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正式宣布提名柯志恩參選高雄市長後,民眾黨選戰實質操盤者蔡壁如就聲稱,國民黨這項決定,等於是宣佈,沒有「藍白合」。
所謂「藍白合」,主要是兩個方向,其一是在二零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中,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與國民黨的侯友宜,搭配參選出戰;其二是指在今年十一月的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與民眾黨在台北市長與新竹市長選舉的條件交換,即黃珊珊副市長棄選台北市長,民眾黨支持國民黨的蔣萬安,換取國民黨棄選新竹市長,支持民眾黨提名的高虹安。
雖然現在國民黨、民眾黨尚未分別正式提名蔣萬安、黃珊珊參選台北市長,但兩人均已經是箭在弦上,而且也分別獲得兩黨支持者的高度認可及共識。即使是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為了自己的「二零二四」之夢而有意「藍白合」,參選意志十分堅決的黃珊珊也未必會「讓賢」。因為她是親民黨員,而參選台北市長雖然是由民眾黨提名,但卻是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因而不受民眾黨的黨紀約束,可以「自把自為」。
其實,在國民黨內,有相當多的人對「藍白合」的議題頗不以為然,並認為沒有此必要。在「藍綠通吃」的柯文哲不能再次參選爭取連任的情況下,蔣萬安完全可以單憑國民黨在台北市的基本盤就可以當選。這個觀點,以曾經當選並出任過台北市長的國民黨前副主席郝龍斌最強烈。因此,「藍白合」這個議題,即使是在國民黨內,也是顯得基礎頗為薄弱。
而蔡壁如的明確指出將不會有「藍白合」,更是在民眾黨在高雄市本來就難以推出較有知名度和實力的人參選市長,除非是已將戶籍移到高雄的蔡壁如親自出馬,但其卻是完全無意參選的情況下作出的。因此,蔡壁如其實是在搶前大講「抽水」話,只不過是反客為主,爭取獲得道德形象而已。但其實也已佐證,民眾黨並沒有進行「藍白合」之意。
另一個佐證,是本月九日柯文哲拜會陳水扁後對媒體說,他只有「白綠合」的經驗,沒有「白藍合」的可能。
柯文哲在於陳水扁會面後講「白綠合」,其實並不完全精準。實際上,因為柯文哲於二零一四年首次參加台北市長選舉時,以白色為標誌顏色的民眾黨尚未成立,而陳水扁當時也已經在民進黨內沒有權力,而且更早在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五日因為捲入洗黑錢案,而宣布退出民進黨。雖然民進黨中央於二零一三年八月十四日通過陳水扁的再入黨申請,但陳水扁在二零二零年的「立委」選舉中,由一邊一國行動黨提名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並列為第六順位。儘管「中選會」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有關刑期未執行結束前不得登記為候選人,且曾犯貪污罪定讞者亦不得登記的規定,拒絕接受陳水扁的登記,但由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也規定,由某一政黨提名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人士,不得具有其他政黨的黨籍。因而陳水扁也已經不具民進黨的黨籍,更代表不了民進黨。
不過,柯文哲確實是曾經有過與民進黨合作的經驗。那是在二零一四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時,儘管民進黨已經展開了黨內初選的程序,並由「謝系立委」姚文智勝出,而姚文智也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在民進黨的初選政見辯論會上,展示一本立體書,表達其要「翻轉台北」的決心及願景。但當時的黨主席蘇貞昌,寧願民進黨自己放棄台北市,也不能讓國民黨繼續執掌台北市,因而迫令姚文智棄選而「禮讓」柯文哲。而柯文哲更是創造了網軍的方式,吸引了年輕人的選票,從而贏了國民黨提名的連勝文。
但後來在二零一八年柯文哲爭取連任台北市長時,民進黨已經是由蔡英文擔任黨主席,卻決定不再「禮讓」柯文哲了。這氣得柯文哲牙痒痒,而且也差點就輸給已經準備了二十多年的國民黨提名的丁守中。因而此後柯文哲與蔡英文「面左左」,而且也成為後來成立的民眾黨與民進黨關係有些對立的發端,「綠白合」破產。
由於民眾黨在二零二年的「不分區選舉」中,政黨票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可以在二零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中直接提名候選人,而無需透過徵集選民連署書的方式,因而柯文哲決不會錯過此機會。這當然要建立並鞏固自己的政治基礎,因而在「九合一」選舉中,到處撒兵遣將。
不過,民眾黨雖然在二零二零年的「立委」選舉中,政黨票的表現不賴,但「區域立委」候選人卻是全軍盡墨,這折射了民眾黨內缺乏名人。直到如今,才有台北市的黃珊珊和新竹市的高虹安,還有桃園市的賴香伶,才算是稍為「大咖」一些的人物。民眾黨要建立自己的「猛將」隊伍,當然不會拱手讓人。
在新竹市佈局已久的高虹安,是郭台銘的人馬,算是柯文哲與郭台銘合作的結晶產品,二零二零年是由郭台銘推薦進入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並排在安全位置,從而而當選。
高虹安其本身就是電子科技專業人才,大數據技術精煉,曾經精準地預測了二零二二年「總統」大選的得票率,因而有「章魚安」之譽。而新竹市是科技工業園區,電子科技人才較多。而且郭台銘在電子科技專業人員中具有號召力,家再加上柯文哲也是新竹市人,因而高虹安在新竹市的實力不容小覷。
由於黃珊珊堅持要選台北市長,本來就以不樂意「藍白合」為主調的國民黨,就更是一定要提名林耕仁參選新竹市長。因此,所謂「藍白合」之說,正式破局。在此情況下,民眾黨也於前日正式提名高虹安參選新竹市長。
這樣,在台北市和新竹市、桃園市,都將出現藍、綠、白「三腳篤」的競爭局面。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