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宜建立常態化抗原快篩自測制度

  前日上午九時開始的連續三十九個小時的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到昨晚午夜十二時結束,共採樣六十六萬七千一百四十四人次,其中五十三萬零八百六十七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呈陰性;另外,本次全民核酸檢測累計共四十六個十人混一樣本呈陽性,亦即不排除會有雙位數字的陽性反應數據增長,隨時會令本輪疫情的陽性反應數據突破二百大關。
  所謂「久經考驗」,在經過多次全民核酸檢測後,市民們已經適應習慣,熟悉流程並自覺遵守秩序;而且懂得趣鬆避緊,根據當局每十五分鐘公佈一次的各核酸檢測站的輪候人數情況。結合自己的上下班時間,合理安排預約時間,因而昨日就基本沒有出現排長隊等候的情況,有的檢測站只有不到十人甚至零人排隊等候,一兩分鐘「搞掂」。更重要的是,雖然這一波疫情更嚴峻複雜,但是市民們並不恐慌,整個市面穩定有序。
  可能是一些市民擔心在排隊等候過程中會發生「聚集性感染」的疑慮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的重視,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本身就已經發覺到會有「漏洞」,因而要求市民們在前往檢測站之前,自行進行抗原快篩檢測,呈現陰性反應才可到檢測站,陽性則報告並等待接送醫學觀察。這就可以避免在排隊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問題,盡管並非完全準確,但也具有較高的預防作用。實際上,根據當局公佈的某位年長陽性感染者的行程軌跡,連續多日都在宅在家中,唯一出外的軌跡就是在第一輪全民核酸檢測時,到過一個檢測站。因此,其受到感染,反而是「次生災害」,某些市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即使是被視為可靠性較高的核酸檢測,仍有「漏網之魚」。實際上,就在經過第一次全民核酸檢測之後,只是相隔三四天就進行的第二次全民核酸檢測的,就仍有累計共四十六個十人混一樣本呈陽性的「進賬」,還不包括全民抗原快篩自測的數據。
  因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出的「間隙性排出病毒論」,雖然受到質疑,但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似乎還是有其道理。在此情況下,就有記者提出,會否進行第三輪全民核檢的詢問。而衛生局長羅奕龍則回應說,團隊正在研判中,整體來看大機會要再做全民核檢,但目前未知道時機。
  而最新的安排部署卻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決定,要求全澳居民在今日內進行一次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檢測。若申報結果為陽性,健康碼將轉為「紅碼」,不論是否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等不適,應儘快召喚救護車前往山頂醫院接受核酸檢測。如錯誤申報結果為陽性,應儘快重新申報,重選結果為「陰性」並提交正確的結果照片,健康碼不會受到影響。
  在進行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之前,進行全民快速抗原檢測,這顯然是一個既可快速捕捉「漏網之魚」,有利於斬斷傳播鏈,又可緩衝延長每次全民核酸檢測之間的時間,節省大量的人力及財力、物力資源,並可避免在頻密的排隊等候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
  其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早就已經於三月十一日發布了《關於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的通知》。「通知」表示,將在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爲補充。而澳門特區政府也已「聞風而動」,藥物監督管理局於三月十六日發出公告,根據《對外貿易法》,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試劑屬於診斷及實驗室試劑,在進口本澳前須獲藥物監督管理局預先許可(後來批准了多個品牌的產品,這也使得當局可以連續兩次向接受全民核酸檢測的市民免費派發抗原測試試劑盒)。隨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也於翌日指出,抗原檢測的優點為市民可於家裡或工作場所等自己進行檢測,而且一般十五分鐘就會得出結果,若社區出現疫情時可有利於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並可減輕醫療系統的負荷。然而,其局限是敏感性較低,病毒量少的時候未必測到陽性;另外,出現假陽性的機會亦較高,但至一旦發生較大規模疫情時,抗原檢測出現假陽性的機會則會較低,屆時就有助於及早發現感染的人士。
  這可能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連續兩次進行全民抗原檢測的理論基礎及實踐應用。實際上,據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解釋,抗原像是病毒外面的「衣服」,而核酸是病毒裏面的基因。因而核酸檢測是測基因部分,判斷體內是否有病毒。抗原檢測則是用抗體去測「衣服」的部分,讓病毒顯示出來。最明顯的優勢是——快陝。因為核酸檢測最快也得四至六個小時才出結果。如果檢測量大,可能得一天。而抗原檢測自己操作,十五至二十分鐘就可出結果。最關鍵的是,抗原檢測測在大規模檢測中,有助於提高「早發現」能力。但相比之下,核酸檢測的敏感性更强,準確確性更高。因而目前核酸檢測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金標準」。因此,當抗原襝測結果是陽性時,一定要進行核酸檢測確認。
  澳門衛生局的網頁也指出,特區政府將大量採購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加強措施。快速抗原檢測的優點是,市民可自行在家中或工作場所檢測新冠病毒,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社區傳播風險,以及減輕醫療服務的負荷,約十五分鐘有結果,可用於急切的檢測需要。缺點是,敏感性低,有較高假陽性概率。因而可以應用於:因應疫情防控的不同階段,增加使用抗原檢測自行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如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當較高風險感染或感染後果較嚴重的重點工作人群不能頻密接受核酸檢測時,可在核酸檢測間隔期間按指定要求進行抗原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以保障社區內重點工作人群所服務或接觸人士的健康。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反覆,快速抗原自我檢測普及,已成為防疫、抗疫的關鍵環節。
  其實,抗原檢測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材料便宜。據澎湃新聞報道,一人份的抗原檢測試劑盒價格為三十點八元人民幣。
  現在,在我國的台灣地區,已經普遍採用抗原快篩檢測,市民們定期自行在家中檢測。如是陽性反應則自行家居隔離並通過視頻診治。陳時中、鄭文燦、柯文哲、蔣萬安等藍綠政治人物,都是透過抗原快篩檢測而得知自己受到感染。
  既然澳門特區政府早在三月間就已經引進該項技術,而且也已經未雨綢繆,購進了大量的試劑盒,如果是能夠像其他地區那樣,實行定期全民抗原快篩檢測的話,可能就將能及早發現潛在感染者,並及時斬斷傳播鏈,而不會導致如今的「滾水淥腳一鑊泡」。
  因此,應當吸取教訓,並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建立定期全民抗原快篩檢測制度,進行常態化的全民抗原快篩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