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新法宣傳杜絕電子煙 鄒玖勝

  立法會全體會議日前一般性通過「新控煙法」修訂案,以禁止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和出口電子煙及供口服或鼻吸的煙草製品,包括禁止攜帶有關產品出入境本澳。隨著電子煙的監管擴大,相信能有效減少居民,尤其青少年吸食電子煙的情況,惟當局仍需加強宣導相關法規及刑罰,有效引導青少年自覺遠離煙害。
  事實上,特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控煙工作,在按照「健康促進、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下,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分階段落實和推行控煙工作。第5/2011號法律《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簡稱《新控煙法》)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並實施至今超過十年,特區政府通過立法、執法、教育宣傳、鼓勵戒煙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推動澳門無煙環境的建設。現時實施的控煙法例,在禁煙地點、罰款金額、煙草銷售限制及對電子煙的監管等均更趨嚴格,如為保護巿民免受二手煙草煙霧的危害,特區政府分階段在公共室內場所和部分室外公共場所實施禁煙措施,在禁煙範圍方面,新控煙法規定,除機場及娛樂場所可設吸煙室外,所有室內公眾場所全面禁煙,公交站及計程車停靠站10米範圍內不准吸煙。在禁止吸煙地點吸電子煙同樣違法。如果有人違反規定怎麼辦?按照新控煙法,違法吸煙者如被查處,將面臨最高1500澳門元的罰款。如果有公共場所設立不符合標準或未獲許可的吸煙室,除被勒令關閉外,相關場所亦將被檢控,最高可罰款20萬澳門元。為了嚴格落實制度,衛生局聯合市政署、治安警察局和博彩監察協調局等單位持續嚴格執法,主要包括常規巡查、夜間特別巡查、突擊巡查等方式。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相關部門共進行了719次聯合行動,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85.9萬間次,對違法行為的檢控總數達1.33萬宗。同時,積極透過推廣煙害宣傳和教育,讓巿民認識到煙草的危害,鼓勵巿民遠離煙草,吸煙人士盡早戒煙。
  可以說,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全民參與,認識煙草危害,拒絕煙草已成潮流。根據衛生局公佈的《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跟進及評估報告二○一八至二○二○顯示,澳門15歲及以上人口的整體煙草使用率由《新控煙法》生效前(即2011年)的16.9%逐步下降至2019年的11.2%。在短短八年間,相對下降了33.7%,已達致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在2025年將本地煙草使用率相對減少30%的控煙目標。另外,澳門13-15歲青少年的整體煙草使用率亦由2010年的9.5%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6.1%。可見加強控煙工作的重要性。
  為保障人們健康及降低醫療開支,全球各地都推動控煙運動。然而,控煙路漫長,據世衛統計,二○年全球約十三億人吸食傳統煙草產品,僅略低於一八年的十三點二億人。控煙工作雖有成效,但世衛形容「這個成功相當脆弱」。與此同時,各式各樣的電子煙、加熱煙在過去十年間湧現,更標榜「較低危害性」,甚至「有助戒煙」。各類新型煙草產品更被包裝成「時尚」、「美觀」、「新潮」、「綠色」的形象作推廣,情況有如當年傳統香煙廣告。不少使用傳統煙草製品的人士並非真正戒煙,而是轉用電子煙等產品。同時,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比例在全球均有上升的趨勢。當中不少青年就是被電子煙外表迷惑,認為吸食行為很有型,甚或誤以為電子煙較傳統捲煙不易傷身和成癮,加上電子煙口味多,款式新穎,在青年群體中具吸引力。根據本澳衛生部門調查,二一年十三至十五歲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為百分之四,高於一五年的百分之二點六,並顯著高於傳統香煙使用率的百分之二點一,可見電子煙在青少年群體中日漸流行。
  但大量研究表明,吸食電子煙同樣有健康風險,對青少年尤甚。如世界衛生組織就曾多次發表聲明強調電子煙的危害性。去年七月世衛最新的調查報告《二○二一年全球煙草流行報告》以大篇幅介紹電子煙的研究新進展,重點闡述三項意見,包括電子煙含有高度成癮的神經毒素尼古丁,甚至許多標識為「零尼古丁」的電子煙油亦檢測含有尼古丁;電子煙所含的遊離態尼古丁能迅速輸送到大腦而更容易上癮;並駁斥歐洲某些機構電子煙有助戒煙的研究不科學及客觀。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電子煙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健康有負面的急性影響,尼古丁尤其對青少年兒童的大腦發育造成長期不良後果。電子煙同樣有二手煙危害,其產生的二手氣溶膠中的尼古丁、細顆粒和超細顆粒、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重金屬等潛在致癌物已被證明會增加心臟和肺部疾病的風險。因此在報告中,世衛強烈建議各地政府禁止或限制電子煙的製造、進口、分銷、宣傳、銷售和使用,保護其人民免受其危害,並防止青少年兒童和其他弱勢群體開始使用電子煙。
