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總統府迎來了大鬍子年輕人 一名85後如何成爲國家領導人?

  大部分85後還在抱怨這個內卷的世界,猶豫要不要躺平時,加夫列爾•博裏奇已經開始要領導一個國家了。
  博裏奇出生於1986年2月11日,不久前剛滿36歲,是標準的「85後」。他身材壯碩,留著濃密的絡腮胡,雙臂上「左青龍右白虎」,分別文著巴塔哥尼亞的海邊燈塔和一個黑色的臂環。若非那副黑框眼鏡,不認識的人很可能會以爲他是個搖滾歌手,或者職業足球運動員。
  事實上,這個大鬍子年輕人剛剛在3月11日宣誓就任智利總統。他是這個南美國家建國近112年來最年輕的總統,即使放眼全世界,他都算是各國領導人中最年輕的之一。
  36歲,有些人可能剛剛「卡綫」考上公務員,博裏奇已經貴爲一國元首了。
  「我認爲,博裏奇在拉丁美洲是獨一無二的。」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智庫「美洲對話」的主席邁克爾•希弗特告訴《華盛頓郵報》。「他是一位真正的後現代領袖,反映了代際變化,將對社會議程的極大關注與平等權利、包容和多樣性結合在一起。」
  這個「獨一無二」的85後,是怎樣在其他年輕人打游戲、談戀愛的時間裏,一步步登頂,成長爲一國領導人的?
  「不要害怕讓年輕人改變這個國家」
  博裏奇2歲的時候——1988年10月——智利舉行了一次公投,以决定當時的智利總統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能否繼續連任。近56%選民投下了反對票,皮諾切特十餘年的獨裁軍事統治隨之畫上句號,智利也由此走上通向現代民主的漫長道路。當時,博裏奇還什麽都不懂,但他毫無疑問將在民主制度下成長。
  30多年後,智利選民以幾乎相同的投票結果,授權給這個「民主的孩子」,希望他徹底埋葬皮諾切特留下的遺産。博裏奇的得票率高達56%,是該國歷史上最高的,選舉的投票率同樣打破了紀錄。
  「現在,博裏奇準備實施幾十年來智利社會最深刻的變革。」美國《紐約時報》評價道。
  這位年輕人的政府將監督智利新憲法起草的最後階段,新憲法將取代獨裁時代的憲法。他準備對大企業和超級富豪增稅,以擴大社會安全網,建設一個更平等、更公正的社會。總而言之,他要埋葬統治了智利40多年的新自由主義。
  「如果說智利是新自由主義的搖籃,那麽,它也將成爲新自由主義的墳墓。」博裏奇在演講中呼籲,「不要害怕讓年輕人改變這個國家。」
  他真的非常、非常年輕。時光倒退回兩年前,幾乎沒有人能想到這個不修邊幅的前學生運動領袖會成爲智利總統。在智利之外,認識博裏奇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博裏奇所在的左翼政黨聯盟「贊成尊嚴」原本看好的總統候選人,是來自智利共産黨的聖地亞哥市長丹尼爾•賈杜。博裏奇是被臨時拉出來在黨內初選中「凑數」的——黨內之所以推舉他,主要是因爲最初相中的候選人臨時變了卦。
  趕鴨子上架的博裏奇突擊發起了一場運動,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勉强凑足了獲得競選資格所需的3.5萬個簽名。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一舉擊敗了賈杜,而且得票率超過了60%,得以代表左翼出戰總統大選。
  在2021年11月21日舉行的大選首輪投票中,博裏奇獲得了25.82%的選票,不敵51歲的政壇宿將何塞•安東尼奧•卡斯特(得票27.91%),位居第二。卡斯特是皮諾切特一名前顧問的兄弟,一直在公開爲獨裁統治唱贊歌,承諾延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經常被媒體拿來和特朗普,以及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做比較。
  由於首輪投票中無人獲得有效投票的半數以上,12月19日,博裏奇和卡斯特進行了第二次較量。結果又一次令人意想不到:投票結束後不到一個半小時,卡斯特就早早地宣布認輸,博裏奇以56%的得票率成功問鼎總統寶座。
  而這一切,距離他在一場學生運動中初露鋒芒,僅僅過去了10年。
  「我根本不在乎」
  博裏奇出生在智利最南端的小城蓬塔阿雷納斯,這座城市是麥哲倫-南極大區的首府,因靠近南極,且擁有巴塔哥尼亞壯美的自然風光而吸引了諸多游客。
