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7日電】「九二共識」30周年座談會7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九二共識」,既深刻影響台海兩岸雙方接觸商談歷程,更因其明確界定兩岸關係根本性質,發展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26日出席座談會時指出,30年前,兩岸中國人選擇以對話代替對抗、以溝通化解分歧、以協商促進合作,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其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九二共識」達成過程殊為不易,今年以來,兩岸不少當事人、專家回憶梳理。概而言之,正是當年兩岸雙方能以正視問題、面向未來的政治勇氣,務實擱置爭議,以求同存異的智慧尋求聚同化異,方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換來了兩岸互動、和平發展的30年。
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跌宕曲折,惟「九二共識」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最初達成時,它促成1993年4月汪辜會談,兩會在此基礎上開展事務性商談。到2005年4月,國共兩黨領導人舉行時隔60年的會談、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宣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奠定其為兩黨交往的政治基礎。到2008年,中國國民黨在臺灣重新上臺,兩岸雙方再度確認堅持「九二共識」的立場。尤其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舉行歷史性會晤,都強調了「九二共識」,更加證明其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支柱性作用。
可以說,是否認同一個中國,事關兩岸關係的性質與前途,事關大是大非。基於此,海內外各界不難看到,大陸方面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與臺灣當局和各政黨交往的基礎和條件。
民進黨2016年在臺灣再掌權杖後,對於「九二共識」,從回避、否認,發展到近來的汙名化攻擊。其根由,仍是該黨不願拋棄其「台獨」神主牌、無法面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和政治現實。既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則兩岸協商中斷、台海和平穩定受到嚴峻挑戰、和平發展紅利逐漸流失的局面就難以避免。無論民進黨當局怎樣扭曲事實,其摧毀兩岸互信基礎、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損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的責任,是無法回避,也無法推脫的。
外界也注意到,民進黨當局意圖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台海局勢下操作「倚美謀獨」、引外部勢力打「臺灣牌」,鞏固其一黨長期執政之利益。如此火中取栗的政治算計,顯然是以臺灣民眾實實在在的安全、福祉作為犧牲。操作「反中」「去中」、製造對立對抗,以製造恐懼的方式說服支持者、操弄民意,未來其難度只會越來越高。
統一有好處、「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26日,汪洋在講話中以簡潔、通俗、生動的語言闡明堅持「九二共識」,體現了大陸方面對兩岸民意的尊重,維護的是兩岸同胞的利益,捍衛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
30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已證明,「九二共識」之于兩岸建立互信、開展對話協商、增進同胞福祉,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藉此,兩岸民眾應可相信,「九二共識」所凝聚的政治智慧,一定會以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為途,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遠景。
京台青年企業家「雲端」研討都市服務理念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電】2022年京台青年企業家交流研討會27日在北京西城和臺灣高雄同步舉辦。本次會議以「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青年企業家的都市服務理念」為主題,來自北京西城區和高雄市的30余位元青年企業家代表通過視頻連線形式展開討論。
北京市西城區副區長宋玫在致辭中表示,西城與高雄近幾年保持著密切交往。2020年,西城區與高雄市共同舉辦京台社區發展論壇,探討社區發展、志願服務等議題;2021年,西城區舉辦「廣內杯」空竹邀請賽,選手們視頻連線高雄空竹愛好者切磋技藝。希望此次研討會能進一步加強京台兩地企業和人員的良好互動,推動各領域交流向更深層次邁進。
中華全球孫中山同盟總會理事長常金海通過視頻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兩岸青年要聯合起來,攜手同心,共圓中國夢。
研討會上,兩岸青年企業家代表圍繞「如何更好發揮企業在都市衛生健康、社區居民養老等方面的作用」「老字型大小企業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實現傳承與發展、實現青年創業夢想」等議題交流溝通,互相借鑒城市治理、都市服務經驗,取長補短,力求共同進步發展。
西城區工商聯副主席、惠佳豐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磊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自己首次與臺灣青年企業家進行交流研討,會前緊張的心情被臺灣同胞的熱情沖淡,「感受到兩岸青年企業家在新冠疫情下依然勇往直前、充滿活力」。他認為養老問題是兩岸共同關注的議題,期待日後繼續與臺灣青年企業家探討養老產業的發展方向。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