨而複雜。
  1942年元旦前後,曾生和「虎門隊」住在坪山東南的石橋坑,準備迎接廖承志等同志到來。元月三日中午,終于接到了廖承志、連貫、喬冠華等第一批從香港回來的領導同志。送走廖承志等同志後,曾生馬不停蹄地趕到設在寶安白石龍村的總部機關。根據安排,曾生留在白石龍負責接待工作。
  元月十三日傍晚,交通員帶到的第一批脫險的文化界人士來到白石龍教堂,他們就是鄒韜奮、茅盾等,同一天到達的共有五六十人,把那間小教堂都塞滿了。曾生高興地接待了這些歷經艱險歸來的同志和朋友。開飯了,曾生招呼大家說:「真抱歉,山溝裏搞不到好菜,只有狗肉和青菜,不知道諸位吃不吃狗肉?」多數客人叫好,也有的笑而不答。勤務員把幾大盆紅燒狗肉端上桌,他們嘗試之後,這才一致叫好。
  茅盾說:「這頓飯吃得真痛快,雖然只有一葷一素,我覺比什麽八大八小山珍海味更好,永遠也忘記不了。」在慶賀座談會上,茅盾稱贊這次的營救工作:「是抗戰以來(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行動。」茅盾等住了五六天,提出要走,曾生派了嚮導和短槍隊護送他們到惠寶邊田心村。惠寶邊田心村又有別的同志和部隊接應。
  鄒韜奮在離開白石龍前,爲曾生題詞留念:曾生大隊長,以文士奮起,領導愛國青年組成遊擊隊,保衛祖國,駐軍東江。韜從文化遊擊隊自港轉移陣地,承蒙衛護,不勝感奮,敬書此奉贈,藉表謝忱。 
  鄒韜奮的題詞對曾生的東江遊擊隊高度的評價,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曾生、王作堯兩部搶救出困留香港的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800人,國際友人100人,在國內外産生了很好的影響。
  1942年,曾生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副總隊長。1943年,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改稱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積極開展敵後遊擊戰爭,接連收復失地,威震南粵。東江縱隊八年抗戰,殲敵9000餘人,部隊發展到11000人,曾生成爲我黨在華南抗日戰場上的一面旗幟。1945年8月15日,曾生被朱德總司令指定爲華南抗日縱隊代表,接受在廣東的日軍投降。曾生爲東江縱隊和華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爲發展華南敵後抗戰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
  建設廣東鞠躬盡瘁
  1946年,按照軍調部的協議,曾生率東江縱隊2583人乘美國軍艦至烟臺。曾生部到達烟臺後,編成一個團,曾生率大部分幹部去華東軍政大學學習,曾生任副校長。
  1947年,曾生率所部編入渤海軍區,任副司令員。同年,成立兩廣縱隊,曾生任司令員,全縱4000餘人。爲什麽叫「兩廣縱隊」?因爲該縱是由曾生部的廣東人和在萊蕪戰役國民黨軍廣西籍的俘虜和山東翻身農民組成。兩廣縱隊參加了華東戰場的豫東、濟南和淮海等重要戰役,出色完成了各項作戰任務。1949年,兩廣縱隊轉隸四野指揮,曾生將現有部隊編爲一個師,另派出一個師的幹部架子,接受北京和平解放時起義的國民黨何寶松師6000人。
  曾生在赴京彙報的路上,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問:「你就是在廣東打教育廳那個曾生嗎?」曾生答:「是。」毛澤東贊賞說:「打得好!」毛澤東鼓勵曾生:「你這回又增加了部隊,要爲解放華南再立新功!」 毛澤東考問曾生:「你知道你們廣東是什麽時候開化的嗎?」曾生一時語塞。毛澤東說:「你們廣東開化很早,秦始皇時代,廣東就是秦朝管轄的地方。河北人趙佗在廣東做官,他對地方治理不錯,秦朝末年,天下大亂,他乘機擴占了粵西、海南島等地方,自立爲王。漢高祖平定天下後,派人去見他,他表示臣服,接受漢朝的管理。」
  1949年9月曾生和雷經天、尹林平一起,指揮由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和粵中縱隊組成的解放廣東戰役的南路軍,勝利完成了解放廣東戰役一翼的任務,對解放廣東全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廣州解放後,曾生先後擔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珠江軍分區司令員、政委,中共珠江地委書記、華南分局委員。1952年上半年任華南軍區第一副參謀長、中南軍區赴朝實習團團長,率團參加抗美援朝,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二軍副軍長。
  1955年曾生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6年7月,曾生從軍事學院畢業後,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黨委委員、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第二書記、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長、廣州軍分區第一政委、廣州警備區第一政委等職務,爲南海國防建設和廣東的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