  有本澳民間控煙團體指出,美國高中生使用電子煙的比例從二○一一年的百分之一點五大幅增加至二○二○年的百分之十九點六,其後爆發電子煙肺損傷、六十八人死亡的慘痛教訓,促使當地政府嚴控電子煙,其普及率才下降。本澳去年十月亦發生青年吸食電子煙突發呼吸系統疾患而入院事件,可見電子煙危害就在身邊。雖然本澳二○一八年已禁售、禁宣傳、禁煙區禁使用電子煙,但個人仍可攜帶入境,形成電子煙的傳播,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留了管道。一關之隔的珠海,電子煙銷售堂而皇之,不僅小士多店有,在大型購物中心設有專櫃,而且電子煙商建立自己的網購平臺,電子煙可通過快遞包裹轉運進入澳門,甚至非法在本澳網絡平臺銷售。若繼續深入社區,對青少年影響更深。
  而是次「新控煙法」修訂案的通過,正正是從制度上完善對電子煙的規管,進一步保護青少年免受電子煙害,坊間普遍讚好。如禁毒委員會委員、婦聯樂融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鄭德雄認為,煙草是引致多種疾病的元兇,對人健康以及自然環境百害而無一利。政府修改《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法案》,規範電子煙進口和銷售,能雙管齊下降低煙草對居民和環境帶來的影響。惟需要持續透過教育和宣傳,向青少年宣導有關電子煙的危害性與正確認知。建議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特別是家長應以身作則,有吸煙習慣的家長應及早戒煙;持續推動政校社合作,支持學校及社團透過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如設立校園禁煙大使、宣誓簽名活動、無煙劇場等方式。另外,從衛生局最新的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二○二一的數據顯示,與過去十三歲至十五歲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相比,在煙草使用、煙草廣告都有明顯下降,而戒煙、反吸煙資訊有所提高;接觸二手煙的情況上,室內公共場所與一五年相若,在家中接觸二手煙比例趨向平穩。建議當局可將宣傳教育推至兒童,由親子層面的宣傳開始,養成下一代關注吸煙危害,鼓勵及提高已滿十八歲即將升學或就業青年參與控煙宣傳,避免在朋輩互相影響下,忽視煙害。目前,衛生局各衛生中心及本澳部分團體有提供戒煙服務,然而吸煙習慣始終是成癮性,建議未來可以擴大多元化的免費戒煙服務及支援,如戒煙服務諮詢的流動性的社區化宣傳,設立網上戒煙的諮詢。
  無煙澳門健康生活協會理事長蔡田田對法案的通過亦表示支持,認為《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二○二一》數據顯示在傳統煙草的防制取得良好成效。同時,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的上升亦反映面臨新型煙品的挑戰與當前控煙執法及宣傳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下一階段控煙工作有的放矢的精準開展提供堅實依據。建議重點面向少年兒童持之以恆地開展煙草尤其是電子煙危害的宣教;推動立法禁止攜帶電子煙入境,包括包裹代收、國際包裹等管道,同時加大力度對網絡違法宣傳、售賣電子煙的執法。雖然本澳自二○一八年起禁止售賣和宣傳電子煙,但入境管道未有規範管控,對於遏制電子煙在本澳的流行是事倍功半。社交媒體上銷售電子煙的廣告層出不窮,並愈加明目張膽,且違法銷售電子煙的檢控數平均每年僅一至兩宗,顯然執法力度不足。青少年電子煙的使用率由二○一五年的百分之二點六大幅升高至今年的百分之四,可見形勢嚴峻。建議局方設立線上舉報平臺,鼓勵居民共同監督網絡社交媒體有否違法宣傳銷售煙草,提供網頁連結、圖片等資訊,回饋後續跟進情況。此外,建議加強電子煙管控政策法規的大眾媒體宣傳,包括禁煙標誌加入電子煙圖標,並通過公共巴士電子屏播放電子煙危害的科普短片及控煙法規短片等,營造拒煙的社會大環境。
  誠如所言,既然政府出發點是要加強宣傳及防止青少年吸食電子煙,那麼以上有針對性打破電子煙偽裝的宣傳教育工作就刻不容緩。但與此同時,煙草危害眾所周知,既然當局計劃禁止電子煙的進口及製造,但為何傳統香煙又依然能進口本澳及販賣?當局對兩者的處理方式是否存在矛盾?會否導致增加吸食傳統香煙的煙民數量?會否令有關人士從更多隱蔽管道購買電子煙,反而令當局難以監管,引發更多問題?雖然當局是秉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控煙原則,但這些問題也值得當局關注。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新控煙法》生效後,雖大大減少居民在公眾地方受到二手煙危害的機會,惟仍未能減緩煙民邊走邊吸的「火車頭」現象,加上本澳地少人多,行人路又狹窄擠迫,即使吸煙人士於禁煙區域範圍以外吸煙,仍有機會令其他途人吸到二手煙;同時,吸煙者除下口罩在路邊吸煙的情況比比皆是,對本澳整體防疫效果帶來不少隱患。對此,有意見建議當局趁著修改《控煙法》法案日前已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將交委員會細則性審議之時,提出針對性遏止「火車頭」亂象的具體舉措,加強規管室外控煙,研究仿效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的做法,適當擴大公共地方禁煙範圍,起碼及早落實部分場所如學校、醫療機構、社服院舍、公屋及其設施等周邊行人路以至駕駛期間禁止吸煙,相應配套方面可考慮與市政部門研議可行方案,劃出部分合適空間作封閉式行人吸煙區,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前提下盡可能平衡各方持份者,為本澳控煙工作再下一城。這個想法確實實在且值得當局考慮,本澳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更以打造休閒、舒適、多元為目標。旅客對澳門優悠的旅遊氛圍有期待、有要求,但如果遊走於小城街巷,見到隨街有人吸煙,煙味撲鼻,旅客會有何觀感?
  總之,無論是傳統香煙或電子煙、加熱煙,都危害身體,當局有必要通過宣傳教育、推廣戒煙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持續完善預防及控制吸煙的工作,推動構建無煙城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