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澳門成為中國與歐盟關係加速發展的粘合劑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及澳門企業家代表團訪問歐洲。在啟程前,賀一誠舉行記者會,除了著重談到訪問葡國的內容及目的之外,還提到訪問布魯塞爾的情況。他說,代表團將拜會比利時副首相、歐盟委員會及中國駐當地大使館等,就促進澳門與歐盟成員國之間在經貿、金融、科技、旅遊和居民正常往來等事宜進行交流。
  代表團此行中的兩個主要目的地葡國和比利時,有著特殊的意義。其中葡國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葡語國家中的母語國,布魯塞爾則是歐盟總部的所在地。因而澳門特區政府派駐海外的唯二個辦事處,就是駐里斯本和布魯塞爾的辦事處。
  也是湊巧,葡國和歐盟都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賀一誠在行前記者會上就特地指出,適逢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成立二十周年。代表團將充分利用這次外訪機會,展現澳門在助力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節點角色,展現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的橋樑作用。
  其實,代表團還可以籍著這次訪問,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歐盟國家的粘合劑的作用,助力於中國與歐盟國家之間關係的發展,並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歐盟國家的重要節點作用。尤其是在目前歐盟中的大國法國和德國等,已經開始厭倦美國的所謂「圍遏中國」戰略,尋求與中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之際,如果澳門能夠從中發揮一定的作用,那就是為落實貫徹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略作出應有的貢獻。儘管澳門所能發揮的作用不一定很大,但「聚沙成塔」,只要澳門盡其所能地作貢獻,就能與全國人民一道,把事情辦好。
  澳門特區與歐盟的關係良好。在回歸之前,葡國就利用其出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機會,為澳門爭取到不少「福利」,這是與英國對香港在其與歐美的關係的態度完全不同之處。澳門特區可以而且也應當充分利用與歐盟的關係,為中國的全面對外開放「打出一條血路」。
  澳門與歐洲在歷史上經貿往來隨著在中西交往中地位的轉變而不斷改變,尤其是在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及中葡關係加強,澳門獲得出口優惠條件及本身經濟能力增強的情形下,澳門與歐盟的經濟關係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幷在中國和歐盟戰略夥伴關係中扮演著中介橋梁的角色。一九九二年,受到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吸引,歐盟開始加強與中國接觸,並試圖建立多條進入中國的渠道,於是在同年歐盟與澳門雙方簽訂於一九九三年生效的「貿易和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澳門與歐盟可在工業、投資、科學及技術、能源、資訊、培訓等多個領域內進行合作。雙方成立的混合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輪流在澳門和布魯塞爾進行,檢討協議的實施情况,及商討未來的發展。在回歸前夕,該協議由中葡聯合聯絡小組確認於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中國後繼續生效。該委員會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所作出的公報中,肯定了《澳門基本法》訂定的原則,及「一國兩制」的全面實施,可確保澳門獨特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特點。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仍保持與歐盟經濟貿易合作的良好關係,澳門特別行政區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設有澳門駐歐盟經濟貿易辦事處,進一步鞏固澳門與歐盟的關係。
  澳門特區與歐盟合作的項目,包括:旅遊業培訓、歐洲課程計劃、服務發展計劃、亞洲投資計劃、歐盟—澳門法律合作計劃、出入境事務培訓計劃、歐盟商務訊息合作計劃、中葡文翻譯及傳譯培訓計劃、澳門歐盟學術計劃、地平線二零二零計劃等。澳門特區與歐盟合作項目還包括,在澳門設立「澳門—歐洲旅遊高等研究中心」和「澳門歐洲研究學會」、「澳門歐洲資訊中心」等。
  其中的「澳門歐洲資訊中心」,是歐盟在亞洲地區設立的第一所歐洲資訊中心。主要向澳門、中國內地及其他亞洲地區的中小企業提供歐盟資訊服務,包括經貿、法律、社會、技術及財政的立法和規章、以及有關培訓、研討、援助和市場研究資料等。同時,該中心可協助中國內地及歐洲的企業尋找合作夥伴,藉此促進中歐合作。澳門歐洲資訊中心於一九九九年一月被歐盟的亞洲投資秘書處認可為亞洲投資信息收發站,負責協助秘書處向本澳及中國內地的商業中介團體推廣亞洲投資計劃。
  澳門回歸前夕的一九九八年年底,歐盟正式批准澳門成為亞洲投資計劃在亞洲的受惠地區之一。自此,澳門的商業中介團體可與歐盟的對口單位聯合申辦有關亞洲投資計劃項目。亞洲投資計劃旨在促進和支持有利歐洲聯盟與亞洲雙方的經貿合作,以及便利歐亞經濟團體之間的聯系,同時促進貿易及跨境投資。作為一個市場主導的計劃,亞洲投資計劃共同資助那些由企業群組成的團體所倡議的研究、語言暨營商文化及以行業主導的對口商商業活動。這計劃同時向亞洲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提供技術支援,從而發揮中介團體所擔當的角色及提升企業的技能和專業知識。
  每兩年在澳門舉行一次的「尤里卡(會合)—亞洲計劃」大型活動是推動歐洲和亞洲科技學術團體和學院,透過電腦網絡進行聯繫的中介點,由歐盟和另外二十六個歐洲國家組成。澳門是亞洲區首個引進這項計劃的地區,進一步鞏固了澳門作為中國內地與歐盟的中介角色,以及國際會議中心的地位。
  「澳門歐洲研究學會」於一九九六年在澳門投入運作,負責學術研究及人才培訓工作。該學會經常舉辦與澳門、本區域和歐盟有關的會議,定期出版書刊,藉此傳播有關歐盟信息。該學院所設的歐洲研究碩士課程,除了本澳學生報讀外,不少都是由國內各高等名府派員來修讀。
  歐盟在澳門旅遊學院內設立「歐洲高等旅遊研究中心」,目的是為了把澳門旅游學院建設成為旅游研究和培訓中心。而「澳門服務中心」這個研究項目,則是由國際諮詢機構KPMG負責研究澳門的投資環境,其中主要研究課題包括澳門政府正在建設的離岸中心等,同時,KPMG還會向澳門特區政府提供相關的各類建議,諸如如何管理離岸中心,是否能加強這個體系以及如何向本地區和全世界推介澳門的投資環境。
  因此,如何用好用盡經善用澳門特區與歐盟之間目前已經建立的各種合作機制及機構,並商討建立更多的合作機制及機構,在推動澳門經貿、金融、科技、旅遊、文化等領域發展的同時,也將之投射及延伸到中國內地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國與歐盟關係的發展,衝破美國「圍遏中國」的圖謀,應是澳門特區責無旁貸的義務和責任。儘管代表團這次訪問歐盟總部,不可能達成總體目標,但也應當「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