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大力擦亮澳門大賽車這張國際名牌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織委員會前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第七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賽事、贊助商及聯乘合作項目資訊。據體育局長、大賽車組委會協調員潘永權表示,今年大賽車將橫跨兩個週末舉行,第一個週末將於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安排五場賽事:澳門亞洲四級方程式大賽、大灣區GT杯、TCR亞洲挑戰賽、澳門路車挑戰杯,還有一項支援賽在洽談中,稍後再作公佈。第二個週末將於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安排六場比賽,分別是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杯、澳門GT杯—國際汽聯GT世界杯、澳門東望洋大賽—TCR世界巡迴賽最終站、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第五十五屆大賽、澳門房車杯及澳門七十週年挑戰賽。預計屆時將有不少於一百五十名車手參與本屆大賽車的十一項賽事,預算二億六千萬元,六家博企成為第七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主要贊助商,每家企業贊助金額二千萬元,還有其他的一些企業參與贊助。
  今年的大賽車賽事,具有如下的幾個特點:其一,是第七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亦即「逢五逢十」的大喜年頭;與「人過七十古來稀」相比,即將進入第七十個年頭的澳門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卻是朝氣蓬勃,充滿生機,展現出茁壯的生命力;其二,這是在熬過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後,全面恢復常態的大賽車,因而不但恢復了三級方程式世界盃、GT世界盃和世界房車東望洋大賽等在國際車壇上享有盛名的重要賽事,而且也因為解除了外國人入境澳門必須隔離二十一天的嚴苛檢疫措施,因而將有知名國際車手來澳爭鋒,為「七十屆」增光添輝;其三,為著慶祝澳門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第七十屆的重要「生日」,當然也是鑑於有十一場賽事,因而分開兩個週末進行比賽,將讓各地車迷大飽眼福。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特點。比如,取消過去由「太陽城」、「名門世家」等企業獨家贊助,並以其冠名的做法,改為六家博企「平均主義」地贊助,因而不再採取「冠名」的方式,突出了「集體英雄主義」,當然也是六家博企在履行增強非博彩元素的責任。又如,在引導三級方程式世界盃、GT世界盃和世界房車東望洋大賽等在國際車壇上享有盛名的重要賽事回歸澳門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四級方程式賽事,此前因疫情關係,外籍車手無法來澳參賽而停辦三級方程式世界盃賽事,改以四級方程式代之,現在疫情結束使得三級方程式重臨澳門,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四級方程式,給本地年輕車手提供可以「更上一層樓」,參與更高級別的賽事的機會。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是澳門體壇、車壇盛事,賽事在市區鬧市內,在以多彎、狹窄等因素著名的東望洋跑道上進行。雖然全球現有新加坡、澳門、加州長堤、巴庫及摩納哥設有賽車街道賽,但澳門的東望洋跑道卻是唯一擁有「髮夾彎」及山腰賽道的市區賽道,也是全球唯一同時舉行房車賽和電單車賽的街道賽場地。因而被公認為世界上最佳的街道賽事,亦更曾被選為「十項最精彩的街道賽事」和「不能錯過的二十項頂級賽車活動」,在國際賽車運動中享有盛名,並被國際汽聯設定為三級方程式世界盃、GT世界盃和世界房車東望洋大賽這三項國際賽事的國際巡迴賽的終局賽事賽場。國際汽聯就曾經指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一直作為許多賽事的最終站,對於國際汽聯來說,它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唯一一個具有三場不同的「FIA」賽事在同一個站點上。
  正因為如此,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賽事,對知名國際車手還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且因為澳門賽道擁有世界上唯一的高程陡降的急轉彎「髮夾彎」賽道,不但是在國際車壇上「名聞遐邇」,許多知名車手都以能高速完成急轉彎並避過碰撞意外,為自己賽車生涯的樂事,而且也在一些地區成為政治名詞——在台灣地區,各政黨的政客,往往在攻擊其對手的政治立場或政策大轉變時,就使用了「髮夾彎」一詞,因而「髮夾彎」就成為「國際名詞」。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也成為一衆賽車新星的搖籃,不少世界知名的賽車手在新人時期,都曾經到澳門作賽。澳門旅遊局為慶祝第七十屆格蘭披治大賽車盛事,與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合作,在大賽車博物館展出其中八名賽車手的蠟像,這是杜莎夫人蠟像館首次在香港以外設置主題蠟像。而根據旅遊學院曾經進行的「旅客及居民對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意見」調查,顯示旅客或居民對觀賞大賽車的熱情均是與年俱增。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也因此而成為澳門推廣旅遊的「名片」之一,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增磚添瓦。
  也正因為如此,即使是在三年疫情期間,在世界各地的主要賽車運動基本停頓,重要賽事也停辦之際,中國澳門為了保住澳門旅遊業的這個「名片」,為了維繫澳門大賽車的聲譽,也是為了證明澳門是疫情中的安全城市,因而還是仍然堅持舉辦格蘭披治大賽車,成為疫情中全球「獨一無二」的賽事,進一步佐證「一國兩制」是優良的制度,也讓許多國際車手為之佩服和嚮往。
  但「針冇兩頭利」,隨著澳門社會急速發展,每屆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行期間,也非引發外港區交通大混亂的問題。因而曾經有政媒兩界人士分別提出,大賽車「勞民傷財,應該停辦」,或是可以考慮把賽車場遷至路氹城舉行。但坊間多數意見則認為,澳門旅遊業要多元化,而且大賽車在世界有名,是澳門皇牌。同時澳門的東望洋賽道複雜多變,不能犯錯,難度極高,充滿挑戰性,是一級車壇新星的搖籃,因而大賽車不應停辦或搬遷。
  當然,有關當局在不斷積累經驗之下,也已經持續地進行完善大賽車期間的交通安排,增加大賽車活動閘門,賽後立即開放,更便利道路使用者。而市民們也因大賽車令澳門獲得國際名聲,而樂意支持及積極配合,在大賽車舉行期間實行綠色出行、步行、集體交通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或者電單車出街。公務員也實行彈性上下班,或是在條件許可下在家中工作。因而雖然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但「大塞車」的狀況卻有所減緩。不過,今年大賽車將跨越兩個周末,改善交通安排問題還應「精益求精」。
  潘永權前日表示,大賽車大樓、片區經多年使用,有感空間緊張,今年有新嘗試,構想在賽車大樓對面集車區的車房加建一層作為工作空間,屬臨時建築。初步計劃遷移媒體中心,令傳媒、其他聯會工作空間更大、更充裕,環境更理想。希望藉第七十屆大賽車令各方面條件更理想。今年試行加設該建築後,若條件許可,大家認為可接受,往後會每年準備加建臨時建築。
  其實,如果效果理想,就不如索性將之改建為永久建築物,避免每年臨時搭建,造成重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