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再演陳水扁「迷航旅」?

  蔡英文的這次「過境」竄訪美國,處處吃癟,被美國政府低調處理。除了是在蔡英文出訪前夕,原本要針對蔡英文過境向記者進行新聞簡報的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突然在原定簡報時間開始前二十三分鐘宣布取消之外,在去程階段經過紐約時,也被美國政府刻意地壓低。蔡英文停留紐約的第一天行程晚上與僑胞晚宴,僅有紐澤西州長墨菲出席,在地的紐約州長民主黨霍楚以及同為民主黨紐約市長亞當斯都沒有出席僑宴。三月三十日晚間哈德遜智庫在紐約向蔡英文頒贈「全球領導力獎」,主辦方處理得非常低調,不開放媒體進場拍攝,並改變進場路線,從側門進入。原傳出前美國務卿,也是智庫高級研究員的蓬佩奧可能出席,連綠營民代都在電視節目上表示,有機會見面,但最後蓬佩奧卻並未出席。
  在現場的余春茂事後對台灣媒體說,許多本來應當出席這個頒獎儀式的美國當地官員和學者,尤其是民主黨人,都沒有出席,場面有點冷清。
  而在這次「過境外交重頭戲」的回程洛杉磯,情況更為不妙。據美媒《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報導,拜登政府對於蔡英文和麥卡錫的會面,可能引發北京做出比去年八月圍島軍演更大的軍事動作,深感憂慮。而該報導的話音剛落,《彭博社》的跟進報導,更是「踩多一腳」,透露在經過與麥卡錫的幕僚以及美台當局的溝通下,蔡英文原定在里根圖書館演說及與麥卡錫會面的行程已被取消,不給北京任何過度反應或誤判的空間。
  這個消息,當然是對蔡英文的當頭一棒。因為原本麥卡錫是要竄訪台北的,但擔心像去年佩洛西竄訪台北時引發台海局勢緊張,將會影響民進黨的「二零二四」選情,因而主動要求將兩人會面的地點改在美國,在其「過境」竄訪美國時實施。至於麥卡錫竄訪台灣的時間,留待明年一月「二零二四」大選過後才進行。而現在,根據《彭博社》的報導,美方取消蔡英文在里根圖書館演說的行程,而籍著這機會進行「蔡麥會」的安排也就「凍過水」了。
  這就讓台灣當局尷尬了。「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對此回應表示,媒體報導蔡英文過境洛杉磯諸如演講等之活動皆屬臆測,往例是離開美國前可能與美方政要通話或早餐會,蔡英文過境洛杉磯行程持續縝密安排中,基於雙方默契與互信,在定案後將與各界說明。而「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則表示,有關《彭博社》報導的內容,他們正在瞭解中,稍晚會有回應。
  這兩個發言雖然是經過縝密推敲,但卻仍然給人看出不少破綻。如媒體人謝寒冰在中天節目《週末大爆掛》就質疑說,此事若真的是媒體臆測,「總統府」應該直接駁斥,如今的說法反而傳達出「差不多快完蛋」的感覺,否則沒有此行程,就應該就直接反駁,要求各界勿胡說八道才對。謝寒冰還質問說,「『縝密安排』是什麼意思?」謝寒冰指出,蔡英文的出訪行程已經在進行,但「總統府」卻稱行程還在安排,難道最後要搞到像陳水扁過去的外交迷航一樣嗎?「人家不讓他下飛機,沒有地方降落,他只好在天空一直飛,蔡英文準備搞成這樣?」
  謝寒冰將蔡英文在「過境」竄訪美國的待遇,形容為類似陳水扁當年的「迷航之旅」,雖然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美國要表達的意思卻是近似的,那就是,一方面,美國當局避免將已經惡化的中美關係,因為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過境」竄訪而導致更為不可收拾,讓華盛頓沒有改善關係的「彎」可轉;另一方面,華盛頓也是要籍此「小動作」,向台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宣示,陳水扁、蔡英文已經被華盛頓捏在手上,台灣已經成為他們的玩偶,他們能夠掌控台灣,使其成為中美會談的一個「籌碼」。
  實際上,現在美國有求與中國。美國的經濟急轉直下,希望中國能夠盡量多購美債,幫助其走出困境,因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都急於訪問中國。為此,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告訴媒體:「我們正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討論葉倫部長與雷蒙多部長可能訪問中國並商議經濟問題的事宜。」柯比還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將會訪問中國,並否認媒體有關布林肯原定今年二月訪問北京的計劃,因為美國擊落中國氣球後而在最後一刻告吹的說法,他說:「那次訪問是延後不是取消。我們仍想讓布林肯國務卿訪問北京。」另外,拜登總統也急於與習近平主席通話。
  在中國全國「兩會」順利完成政府換屆,及新冠肺炎疫情基本結束後,全世界的領袖都「排著隊」要訪問中國,希望能在疫後全球的經濟復甦及重整中率先搶食「蛋糕」。美國又焉能「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儘管美國仍然對中國實行圍遏政策,但也不能完全不顧自己的經濟,尤其是在千方百計地要與中國實行「脫鉤」,卻發現反而弊多於利,因而還要與中國保持一定的經濟聯繫,尤其是希望中國多購美債。在此背景之下,為了給蔡英文提供較高層次的「過境」待遇而「搞砸」前述種種的安排計劃,就將是「蝕本生意」了。何況,華盛頓也不願見到因為美國的所為而導致台海局勢緊張的發生,讓全世界都認知是美國「惹的禍」。因此,也就重演一齣類似陳水扁「迷航之旅」的「好戲」。當然,政治場域往往會搞奸使詐,釋放的資訊真真假假,或許《彭博社》的報導是「探水溫」以至是施放「煙幕彈」。但總體來說,美國壓低蔡英文此次「過境」充分的「規格」,卻是有目共睹的。
  當年美國將陳水扁「過境之旅」搞成「迷航之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是二零零六年初,陳水扁接受參加哥斯大黎加總統桑切斯就職典禮的邀請,幷且計畫前往巴拉圭進行訪問。台灣當局在該年二、三月間就向美國提出過境請求,但由於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及發動「台獨公投」,踩到美國的「紅綫」,因而沒有立即回應。直至啓程前一日才通知可以過境夏威夷及阿拉斯加,飛機僅能加油而不能安排活動。於是,台灣當局宣布五月三日下午宣布,陳水扁將於美國阿拉斯加安克拉治作短暫過境。但第二天陳水扁出發時,却突然宣布取消過境美國,但是不公布過境地點。送行的人不知陳水扁的飛機是要飛向何方;隨行人員莫名其妙登上了一架不知將飛往何方的飛機,只曉得飛機「向西飛」,並憑著手上的指南針,看看飛機到底飛往哪個方向;飛行員說沒有預設航綫,一切「聽命行事」。按照島內媒體的說法,一整飛機的人,就這樣被綁架,成了陳水扁的人質。一度傳出要降落黎巴嫩的貝魯特加油,但卻遭到黎巴嫩拒絕,最後抵達阿布達比才能加油,再飛往巴拉圭。因而被稱為「迷航之旅」。而今日的蔡英文,也遭遇同一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