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第一宴!為何天花板上藏了50多個人

  1959年9月30日,夜幕降臨,剛剛建成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裡正在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國慶招待宴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董必武等國家領導人及80多個國家的貴賓和中國各界人士,共4647人出席了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國慶招待會。
  這是人民大會堂建成以來第一次面向世界亮相,也是第一次舉辦如此盛大的宴會,出席的人不是國家領導就是重要外賓。
  然而,就在中外賓客頻頻舉杯互致祝福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在他們頭頂的天花板上面,竟藏著50多個人。

人民大會堂不安全?木質龍骨存在隱患
  當時,宴會廳內有一個人知道他們頭頂上藏了50多個人,也知道這50多個人要幹什麼,這個人就是沈勃。沈勃參與了人民大會堂設計建造的全過程。他當時就和同事坐在宴會廳二層走廊的西北角上。
  1959年9月30日中午,離國慶招待會開始只剩不到7個小時了,沈勃突然接到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的電話,讓他立刻到市委辦公室。沈勃馬上意識到,出事了,而且很可能與人民大會堂有關,放下電話,他就匆忙趕到了市委辦公室,一進門就發現屋裡除了劉仁外,還有三位陌生人。
  還沒等沈勃開口問,劉仁就做了介紹,說這三位同志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同志。沈勃一驚,又是市委書記緊急召見,又是公安局的同志,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接下來的一句問話還是把沈勃嚇了一大跳。
  沈勃回憶說:「劉仁同志看見我,第一句話就說,沈勃,怎麼人民大會堂不安全呢?!」
  人民大會堂不安全?!沈勃—下被問懵了。公安局的同志趕緊解釋,不是人民大會堂不安全,是宴會廳不安全。聽到這話,沈勃—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基礎極為薄弱,鋼產量僅為158萬噸,因為受到當時經濟條件的限制,人民大會堂的頂棚都采用的是木龍骨架,所以它的天花板上隱藏著數以千計、縱橫交錯的木龍骨,不安全因素就來自這些木龍骨。木龍骨極其易燃,雖然在建造時就已經采取了很多防範措施,但是由於頂棚上電線密布,誰也不能保證不出現意外,特別是電線接頭的地方,萬一發生短路打火,很可能引起火災。
  所以市公安局的同志在作最後檢查時認為,宴會廳的房梁使用了大量木質龍骨,在防火上存在嚴重隱患,再加上地上7000平方米的木地板,一旦起火,後果不堪設想。
  也就是說,這涉及5000多人的安全問題,沈勃很清楚事情的嚴重性,但是再有不到7個小時,新中國10年國慶招待會就要開始了,國家領導人、外國貴賓、各界人士就到了,如果宴會廳不安全,必須采取緊急措施。
  沈勃問道:「要是宴會廳不安全,那麼今天的宴會怎麼辦呢?」
  劉仁說:「那就請示周總理,我們另安排地方。」
  沈勃心裡很清楚,請柬已經發出去了,那麼多國家的貴賓都等著目睹人民大會堂5000人的盛宴呢,怎麼可能說換就換!
  再說,要保證近5000人同時用餐,換地方重新準備根本來不及,現成的地方根本容不下這麼多人。

50多人手持棉被藏在頂棚,時刻準備滅火
  就是沈勃要換,有一個人也絕對不會同意。這個人就是鄭連福,這次5000人國慶招待會的設計組織者,也是現場指揮,在設計國宴方面,他可謂經驗豐富,樣樣精通。
  鄭連福1918年出生,小時候只上過3天私塾,17歲進入北京飯店,從學徒打雜幹起,不僅自學了五國語言的日常用語,還積累了豐富的宴會設計知識。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國宴——「開國第一宴」的服務工作總負責人,獲得開國第一宴「宴會設計師」稱號。他還參與了北京飯店宴會程序的定性研究工作,並創制了「中餐西吃法」,掀開了中國宴會史上新的一頁,有「國宴總管」之稱。
  可是這一次的國慶招待會著實讓他犯難了。參加這次招待會的人數為4647人,也就是說,要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裡放下460多張圓桌,而宴會廳的面積為7000平方米,按這個數字計算,理想狀態下,每桌占地面積不到15平方米,這還不算主席台、主賓席、樂隊的位置,不算過道,不算擺放固定櫃台和必要的安全通道、服務通道等。
  怎麼才能擺下這麼多桌子成了一個大問題。但這還只是對鄭連福最基本的要求,還有更細的標準。一、舞台擺花草,掛國徽,不懸旗,不掛像;二、舞台前設主賓席9桌或11桌;三、宴會廳樓上北、西、東三個走廊分別設軍樂隊、管弦樂隊、民間樂隊。
  從保存在外交部檔案館的國慶10周年招待會的桌位分布圖及分區圖可以看到,最終的方案裡保證了11桌主賓席,共布置了472桌,其中23、21、19、394、396、81、78、107為空桌。所有桌位被劃分為10個區。
  千萬別小看這張圖,這可是鄭連福費了好大力氣才設計好的,所以,如果沈勃說宴會廳不安全,國慶招待會真的像劉仁說的那樣另外找地方安排,那鄭連福的工夫就白費了。
  而此時離國慶招待會開始只有不到7個小時了,人員物料各項準備都就緒了,現在換地方簡直是天方夜譚。而且集全國之力修建起來的人民大會堂,如果第一次亮相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造成的影響也太大了。
  這些問題一一在沈勃腦海中閃過,他當機立斷做出保證:「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的宴會是安全的!」
  劉仁聽了沈勃的話多少松了口氣。但安全可不是個兒戲,口說無憑,必須有措施來保證才行。
  沈勃之所以這麼肯定人民大會堂的宴會大廳是安全的,一是他相信人民大會堂的建造質量,二是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為了排除隱患,從北京市委辦公室一出來,沈勃就聯系了老工人和人民大會堂機電科的電工,帶著他們爬上了頂棚,展開地毯式排查。盡管宴會廳頂棚裡的木龍骨架數量很龐大,裡面布滿了電線,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大量的排查工作非常困難,但沈勃他們還是堅持逐點檢查了一遍。
  不僅如此,沈勃還有一個更大膽的安排。那就是在宴會進行過程中,安排50多位老工人手持棉被藏在頂棚裡,時刻準備滅火。而他和同事則在宴會廳二層走廊的西北角上密切關注現場動向。這個安排對外嚴格保密,連鄭連福都不知道。

