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少數民族:我們的祭典

豐年祭:迎靈、宴靈、送靈
  祭典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傳統的阿美族部落,一年到頭,都有著相應的祭典。例如播種祭、豐年祭、狩獵祭、捕魚祭、巫師祭、祈雨祭、驅蟲祭等等。雖然不少祭典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一些重要的大型祭典,還是很好地被保留下來。在這之中,豐年祭可說是最大也最重要的祭典。
  阿美族一年一度的豐年祭在每年7月中旬至9月初舉辦,一般由台東開始,到花蓮結束。豐年祭是阿美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祭典,原則上所有的阿美族人都要參加。像我是台東縣阿美族都蘭部落的人,因此每年的七月份,不管再忙,都必須回去參加豐年祭,不能落下。
  豐年祭是阿美族人為了歡慶小米豐收、祭祀神靈祖先所舉行的祭典,舉辦豐年祭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過年,場面十分盛大且熱鬧。當然,傳統的阿美族豐年祭還賦有教育男子成年、承傳薪火的慎重意義,一些部落也會借著在祭典上遞送檳榔、舉辦「牽手禮」等活動,撮合適婚男女。
  在豐年祭臨近舉辦時,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釀制小米酒、糯米酒用來款待賓客,我們還要在空曠的場地內架起守望台,以待祭典時使用。阿美族人對豐年祭非常重視,一些準備工作甚至在祭典開始幾個月前就著手了。記得小時候,每到豐年祭臨近時,我們全家都忙了起來,就連像我這樣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平日讀書回來,也必須跟在父母身邊幫忙,還要抽空和部落裡的其他男孩子一起練習歌謠、舞蹈。
  照傳統習俗,一個完整的豐年祭包含了「迎靈」、「宴靈」、「送靈」三個階段,而在「迎靈」之前的兩天,算是準備期。第一天,族人要向外「報資訊」,宣告豐年祭活動開始;第二天,我和部落裡其他青壯年男子就會上山采野菜,做成豐盛的午餐,邀全村的男性一起享用。聽老人說,這樣的活動旨在教育我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正式進入豐年祭,是在第三天的夜晚。這一夜為「迎靈」之夜,之後的數日是「宴靈」和「送靈」。在「迎靈」時,首先由部落裡的頭目和長老吟唱「迎靈」祭歌,再由全部落男子共舞迎靈,揭示著祭典正式開幕。祭典中,我們要手牽手圍成一個圓圈,不同的年齡階段穿著不同的服飾,依照年齡大小次序排列。圓圈中央是象徵與部落祖靈最接近的神聖地帶,部落的老人們就圍坐在這裡,這個次序是絕對不能亂的。一般說來,「迎靈」活動比較嚴肅,部落內的女子和外人都不能參與。「迎靈」結束後,將繼續舉行「宴靈」、「送靈」的歌舞宴會,這時就都放開了,有了女性和外來遊客的加入,氣氛也開始歡樂起來。到了豐年祭的最後一天,也是其高潮所在,傍晚部落裡會舉行盛大的「辦桌「活動,大家用檳榔葉盛滿豐富菜色,邀請所有來訪遊客共用美酒佳餚,加入圓圈共同起舞,這一天是「送靈」之夜,與「迎靈」不同的是,部落內的所有女性都必須參加。
  在豐年祭之前,阿美族人還會舉辦另一個重要的祭典活動——捕魚祭。
  捕魚祭又稱海祭,是阿美族僅次於豐年祭的年度盛典,一般在每年6月份舉行。祭典期間,青年們在海邊搭起帳篷,撿拾附近大石塊製作祭台,部落祭司將各式祭品及漁網擺放在祭臺上,口中念著祝禱之詞,向海神祭拜,祈求祖先庇佑捕魚活動進行順利,以及來年部落作物豐收。捕魚祭也是僅限男性參與的祭典,在祭神完畢後,成年男子就要下海捕魚,在岸邊就地烹煮,並與其他人一起分享。特別是,在「捕魚祭」期間,參與的人是不能吃「外食」的,大家只能吃打撈上來的魚類,有點現撈現吃的感覺。

