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是國民黨最強人選?

  對於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基本上可以確定由黨主席賴清德出戰,而國民黨至今仍是人選未明。雖然不少人力拱「最強母雞」(帶動其他參選人的聲勢)、新北市長侯友宜,但他本人始終沒有鬆口。這兩天,島內先後出臺的兩份民調再度把侯友宜推到了風口浪尖。

沒有誰能穩坐第一
  2月21日,「臺灣民意基金會」公佈最新民調,在被問及「對於2024年大選,如果是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三人競爭,會傾向支持誰?」時,27.7%的受訪民眾選擇賴清德,32.4%傾向於侯友宜,19.5%選擇柯文哲,9.7%尚未決定,還有10.8%「沒意見、不知道、拒答」。如果是賴清德與侯友宜對決,則47%支持侯友宜,33%支持賴清德。換句話說,不管是三足鼎立還是兩人對決,侯友宜都會勝過賴清德。「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稱,這項調查透露出一個重要資訊,那就是如果國民黨確定由侯友宜代表參選,2024年賴清德不但不是穩贏,民進黨還將陷入艱困的「政權保衛戰」。他對比了最近3個月的調查結果說,3人的支持率都有起伏,賴清德與侯友宜互有領先,柯文哲一直居第三,「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誰能穩坐第一」。
  「臺灣民意基金會」21日同時公佈了臺灣社會的政黨支援傾向,顯示26.9%支援民進黨,27.1%支持國民黨,12.3%支持民眾黨,「時代力量」的支持率僅1.1%。遊盈隆稱,國民黨創下3年多來最高支援率紀錄,也是2019年7月以來第二次超越民進黨成為第一大黨,儘管只領先0.2個百分點。他認為這主要歸因於2022年「九合一」選舉大勝的效應持續發酵,另一個可能因素是最近國共互動熱絡,讓臺灣社會一部分人認為「國民黨有能力和對岸打交道」。

國民黨內外評價頗高
  媒體人張禹宣21日分析稱,比起強烈的藍綠意識形態,侯友宜的支持者多半對於政治無感,「而這股超越黨派、政治冷感的人民,卻是侯友宜最大的底氣。」媒體人韋安表示,侯的「最強母雞」地位獲前黨主席洪秀柱與江啟臣、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等人一致認證,他不僅私下對黨內同志仗義相挺,最重要的是,侯出征能為藍營開拓中南部與中間選民票源,甚至還能吸到淺綠的票,除了大大提升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希望,其獨特魅力更能帶動國民黨「立委」的選情。資深媒體人張景為提到,雖然侯友宜有短板,需要加強關於兩岸、國際的主張論述以及對國民黨改革的看法與感情,他也沒有像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柯文哲那樣的魅力,卻是最接地氣、沉穩實幹型的人物。
  在國民黨內,也確實形成了一股力拱侯友宜出馬的氛圍。日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曾銘宗登高一呼稱,歡迎有意角逐者一起支持國民黨最強候選人,「現在最強的母雞是侯友宜」。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16日直言,侯友宜現在民調高,「既然很高,就不要再龜毛(指做事拖拉)了!」以她的個人經驗,要選就大聲講出來。她還表示多次鼓勵侯友宜強化兩岸、國際論述。新北市議員葉元之21日稱,這4年來都覺得民進黨做得非常不好,唯一能夠把民進黨拉下來的機會就是2024年選舉推出最強的人,「現在看得出來,侯友宜市長就是最強的」。
  侯友宜的大學同學、國民黨「立委」游毓蘭稱,目前擁護侯友宜的人多,但挺朱立倫的也不少,因為朱是黨主席,且是國民黨長年培養的人才。不過從目前民調來看,侯友宜的聲勢是最強的。她相信侯友宜如果想參選2024,一定會拿出一張亮眼的新北市政成績單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游淑慧則喊話,如果國民黨人覺得誰是「最強母雞」,就應該全力保護他。

仍有不確定因素
  當然,侯友宜並非勝券在握。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20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在侯友宜和賴清德一對一的情況下,侯友宜領先6.7個百分點;但如果柯文哲加入選戰,賴清德以33.7%的支持率勝過侯友宜的32.2%和柯文哲的20.9%;如果國民黨由郭台銘上陣,賴清德更將以37%的支持率勝過柯文哲的24.7%和郭台銘的20.4%。吳子嘉直言,國民黨已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只有「非綠大團結」才有可能「下架民進黨」。
  侯友宜本人則一直沒有鬆口。他21日到福德宮參拜時,福德宮榮譽主委曾文振向信眾介紹侯友宜是未來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侯友宜則表示他會繼續努力打拼,大家心連心不分族群、你我甚至黨派,團結為臺灣打拼。親侯地方人士認為,侯最有可能的表態時機為6月,主要是因為4月新北市議會開議,若4月表態,可能會讓綠營議員抓到把柄,不利於市政推行;6月總質詢結束,侯友宜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就能行動。
  香港中評社21日稱,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對國民黨是強烈的警訊,顯示國民黨2024年選舉人選及初選制度至今不明,不利於凝聚支持者,讓人擔心2020年分裂戲碼重演,進而不看好國民黨選情。《中國時報》21日也表示,「分裂的國民黨一定打不贏團結的民進黨」,既然是公認的國民黨「最強母雞」,侯友宜就應該把格局放大,「現在地利、人和都有了,『最強母雞』是時候就位了,早早定下來,國民黨才知道接下來的方向,也有利於鎮住國民黨內的混亂局勢」。

(陳立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