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以「大豐模式」促成央視總台與澳廣視合作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零二周年之際,七月一日,由澳門特區政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舉辦的「青年與未來」促進澳門青年發展媒體行動在澳門啓動,總台向澳廣視贈播總台出品的《領航》《征程》《解碼十年》等系列精品節目。這是雙方持續深化戰略合作的又一創新成果,爲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油助力。當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也與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會面,雙方就特區政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持續深化合作、講好澳門「一國兩制」故事、促進多元產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議題交流意見。賀一誠衷心感謝慎海雄台長和央視總台一直對澳門特區的長期支持,為澳門拍攝《澳門之味》、《雙行線》等多輯精彩紀錄片及宣傳片對帶動澳門經濟成效顯著。賀一誠也再次感謝央視總台向澳廣視贈播八部總台原創精品節目,以及為落實澳廣視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事宜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這個在電視廣播領域,中央與特區再次緊密合作的事態,尤其是賀一誠在與慎海雄會面時談到的「落實澳廣視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事宜」,讓關心澳門特區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人們感到莫大的興趣,央視總台與澳廣視的合作,是否能從目前的層次上,實現重大飛躍,不但是協助澳廣視的節目能在全國各地「落地」,而且在央視總台與澳廣視合作的位階進行質的提升後,也能在全球各地尤其是葡語國家「落地」,從而形成既能促進澳廣視真正成為省級行政區劃電視台的規格,也能讓央視總台透過合作下的新澳廣視,充分利用澳門特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進一步擴大在國際社會間的傳播及輿論影響力,衝破某些強權國家的圍遏,從而更好地實踐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戰略部署要求?
  爭取澳廣視的節目在內地「落地」,這是澳門特區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標。早在二零一四年三月初,時任行政長官的崔世安,赴京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開幕式時,「順道」拜訪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時,就已提出「澳廣視」在內地落地的訴求,但一直是「泥牛入海無消息」。今年四月間,筆者參加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活動時,曾經就此詢問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楊萬明,他回應說是正在積極而又慎重地研究處理澳廣視在內地「落地」的事宜。直到賀一誠前幾天與慎海雄會面時提到感謝央視總台「為落實澳廣視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事宜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協助」,才有所進展,但也僅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而已。
  為何連在並非是由香港特區政府擁有的香港的「無線」等電視台,都可以接入廣東省的有線電視系統,及也並非是由澳門特區政府持有的「澳亞衛視」、「蓮花衛視」,都可以採取衛星接收的方式,在內地的涉外酒店接收並播出,而受到中央領導人高度讚揚的澳門特區政府全資擁有及控制的「澳廣視」的節目,卻在由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親自出馬爭取之下,卻一直無法實現「落地」?
  原因當然會有很多,而其中一個「理由」,可能是澳廣視的節目的品質,尚未達到可以在內地「落地」的要求。儘管說,在政治和道德層面,澳廣視的節目內容都符合內地意識形態的「主流價值」和「主旋律」,但可能在專業素質上,仍然有一定是距離。而且,由於澳門特區早已有「澳亞衛視」和「蓮花衛視」以衛星轉播的形式在內地落地,因而可能會被內地居民以「先入為主」的習慣思維,視為是澳門特區的「代表台」。倘澳廣視在內地落地後,倘其節目素質不如「澳亞衛視」,可能就會令作為官辦的電視台「失威」。
  不過,倘是央視總台與澳廣視進行實質性的合作,澳廣視的節目的品質就必然會大為提升,要在內地「落地」,讓內地受眾也能收看到既符合內地意識形態的「主流價值」和「主旋律」,又具有澳門特色的電視節目,在有央視總台的「加持」下,就「易過借火」了。
  倘澳門特區政府提出請求,由央視總台與澳廣視進行實質性的合作,而中央政府也批准,可以採用的模式很多。比如,由駐港央企紫荊文化集團及信德集團收購鳳凰衛視,劉長樂正式辭任董事會主席,退出鳳凰衛視,原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徐威獲委任為公司行政總裁,原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副總編、副台長孫玉勝出任常務副總裁、總編輯的模式;又如,由深圳特區報集團從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手上收購《香港商報》百分之四十九股權,從而使得《香港商報》成為深圳報業集團旗下媒體的模式。
  但這兩種模式都不適用於倘有的央視總台與澳廣視合作的。或許,可以採用「大豐銀行」模式,既能從量與質方面提升大豐銀行的地位和形象,又能維持大豐銀行作為澳門特區的「半華資銀行」的特色。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間,大豐銀行由於遭遇擠提而導致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銀行也面臨倒閉危機。正在美國治病的董事長何賢放棄繼續治療,趕回澳門「救亡」。在病危時,向前往探望的中共港澳工委書記許家屯提出由中資「收購」的請求。經中央研究後,為維持大豐銀行華資銀行的特色,決定不用「收購」一詞,而是採用「注資」之說,由中國銀行總行購入大豐銀行百分之五十的股權,資本額增至一億六千萬澳門元,而且仍然由何氏家族人員擔任主要的經營角色,尤其是從香港請回何厚鏵擔任總經理,直至一九九九年當選為澳門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而大豐銀行也因為注入了中國銀行的先進管理及設備技術,其經營也蒸蒸日上。
  由央視總台來與澳廣視進行實質性的合作,就可以「借艇割禾」,借用央視總台雄厚的財力、人力及設備、技術力量,極大地提升澳廣視的品質,徹底地改變澳廣視現在連一個演播大廳都付諸厥如,遠不如內地的地級市的電視台,遑論深圳的廣電大樓,難以支撐起作為省級行政區劃,而且還是特別行政區的官辦電視台應有的「陣勢」,就連澳門特區一些帶有政治性質的大型演藝活動也難以承擔,只能委託民營性質的「蓮花衛視」等承辦的尷尬情況。
  另一方面,央視總台也可以透過澳廣視「借船出海」,以「一國兩制」下的「非央企媒體」面目,向國際社會尤其是葡語國家進行輿論傳播活動,以實踐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戰略部署要求,打破某些強權國家對中國的輿論圍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