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玖勝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來,為澳門新增了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任務,體現國家充分考慮到澳門所擁有的特殊歷史地位和豐富文化底蘊的價值。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本澳若能把握住機遇,加強與內地文化產業合作不斷升級,提升澳門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擴大澳門在國際文化產業交流合作中的影響,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或將迎來黃金期。
澳門的文化產業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一個重要行業。針對澳門經濟和財政對博彩業的一支獨大、過度依賴的問題,中央政府早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化」的發展目標,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再一次強調了繼續貫徹這一發展方針。2019年2月18日中央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澳門要「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文化戰略目標。中央對澳門提出「二個支持及二個加快」: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加快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支持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加快發展休閒旅遊、會展商務、中醫藥、文化創意等產業。不論從宏觀或微觀角度,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全體社會都已認識到文化產業對於澳門經濟多元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動力和可靠手段。
2010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啓動澳門文化產業推動發展工作。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文化產業基金、文化產業委員會三個核心機構的通力合作下,澳門文化產業發展形勢總體上持續向好,爲社會創造了更多元化的教育、就業選擇,文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2014年,《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2014-2019)》的發佈不僅在宏觀定位、發展目標上為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確定了方向,也按照行業特徵劃分了四大核心領域,即「創意設計」、「文化展演」、「藝術收藏」和「數碼媒體」,包括了數十個細分行業門類,為後續扶持政策的實際開展奠定了基礎。在《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2020——2024)》中,更是明確提出,將澳門打造成「創新型世界智慧旅遊休閒中心」、「世界創意美食體驗之都」、「影視基地等多元文化合作交流基地」、「跨文化背景高端文化產業人才培養高地」等具體定位與目標。而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7年本澳「創意設計」、「文化展演」、「藝術收藏」及「數碼媒體」四大領域所組成的文化產業中,有營運的機構共有2,088間,按年增加175間,在職員工增加6.4%至11,702名,員工支出增加7.3%至18.3億元。文化產業的服務收益按年上升4.8%至70.8億元;反映其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為23.8億元,上升6.9%。雖然這個數字只佔整體行業增加值總額的0.6%,但已佔博彩業以外的很大比重,而且文化創意產業本身也可附帶旅遊收益,前景似乎相當不錯,只待時機爆發大顯身手了。
可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徹底打亂了該行業的發展。三年的疫情對各行各業衝擊巨大,其中藝文界可謂首當其衝。一方面疫情期間市場對藝文的消費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演出場地被要求關閉或需要遵守防疫規定,導致不少藝文活動被迫取消或需延期。而大部分從事文化藝術的人士都是自由工作者,沒有固定的底薪,疫情下收入受到很大影響;不少藝文工作者為求生計,離開了行業。培養藝文人才原本已經不容易,人才的流失更加窒礙了本地藝文的發展。當然疫情期間政府亦推出一些援助措施,如文化發展基金積極透過資助,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項目;同時,透過「文化活動/項目資助計劃」、「文化展演品牌推廣資助計劃」等,支持打造更多具澳門文化特色的創意產品及服務,並為藝文工作者增加工作機會。去年相關項目共舉辦近1500場次的文化活動,錄得逾8,500人次提供服務。雖然相關計劃為藝文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工作機會,減輕疫情對他們的影響。但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長遠而言,應支持業界有所出路。
而不得不提的是,2022年審計署公佈《文化產業基金的資助監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批評文產基金對受資助企業監管不力,導致未能及時發現關聯交易的利益衝突,獲批資助者甚至「出糧畀自己」、「幫襯自己人」、「租上租」等涉嫌「左手交右手」明益自己人情況。對此,文化發展基金即時加強文化產業基金的資助工作監管,包括嚴格要求所有獲文化產業項目資助者提交項目核數報告,採取系列監管措施,並制定資助比例扣減機制。在當時而言,這可謂是特區政府對文創產業發展下的一劑猛藥,這難免會令正處發展期的文創產業傷筋動骨一番,但總算肅清了文創產業中泥沙俱下的情況,長遠有利於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領域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文化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進入21世紀,由於其附加值以及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多個國家軟實力競爭的制高點,更是由於其增長速度甚至高於整體經濟增長速度,得到世界各國國家的重視與發展,有些國家制定政策支持和扶持該產業發展。