戰祭:用豬血塗抹神樹迎接神靈
  從小學開始,我便離開部落到外面學習,很少有機會回來,直到我長大一些回到部落,才發現我們的傳統祭典已經萎縮不少。但即便如此,鄒族還有個重要的祭典一直被保留了下一戰祭。
  數百年前,鄒族領地內常有戰爭,鄒族的勇士必須經常進行戰鬥。因此當他們勝利歸來或有什麽重大成就時,族內就會舉行祭典,那就是戰祭的前身。如今的鄒族,一般在每年2月份舉辦戰祭o
  戰祭開始時,我們穿傳統的服飾,將神花和聖火迎至祭典的廣場,開始迎神祭。祭典時,先是由族內勇士在廣場「聖樹」之前宰殺一頭山豬,再用豬血塗抹在神樹上,爬上神樹砍除樹枝,以迎接神靈從天上降臨。在這期間,我們還將配合沉斂整齊的舞步共唱迎神曲,整個場面是極為莊嚴肅穆的。
  迎神祭之後,就是團結祭,這時族內各個家庭都將奉上豬肉、米糕和米酒,象徵著部落的統一。這個奉上,並不是簡單從家裡拿出來就行的,我們在從廣場奔回家拿取食物的過程中,要不斷大聲呼嘯告知天神,以示虔誠。團結祭開始後,由頭目或族內長老先對戰神祭酒,再將酒混合給族內勇士們共飲,這是象徵團結、統一之意。
  戰祭正典結束後,就進入聯歡舞會階段。但這個舞會不是在夜晚舉行,而是從下午三點左右就正式開始了,並要一連舉辦兩至三天的時間。在戰祭正典的時候,參加的人只能是族內的男子,女子和遊客是不允許進入祭典廣場的,但在聯歡舞會期間,就沒有性別、種族之分,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參與進來。
  在戰祭全部活動都結束的當天夜晚,我們這些參與祭典的男子,都要在頭目和族內長老帶領之下唱誦四首祭歌,而後將祭典廣場上的火堆熄滅。這就是結束祭。結束祭完成後,這一年的戰祭才算正式結束。

射耳祭:7歲以下男孩以動物耳朵為靶
  我們傳統的布農族人長期以來居住在山上,靠山吃山,對大自然懷有敬畏之情,因此在日常的播種、收成、除草、打獵中,我們都有固定的祭祀儀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祭典,叫做射耳祭。
  射耳祭也稱打耳祭,一般在每年的4月到5月間舉辦,因為這段時間,正好是部落裡小米結穗、豐收前的日子。打耳祭沒有固定的舉行時間,一般都是由部落裡的巫師先行占卜,選擇「上蒼」准許舉行祭典的時間。
  在祭典開始之前,布農族部落裡的成年男子都會拿好獵槍、弓箭,組成一支支10多人的小隊伍,準備上山狩獵。上山那天的凌晨,我們會帶上自己的槍,來到部落裡的祭場,祭場內的大樹上已經掛上了之前祭典用的獸骨。到了規定的時間,部落巫師首先祭獸骨,以表達對獵物的敬意,祈求來年依舊豐收,再掛上新獵物的獸骨,隨後進入點火祭。在布農族,部落巫師常常藉由點火祭中升火過程的順利與否,預測氏族今年的運勢,因此他們在點火時都會相當小心,通常都要做到一點即燃。當柴堆的火勢旺盛地燃燒起來時,我們也趁此趕緊拿出自己的獵槍,在火堆上揮舞著,希望借此能招來好運,這便是打耳祭之前的準備活動——槍祭。舉行「槍祭」儀式,主要也是祈禱部落勇士上山打獵能夠順順利利,平安歸來。
  當男子全部上山后,部落裡的女子也要在家釀酒,準備祭儀相關事項。打耳祭中的上山狩獵,在我們看來,其實是男人展現勇氣和技藝的時候,每個上山的男子都會帶回獵物,如果有誰能獵到山豬、鹿等大型動物,還將被我們視為英雄。傍晚,上山的男子陸續下山,部落裡的女子就帶著剛做好的佳餚和小米酒到村口迎接。到了晚上,男子們會將自己的獵物拿出來,整個部落的人都會聚集在一起分享這一天的豐碩戰果。
  第二天,同樣是凌晨時間,布農族人召集族裡7歲以下的男孩,由族長老親自指導「射耳」,就是以動物的耳朵為靶,教導他們射箭。這個活動同樣是打耳祭中重要的環節,也相當於族裡的成人禮。過了這一天,族裡的小勇士就要學會如何使用獵槍,如何狩獵,待到一定的年齡,就要跟長輩一起上山,扛起家裡的生計。
  待天空大亮時,祭儀的核心——射耳祭便正式登場,所有男性集合在廣場上,從年齡最小的開始,以弓箭或獵槍,依續向場中央豎起的獸耳射擊。在布農族,射耳是為了培養族人精湛的狩獵技術,使之成為英勇高明的獵人;為了榮耀,也為了期待射中後能為族人帶來好運,大家都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待一圈輪完,主祭的巫師便射出最後一箭,並吟頌祈求豐收的禱文,寓意著正式祭典在此告一段落。
  這之前進行的所有儀式,都只有族裡的男子能夠參與,但在巫師吟完禱文後,禁忌解除,族裡的女子參與進來,氣氛也由嚴肅轉為輕鬆。到了晚上,又是一個重頭戲,即射耳祭中的「誇功宴」,一場由布農勇士向女士誇耀他們的狩獵成果的盛宴。宴會開始,族裡男子圍坐在廣場的空地上,女子則圍在週邊,大家輪流傳吃獸肉、喝小米酒。其間,族裡的勇士會鼓足中氣輪流唱喝,輪到自己時,便大聲報出家庭姓氏,並誇耀祖先的榮顯以及個人英勇事蹟,其他聽的人也會齊聲附和,炒熱氣氛。在宴會達到最高潮時,全部人一起高唱「祈禱小米豐收歌」。在布農族,我們擁有最自豪的「八部合音」,當全族人一起高聲合唱的時候,我可以自信地說,那歌聲仿佛天籟。待歌聲結束,宴會也結束,在回家路上,我們還會在心中期許著,今年必定又是豐收的一年。
  如今,各地布農族的射耳祭,已多改由部落甚至全鄉聯合舉辦,在祭典之外,往往還增加了不少熱鬧的活動,例如負重、搗米、鋸木、抓豬、袋鼠跳等等,—方面是為了凝聚族人的認同,一方面也向前來參觀的遊客展示布農族獵人精神中尚武堅毅的一面。