  他來自一個克羅地亞裔的中産階級家庭,是19世紀末到達智利的移民的後代。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在當地石油行業工作,舅公曾是智利民主化後麥哲倫-南極大區的首位地區長官。
  優渥的家境使博裏奇接受了一流的教育。他在當地一所英國私立學校念完小學和初中,在那裏,人們會公開議論國事,對皮諾切特評說是非,這在當時的智利絕對是异數。
  他的弟弟、33歲的西蒙•博裏奇接受采訪時說,這個家族的政治傾向幷不强烈,但一直反對皮諾切特。他們的一個叔叔是一家廣播電臺的共同所有人,這家電臺時常抨擊政府罪行。「我的家人不止一次受到威脅」,他說,「因爲我叔叔的活動,有匿名信寄來。」
  在成爲國會議員後,博裏奇曾描述過他的政治啓蒙。他來自一個溫室一般的環境,他父親的政治立場是中間派的。但他說,在蓬塔阿雷納斯上高中時,他就開始研讀革命領袖的著作,還决定要加入一個支持武裝鬥爭的極左翼團體—左翼革命運動(MIR)。
  在皮諾切特統治時期,這個組織遭到了鎮壓,於是博裏奇在穀歌上搜索,找到了其中一個幸存的小派別的電子郵箱,幷寫了一封信,詢問他如何能够爲革命做出貢獻。
  博裏奇沒有收到回復,但這也展示了博裏奇的行動能力——敢想,同時敢幹。
  在蓬塔阿雷納斯,博裏奇參與重建了當地的高中學生聯合會。2004年,他前往首都聖地亞哥,進入該國最高學府——智利大學學習法律。他的弟弟說,他在2009年完成了學業,但期末考試有一部分沒有通過。他本可以再次參加考試幷獲得學位,但很快他就被捲入了學生運動和政治活動,再也沒有回去。
  2011年,當抗議者走上街頭呼籲改善公共教育時,25歲的博裏奇當選了智利大學學生聯合會主席,幷成爲這場運動的關鍵領導人之一。抗議以當局的讓步告終,博裏奇也由此步入政壇。2013年,他當選爲麥哲倫-南極大區的衆議員,成爲智利第一批來自兩個傳統政黨聯盟之外的獨立議員,當時他只有27歲。
  進入國會的第一天,博裏奇就展現了年輕一代的特立獨行。相機鏡頭定格了當時的一幕:他蓄著一臉大鬍子,身穿皺巴巴的土黃色短夾克,軟塌的襯衣解開兩顆紐扣,沒有打領帶,在一群西裝筆挺、領帶系得一絲不苟的紳士中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同僚指責他違反禮儀,他却說:「我根本不在乎(外表)。我希望人們以我的工作表現來評價我,而不是時尚品味。」
  這種不拘小節的「千禧一代」范兒,或許正是博裏奇深受智利年輕人喜愛的原因之一。用智利媒體的政治分析師肯尼思•邦克的話說,他們就欣賞博裏奇這種「粗魯的真誠」——他在公衆面前毫不避諱地談論自己有强迫症,還在精神病院裏待過一段時間,打破了公開討論自身心理問題的禁忌。「他是更年輕、更現代、更進步的選民代言人,這讓人們覺得他與時俱進。」邦克對美國《時代》周刊表示。
  除了博裏奇,還有3位當年的學生抗議領袖在2013年進入了智利國會。如今,其中兩人成爲了新總統的內閣成員——34歲的喬治•杰克遜,他是博裏奇的競選顧問,現在將擔任新政府的秘書長;33歲的卡米拉•瓦列霍將擔任政府的發言人,她是一名共産黨政治家,在博裏奇之前擔任智利大學學生會主席。
  他們還不是最年輕的——新任婦女與性別平等部部長安東尼婭•奧雷利亞納年僅32歲,智利內政部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部長伊茲基亞•西切斯也只有35歲。博裏奇新內閣的平均年齡僅爲49歲,包括14名女性和10名男性,是智利歷史上第一個女性占多數的內閣。
  值得一提的是,博裏奇任命的國防部長也是女性——現年50歲的瑪雅•費爾南德斯•阿連德,她是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的孫女,阿連德於1973年在一場血腥的政變中被皮諾切特推翻。
  「這是智利50年來最好的一代年輕政治家。」81歲的路易斯•邁拉對英國《衛報》說。他曾是新總統在大學的導師,也是一位前部長。「毫無疑問,博裏奇正在帶領我們進入智利歷史的新篇章。」
  總統府,不再是老人的禁臠
  智利需要這樣一批年輕人。這個國家,乃至整個拉丁美洲,都已經被暮氣沉沉的老人們統治得太久了。