服務員看紅黃綠三色指示燈行動
  其實鄭連福當時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他的心思都在這次5000人參加的國慶招待會的設計、組織和現場指揮工作上。
  好不容易安排好472張桌子,鄭連福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兩眼通紅的他,恨不得馬上倒下睡一覺。可是,國慶宴會就在眼前,他要解決的問題還多著呢,從食品安全和衛生把關到裝盤上桌,從餐具器皿擺放到出菜上菜路線,一樁樁一件件都馬虎不得。
  從1949年到1959年,新中國的歷次國慶宴會都是在北京飯店舉行或者由北京飯店承辦、其他單位協助完成的。所以對於主辦國慶宴會來說,北京飯店可謂駕輕就熟。可是,這次國慶10周年宴會不一樣,它規模空前,有5000多人參加。而剛剛竣工的人民大會堂只有廚師29人,服務員200多名。這些服務員的平均年齡只有17歲。為了確保國慶10周年招待會順利進行,主管部門把以北京飯店為首的北京各大飯店最優秀的服務員和廚師都調到大會堂,聽鄭連福指揮。
  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宴會廳,近5000位賓客,472張餐桌,1000多名服務員,198名廚師,這麼盛大的宴會,這麼多的服務人員,而且來自不同的單位,沒有時間接受統一訓練,怎麼調配這些服務人員,協調宴會廳和後廚備餐上菜的時間,成了一大難題。
  光靠嘴指揮肯定不行,這麼大的宴會廳不能保證人人都聽得到,如果用擴音器,又怕聲音太大幹擾宴會。一個偶然的機會,鄭連福竟找到了靈感。
  受馬路上紅綠燈的啟發,鄭連福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廚房和東西兩側的出入口安裝了紅黃綠三色指示燈,保證整個廚房和整個會場所有服務人員都能看到指示燈的指令。然後又把472桌的整體服務任務劃分成10個區,根據每個區的大小規模和人數確定服務人員的數量。這樣一來,宴會開始後,鄭連福站在主席台東側負責現場調度,控制指示燈,所有服務人員就按照指示燈的指令行動。黃燈一亮,各個崗位的服務員各就各位,做準備服務的工作;綠燈一亮,每個服務區的服務員都按照規定的服務程序走菜、上菜;當奏國歌的時候,紅燈亮了,在場所有工作人員都原地肅立,停止一切工作。
  就這樣,鄭連福解決了1000多人的協調統一問題。
  經過很多人很多個不眠之夜,1959年9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國慶招待會終於到來,但是對於鄭連福和沈勃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1959年9月30日夜,在激動人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大慶前夕,嶄新的燈柱把天安門廣場照得亮如白晝,新建的人民大會堂和革命歷史博物館燈光璀璨。80多個國家的貴賓和30多位友好國家的元首及政府首腦齊集人民大會堂,共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董必武以及前來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大慶的各國領導人在樂聲和掌聲中步入宴會廳。
  晚7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招待會如期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周恩來在慶祝招待會上發表講話,他的講話受到了熱烈歡迎,掌聲和歡快的樂曲聲響徹了整個宴會廳。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兩位大國領袖在主桌上比肩而坐,相互敬酒。
  就在中外賓客舉杯敬酒的時候,他們全然不知,自己頭頂的天花板上竟然藏著50多名手持棉襖,隨時準備滅火的老工人。只要房梁上的電線一出現火花,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撲滅。
  沈勃回憶說:「我就坐在那個地方,看整個宴會廳的情況,很清楚,但是因為很緊張,所以周總理的開會詞一個字我都沒聽見。」
  在熱情洋溢的氣氛中,人民大會堂自建成以來的第一次5000人的國慶招待宴會逐漸接近尾聲,在來賓們相互敬酒、談笑風生的場面中,可以看出這次盛宴舉辦得非常成功。而此時,鄭連福、沈勃以及藏在棚頂的那50多個人,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
  值得一提的是,33年後的1992年,國家對人民大會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維修改造,將原室頂內的木龍骨結構改為輕鋼龍骨吊頂。如今,這裡舉行國宴時,再也不用在房梁上藏一支救火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