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度融合友好,政治主權必須嚴格維護

  六月十日,是俗稱為「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的葡國國慶日。葡國駐澳門總領事館在澳門葡文學校舉行慶祝招待會,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應邀出席,代表澳門特區政府向葡萄牙人民和旅居澳門的葡籍人士、土生葡人致以親切問候和誠摯祝願,並在致辭中強調,中葡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蘊,是澳門發展的獨特優勢和重要基礎,因此要繼續發揚族群和諧共處、多元文化共融的優良傳統,為社會繁榮進步共同努力。特區政府充分肯定葡人社群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將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繼續努力增進包括葡人社群在內的全體居民的福祉。
  以往的「葡國日、賈梅士暨葡僑日」招待會,是在葡國駐澳門總領事的官邸舉行,今年則改在葡文學校。估計,一方面,是在肆虐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結束下,招待會改在空間較大的葡文學校舉行,可以容納更多的來賓;另一方面,可能也有著「提醒」澳門特區政府,必須儘早妥善解決葡文學校的用地以至搬遷問題。不過,在「賭王」何鴻燊逝世後,「澳博」擴張用地的主張不再那麼迫切,而且葡文學校曾經看中的舊愛都酒店,也已經確定改建為澳門中央圖書館,因而葡文學校也就不再存在「搬遷換地」的問題。現在需要解決的,是葡文學校在保留具有濃郁葡萄牙文化色彩原貌的前提下,擴大其建築容量,以容納更多的學生。其實,這是有利於維護及強化澳門的中葡文化融合色彩,及貫徹落實《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的。
  實際上,《澳門基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在澳門的葡萄牙後裔居民的利益依法受到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保護,他們的習俗和文化傳統應受尊重」。葡萄牙後裔居民亦即「土生葡人」,是在過去四百多年間定居澳門的葡國人和中國居民通婚後的後代,目前約有一萬多人。他們世代生活在澳門,學習葡語,保持葡國人的生活方式,保留著葡國的習俗、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長期以來,他們中的許多人任職於政府部門,故在澳門的公務員及司法體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澳門社會中較具特殊性的社會階層。為此,《澳門基本法》的許多條文,都對保護「土生葡人」的利益作出了針對性的規定。比如,葡文也是澳門特區的官方語文,保留葡人當選立法議員的資格,依法保護反映和體現葡人文化、傳統和習俗的歷史文物,葡文學校可以繼續開辦,保護葡裔居民的宗教信仰等。頗為「湊巧」,兩年前的「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的前夕,中國國務院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固然是有習近平主席考察廣西時盛讚的「柳州螺螄粉」,及遍布全國的「沙縣小吃」,更有由澳門特區政府申報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土語話劇」和「土地信俗」三個項目,也成功「上榜」。而前兩個項目,就是世居澳門的葡裔居民的傳統文化習俗,因而這就折射了中國政府對中葡文化交流,尤其是澳門葡裔居民的澳門獨特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表達誠摯的致敬。
  而在第一屆特區政府推選委員會及此後各屆特區政府選委會的委員選舉中,都有一批葡裔居民被提名為候選人。特區政府中按照基本法規定若干必須是由中國公民出任的職務,也有葡裔居民在辦理確認中國公民手續後獲得中央政府或澳門特區政府任命。而且,澳門葡人社群的政治生活,還發生了積極參與作為中國國家主權的政治協商制度的趨向。除了是歐安利獲邀請出任全國政協的委員外,也有一些具有葡國血統的土生青年,獲邀請出任地方政協的委員。他們與澳門居民中的全國及地方政協委員一道,積極參加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事業。而其他的葡裔居民,也都積極投身於「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的工作,補強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因此,澳門回歸二十三年來,在澳葡人生活安定,得其所哉,他們對此普遍是感到滿意的。在此情況下,回歸後每年「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出現的和融、熱烈、誠摯景象,凸顯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全體「澳人」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葡裔居民的利益依法得到了澳門特區的保護,他們的習俗和文化傳統也受到了尊重。這不單止是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履行《中葡聯合聲明》和澳門特區政府貫徹《澳門基本法》是充滿誠意及毫不走樣的,也為強化澳門作為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建立經貿合作關係中介橋梁的作用,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及人文基礎。
  但也需注意,不能被「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中所強調的「愛國」所騎劫。實際上,回歸前每年在澳門舉行的「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慶祝活動,是在白鴿巢公園賈梅士石洞前進行的,前澳督親自參加活動,並奏起葡國國歌,前澳葡政府組織澳門的中小學生(雖然有葡裔,但主要是華人),向賈梅士銅像獻花和朗誦賈梅士的愛國詩作,尤其是其在澳門創作的《葡國魂》。站在葡國的立場上,賈梅士當然是愛國,但由於《葡國魂》歌詠的,主要是五個多世紀之前,葡國的「航海家」不畏艱苦地進行「地理大發現」,並為緊接著的入侵當地並對此進行殖民管治「打前站」,因而對在澳門的中國人來說,就算不上「愛國」。因此,回歸前夕,全國人大澳門特區籌委會就通過決議,將原是澳門公眾假期的六月十日剔除出去。
  其實,葡國駐澳門澳總領事館將「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招待會從總領事官邸「移師」到葡文學校舉行,在客觀上也具有「降低政治色彩」的含意。倘果然是有此考量的話,也就契合葡國總領事館據位人的實事求是轉變。從此前的公開宣揚澳門「有十六萬五千多」的「葡籍公民」,亦即把按照《中葡聯合聲明》「中方備忘錄」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規定,屬於中國公民的澳門居民,也「收納」為「葡國公民」,並呼籲他們前往葡國總領事館進行葡國的選民登記;在受到包括筆者在內的論者強烈批評後,葡國政府新委任的總領事,開始正視持有葡國旅行證件的澳門中國公民的國籍問題。尤其是在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三日有十二名違反《香港國安法》而受到通緝追捕的暴徒,乘坐快艇意圖偷渡到台灣,向民進黨當局尋求「政治庇護」的事件中,有一名十八歲港大學生郭子麟是「屠龍小隊」成員,被控於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香港理工大學衝突事件」中,於敦道近窩打老道交界與其他人參與暴動,因而控以一項暴動罪。由於他持有葡國護照,因而海外媒體大造文章。但葡國駐澳門總領事館卻沒有「隨著指揮棒起舞」,而是低調處理,並在新聞稿中提及,中國只承認葡國護照為旅行證件,而不賦予國籍身份,因而不會獲得葡國領事館的協助。
  總之,中葡文化要交流融合,在澳門的葡人傳統文化利益要尊重及扶持鼓勵,但中國的國家主權就不能因此而受到任何方式的侵損,必須在維護國家主權與尊重土生葡人文化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