  根據美國《美洲季刊》的數據,拉丁美洲擁有世界上最年輕的人口——該地區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僅爲30歲,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地區各國領袖在任期間的年齡都在60歲以上——秘魯前總統庫琴斯基上任時78歲,巴西前總統特梅爾上任時76歲,烏拉圭前總統巴斯克斯就職時74歲,哥倫比亞前總統桑托斯就職時64歲,智利前總統巴切萊特就職時63歲。國會議員的平均年齡,也「與他們的發際綫高度不相上下」——智利議員的平均年齡約爲50歲,巴西四分之三的議員年齡都在45歲以上。
  《美洲季刊》認爲,年齡差距不一定是問題,年長者也可以有年輕人的心態。但問題在於,垂垂老矣的建制派精英們所打造的世界,越來越不能滿足年輕人對現實的需求和對未來的期待。
  成長於世紀之交的年輕一代對變革的呼聲尤爲强烈,他們親眼目睹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認爲「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治理體系難以應對21世紀的變革挑戰。
  對年輕人而言,什麽樣的人才是21世紀領導者的理想人選?「一個敏銳的、善於表達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向全世界開放的、具有强大思辨能力的人。」墨西哥知識分子瓦萊裏婭•莫伊在墨西哥《金融報》專欄文章中寫道,「突然間,所有人都開始尋找這樣的人。」
  不止拉美,在這種思潮影響下,全球政壇近年來涌現出一批「80後」,乃至「85後」的民選政府領導人。2017年5月,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贏得法國總統選舉時還只有39歲。當年6月,38歲的利奧•瓦拉德卡成爲愛爾蘭最年輕的總理;10月,剛剛37歲的杰辛達•阿德恩成爲新西蘭自1856年以來最年輕的總理。
  2019年6月,時年38歲的納伊布•布克萊成爲薩爾瓦多新總統。2019年12月,34歲的桑娜•馬林當選芬蘭總理,成爲當時全球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2017年12月,和博裏奇同歲的奧地利人塞巴斯蒂安•庫爾茨,更是以31歲出任該國總理的成績書寫了一段「政治神童」的傳奇。
  自古英雄出少年。《時代》表示,這些領導人雖是後起之秀,但年輕幷不等於沒有閱歷。馬克龍、瓦拉德卡、馬林和庫爾茨在出任領導人之前都擔任過部長級高官,布克萊也曾擔任首都市長。即使是博裏奇,也在2013年和2017年連續兩届國會選舉中都獲得了麥哲倫-南極大區的最高票,積累了相當的政治經驗,他周圍的人把他描繪成一個如饑似渴的讀者和耐心的談判者,善於收集意見,彌合分歧。
  「我對他非常有信心,因爲他是一名戰士,他說到做到。他性格堅强,意志堅定。」曾與博裏奇在智利大學學生會共事過的索尼婭•莫雷諾對《衛報》說。
  博裏奇的確需要堅强的性格和意志,因爲擺在他面前的使命空前艱巨。智利的貧富差距極其嚴重,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該國1%的人口擁有25%的財富,而50%的家庭僅擁有2.1%的財富,一半勞動者的月收入不足550美元。智利大學政治經濟學家何塞•米格爾•阿哈馬達表示,智利是「拉丁美洲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
  在博裏奇獲勝的消息傳出後,智利比索對美元的匯率跌至歷史最低點,貶值近20%,股市也暴跌10%。很明顯,資本市場幷不歡迎這位「阿連德的繼承人」。而在左翼內部,抨擊他走向了修正主義和投降主義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他將不得不在走向溫和和走向激進之間做出選擇。」智利迭戈•波塔萊斯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帕特裏西奧•納維亞對《紐約時報》說,「無論他作何選擇,都會疏遠很多選民。」
  不過眼下,大多數人仍然願意給這位剛剛上任的年輕人一個機會。有人注意到,他最近換上了西裝,但依然沒有系領帶。在演講時,他卷起袖子,手臂上的文身清晰可見。
(亦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