英國政府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並從教育培訓、扶持個人創意及提倡創意生活三方面,研究如何幫助公民發展及享受創意,與此同時注重創意產業的後續發展。美國政府雖然沒有設立文化部門,但非常重視對文化產業的扶持,採取了「無為而治」的文化政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寬鬆的外部環境,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建立比較完善的融資體系,令到個人發展空間很大。日本也是非常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的一個國家,日本的文化創意產業諮詢機構均由政府組織成立,並直接隸屬於政府部門或相關機構裡,對整個日本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其直接的影響與作用。該國政府還為業者通過相關文創法案、法規及與文創有關的事物進行協調。
有經濟學家曾研究發現,過去世界上多次經濟危機爆發後,都帶動新一波的文創產業浪潮興起,例如一九三○年代美國出現經濟大蕭條,造就了迪士尼和荷里活電影名揚天下;一九七○年代日本經濟受石油危機衝擊,闖出了動漫產業的獨特新路;一九九七年韓國遭遇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後,偃旗息鼓成為娛樂產業大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下暴露了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缺陷。我國經濟仍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態勢。其中,文化創意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國家治理與社會實踐,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851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2%。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本澳若能抓住區域合作的機遇,未來數年將是澳門文創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為此,特區政府近年也是積極調整政策,希望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括2021年5月,第67/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就澳門特別行政區推進「一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制定「一平臺」「一基地」相關政策。2021年9月公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諮詢文本》明確了推進「一基地」建設的重點工作,助推了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此外,2022年1月1日,文化基金與文化產業基金合併為文化發展基金,將統一負責文化產業資助、支援企業發展文化產業等工作。同時,特區頒佈第42/2021號行政法規,2022年1月1日起撤銷文化諮詢委員會和文化產業委員會,新設立文化諮詢委員會,統籌前二者原有的職能。
此外,特區政府早前表示,澳門將與國家文化旅遊部簽署建立「一基地」的協議,協調及落實「一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包括拓展內地與澳門文化交流合作,加強文化人才的培養、區域的合作、政策調研及協調「一基地」建設事項。有關機制將通過共同打造大型演出、支持澳門參與更多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內地與澳門藝術單位的深度合作,促進人才成長。
另一方面,六間公司在投標文件中承諾計劃投資近千二億澳門元,當中超過九成資金用於開拓外國客源市場及發展非博彩項目。而博企亦承諾會建設一些演藝娛樂的設施場地。希望能借著這些機遇,在做好「旅遊+文化」發展的同時,支持和協助本地藝文有更好的出路。
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時也表示,在國家文化旅遊部支持下已建立促進「一基地」建設的聯合工作委員會,首次聯委會議將於今年五月舉行,將於聯委會逐項研究落實。這無疑是個好消息。賀一誠還指出,今年會有多種文化藝術、文化產業、藝術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和合作,希望在大灣區共同做好各種大型演出、參加文化交流活動,與內地藝術單位深度合作等。他提到,政府在少旅客時利用歷史文物進行文化活動,曾舉辦樂韻悠揚大三巴、玫瑰堂音樂會,均受到廣大市民及遊客歡迎,冀帶動周邊商戶生意。現在人多,已不宜進行相關活動,正在構思在其他地方舉行,如大炮臺頂。博企亦冀協助活化舊區,如媽閣前地、新馬路前地、福隆新街、十月初五街等,當中牽涉與私有產權人溝通。政府希望通過企業共同參與,為舊區注入生命力。此外,鄭家大屋、海事工房等特色歷史建築空間,會引入新品牌進行活化。
可以說,這些舉措都將為本澳的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活力、新氣象。但始終要明白的是,無論是政府對業界的資助,還是博企交給政府的計劃對文化產業的投資,這些只是「開頭」,並非全包,文化產業最後還是要靠自身實力走向市場化才能真正成功。
當然,還有個值得重視的情況,就是文化發展與人才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但澳門文化產業發展人才支撐較為乏力。澳門文創人才培育效果不顯著。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18年澳門文化產業在職員工占全部就業人口總數(38.8萬)的3.3%。澳門文創項目比較少,大多是小微企業,不少文創人士是兼職人員,新冠疫情期間,政府、企業活動大幅減少,影響文創行業業務,部分從業者已由全職轉為兼職。人才是文創產業發展的關鍵,但澳門人才政策比較保守審慎,難以在澳門彙聚人才,這是文創產業發展的最大痛點。因此,未來澳門特區政府和大學等機構,要進一步統籌資源,推出綜合性舉措,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在澳門發展創業,加強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為澳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