族靈祈告:拿出家裡的祖靈籃一起祭拜
  我們邵族是全臺灣人口最少的原住民,因為人口少,邵族的祭典也相對簡單,總的說來,邵族一年之中重要的祭典有三個:3月的瀛中祭,祈求五穀豐登;7月的狩獵祭,祈求漁獵興旺與8月的豐年祭,歡慶農業豐收。
  由於我們相信祖靈能庇佑並且賜福給族人,所以邵族的信仰核心就是「祖靈信仰」。當族眾從事農作時,祖靈能使農作豐收,當族人從事狩獵或漁撈時,祖靈能夠讓族人得以豐獵,所以在祭典時,邵族人也會恭請祖靈駕臨祭場,接受族眾的奉獻與祈福。
  在我們每個人的家裡,都有一隻祖靈籃,也稱為公媽籃,裡面盛有祖先遺留下來的衣飾,以此代表自己家庭存在的祖靈。在族中有重要祭典的時候,都以公媽籃為供奉的物件。祭祀時,大家把公媽籃拿出來放在一起,由族內女祭司「先生媽」帶領我們共同祈告族靈。在我邵族其實是一個受到漢化影響比較重的民族,因此我們的祭典也有點類似漢族人祭拜祖先的行為。
  另外,邵族在祭典時還有一個與其他原住民不同的活動,那就是先以杵擊打石鼓,發出聲音通知全族。之後族內年輕女子就穿上黃色的長裙、紮上綠色的頭飾,扛著專為奏樂製作的兩米多長的木杵來到街頭,站成一圈,用木杵敲擊地面上的石板,我和其他的族人則蹲在地上,用竹筒擊地應和。這也是邵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杵舞和杵樂。
  事實上,早期邵族婦女習慣用很長的木杵在石臼中舂米,久而久之,模仿舂米的動作變成舞蹈,是為杵舞;用木杵搗擊石臼的聲音鏗鏘有力,叫做杵樂。流傳至今,舂米沒有了,但杵舞和杵樂仍保留了下來。放在祭典中,它們成為邵族人表達對萬能神靈的敬畏、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的方式。

(司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