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大型演出推動文化交流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昨日在出席藝術及娛樂旅遊論壇開幕儀式並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將會加強利用澳門文化旅遊優勢,引入更多不同文化元素,吸引旅客來澳,帶動文化消費,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她還特別指出,下半年本澳將有連串活動舉行,包括知名的舞台劇演出,當局亦會增加國際表演者與本澳藝團交流的機會,讓居民與旅客願意為文化消費,亦從而感受到澳門是一個多元文化城市。
  實際上,今年下半年的大型舞台劇演出,將會令人目不暇給。包括舞劇《只此青綠》、粵劇《帝女花》、戲劇《牡丹亭》、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等名劇,從中華古典文化,到本地傳統文化,再到西方典雅文化,交匯在一起,融通匯合,不但是豐富市民和遊客的文化生活,建立澳門的文化城市形象,而且也努力實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將澳門「打造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目標。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澳門特區實行的「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文化領域以實際行動落實執行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的論述,及剛於七月一日生效的《對外關係法》有關「國家鼓勵積極開展民間對外友好交流合作」的規定,把澳門特區建設成為在文藝領域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鎮。
  這其中,將舞劇《只此青綠》安排以澳門為境外演出的首站,就凸顯了各方的誠摯用心。由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千里江山圖》爲靈感創作,講述一位現代故宮研究員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視角窺見少年畫家王希孟內心世界及畫作創作過程的故事。全劇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爲篇章,以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青綠主色調爲視覺綫索,通過人物的虛實交錯、情感的古今交融,爲觀衆展現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傳統美學意境。從去年「春晚六分鐘」火遍熒屏,到「青綠腰」刷爆社交網絡,再到寫入《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及榮獲第十七届文華獎,以至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公布的《二零二二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中,演出市場票房收入的榜首,成爲名副其實的網紅劇目,展現了新時代舞臺藝術將中華民族千里山河的壯美與深厚的文化積澱相結合的强大生命力,也回應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門所擁有的豐富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實,凸顯了澳門作爲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成爲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橋頭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只此青綠》將於八月下旬在澳門演出的溢出效應,還不止於此,還將激勵澳門青少年文藝尤其是舞蹈愛好者熱愛祖國豐厚傳統文化藝術的效應。實際上,《只此青綠》的總編導周莉亞、韓真,及「青綠」孟慶暘等主創人員,今年五月間曾經專程來澳出席由澳門舞蹈家協會主辦的「二零二三舞藝傳承——《只此青綠》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與澳門十一所學校超過三百五十名舞蹈隊學生面對面交流。學生們在孟慶暘的指導下,也嘗試著做了「青綠腰」和「靜待」等動作。這也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形式。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更具愛國主義教育意義,也是由周莉亞、韓真擔任總編導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本來是安排在去年的第三十四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期間,在中秋佳節演出的。但由於受到「六一八」疫情的影響,而未能按時上演。因此,籍著《只此青綠》出境演出首站澳門捲起的旋風,不妨重新安排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澳門國際音樂節期或其他大型文化活動中演出,除了是文化巨宴之外,更是向澳門觀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傳統的教育。當然,也是籍此進行對外文化交流推廣活動。
  《永不消逝的電波》既是根據由著名演員孫道臨主演的同名電影所改編,更是根據上海市「一號烈士」李白的真人真事而創作。作為「一百位爲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的李白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動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滿懷愛國主義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服務。相信該劇目在澳門的上演,也將能進一步激勵澳門居民的愛國主義情懷,積極投身「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
  在藝術上,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也是「濕水棉花———冇得彈」。這是首次將「諜戰」題材搬上舞劇舞台,如何在可以說是「默劇」的舞劇中展現複雜曲折的劇情,是一個重大的考驗。該劇的創作及演出人員在「意象」與「具象」中取得巧妙平衡,在尊重歷史基礎上進行大膽原創,融入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不僅顛覆了「舞劇不擅長叙事」的刻板印象,而且調動諸多技術手段,爲劇情、人物服務,以貼近當代審美的方式彰顯先烈的崇高信仰。而且運用可移動背景板在電腦編程統一調度下,騰挪旋轉,配合多媒體投影,逼真呈現了全劇的場景,將弄堂、石庫門等富有上海特色的建築搬上舞臺,加上報紙、旗袍、裁縫店等內容符號描繪當年的上海,上海普通民衆生活的瑣碎和幽默躍然臺上。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曾先後兩次在珠海上演,筆者兩次都前往捧場。本來以為觀眾應該是與筆者的年齡相近,也是出於對八一電影廠當年攝製的黑白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懷舊」。但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是票價不菲卻全場滿座,而且竟然絕大多數觀眾是青年,有不少人的穿著及氣質還顯得很「小資」。筆者仔細地觀察,在劇中主角生離死別及烈士犧牲的情節,不少青年觀眾都眼含淚光,這個情景直讓筆者震撼:這種愛國情懷是發自內心的。如果澳門青少年也能做到如此,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做到「升華級」的了,真正做到「心靈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一段群舞「漁光曲」,二零二零年春晚以「晨光曲」之名參演。而《漁光曲》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抗日電影《漁光曲》的主題歌,其作詞者安娥,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亦即《義勇軍進行曲》作詞者田漢的夫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被稱為「八零後舞壇雙子星」的周莉亞、韓真,其實其弘揚廣東音樂的首本之作《沙灣往事》,曾在澳門演出。其中的一段群舞《雨打芭蕉》極為優美,膾炙人口。此後,她倆還編導了大型舞劇《杜甫》、《花木蘭》、《永不消逝的電波》、《只此青綠》等。而最新的作品,是舞劇《咏春》,以同根同脉的民族親情和自立自强的中華兒女本色爲立意,塑造了以廣東武學宗師爲代表的「中國英雄」形象。如也能引進澳門演出,同樣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盛宴,及向外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