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雙軌並行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日隆重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循例也是在其任內最後一次向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向全國人民展開了中央政府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向著新目標、奮楫再出發的壯麗畫卷。
  在涉港澳工作的部分,李克強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港澳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穩定。在談到今年的港澳工作時,李克強提出,,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這顯示,中央今年港澳工作的方略及具體政策措施,仍然是政治和經濟「兩手都要抓,都要硬」,在繼續鞏固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執行機構,落實貫徹「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的同時,也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國家安全將能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也反過來更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這種「雙軌並行」的「兩條腿走路」工作方法,將能使得「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落實步履更為迅捷平穩,「一國兩制」事業的發展實踐更為行穩致遠。
  「一國兩制」的目的之一,本來就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因此,在粉碎內外反中亂港勢力的「非法佔中」圖謀,澳門特區政治反對派的囂張氣焰也巳被壓遏了下去之後,中央按照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宣布結束「文革」,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推動改革開放的思路,及中共「十九大」也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共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總策略,中央改由當時分管經濟工作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的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出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就是要根據習近平主席的港澳工作新觀念、新思想、新戰略,將港澳工作的中心,禁止必須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戰略轉移。
  實際上,「港獨」勢力的成因,除了是外部勢力要將香港澳門也拖落「顏色革命」的泥淖這個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之外,還有另一個不容忽略的原因,就是香港、澳門回歸後,尤其是在中共十八大後,內地發展極為迅速,香港、澳門雖然不能說是沒有發展,但已經與內地拉大了距離,香港的GDP在全國所佔比例一再降低,整體經濟先後被廣東、江蘇、山東等省級行政區域所超越,甚至連曾經的荒蕪漁村深圳也超越香港。澳門更是如此,珠海也已超逾澳門。因而使得一些港澳青少年緣由的「優越感」失落,「驅蝗」、「支國」等分離言行就正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因此,中央的戰略轉移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只要將港澳的經濟搞好,改善民生,特別是讓廣大普通民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讓年輕人能夠拓展發展空間,這種失落心理就可以自然逐步消除。因此,趁著打擊「港獨」勢力已經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今後在繼續防範「港獨」死灰復然的同時,就必須要主要精力轉移到發展經濟上來。總之一句話,「兩個一百年」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港澳兩特區也是重要的組成部份。必須落實貫徹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目標,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並按照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完善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著力解決影響社會穩定和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全面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但「樹欲靜而風不息」,外部勢力及香港的內部反動勢力並不甘心於其失敗,並擔心經濟得到發展及民生得到改善後,必會消除民怨,這樣他們就將喪失「民意基礎」,不利於其發展甚至是立足。因而趁著修訂「逃犯條例」之機發動了更激烈的暴力破壞行動,甚至進行篡奪政權的「35+初選」圖謀。因而阻礙了原定的工作中心轉移的計劃部署。
  這就更凸顯了強調中央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及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作出相關決定,強調「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現在,這兩項重大的國家行為已經完成,並已經發揮了重大作用,香港特區得以撥亂反正,回到法治和法制的正確軌道上來,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而在澳門特區方面,同樣也在立法會選舉中,實現了「愛國者治澳」。因此,中央港澳工作的主軸,又將回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在中共中央繼續加強對港澳兩特區的政治領導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對港澳工作的行政領導,就突出了經濟建設的重心。因此,今後在繼續保持對分裂國土者實施高壓的同時,應是將主要精力用於「拼經濟」,以提高港澳居民的生活品質來促進心靈契合,增強他們對國家的向心力,讓他們也能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真正展現「一國兩制」的優越性。更重要的是,幫助港澳地區緊緊跟上內地大幹快上的步伐,在堅持國家主權前提下堅守「一國兩制」的初衷。或許,中央為了支持香港、澳門,可能會提出更靈活寬鬆優惠的政策,以凸顯中央系列措施的威力,及「一國兩制」的優越性。
  當然,還應以政治工作為前提、基礎。在澳門特區,還需繼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繼續落實「愛國者治澳」的原則。行政長官賀一誠已經在二零二三年施政報告中作出了莊重的承諾,但似乎是應在修訂《立法會選舉法》的同時,也修訂《行政長官選舉法》,將「愛國者治澳」原則融入其中,防止反中亂澳勢力混進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
  在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開腳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歌猛進之際,中央向澳門特區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行政長官賀一誠一定能夠帶領特區政府和全體「澳人」,戰勝一切困難,走向更為光明璀璨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