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會否「逆用」台灣民主基金會?

  韓國瑜出任「立法院長」後,在極為熟悉議事規則的秘書長周萬來的弼輔襄助下,在首次朝野黨團協商中打了一場漂亮的「狙擊戰」,將第十一屆「立法院」第一個會期的開議日期,訂定為二月二十日。
  緊接著,韓國瑜還將會遭受多樣複雜的考驗。而且除了「立法院」的法案及質詢「攻防戰」之外,還有是否接任「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及倘接任如何運作的問題。
  「台灣民主基金會」是台灣當局開展「務實外交」和「國會外交」活動的主要智囊機構。台灣當局「外交部」於二零零二年開始設立智庫,出資三千萬元新台幣成立。二零零三年一月獲得「立法院」審查通過預算(每年活動經費由當局「外交部」編列頂算新台幣一點五億元支應)。二零零三年六月十七日,「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會」在召開首届董事暨監察人會議後正式成立,「立法院長」王金平獲推舉擔任首届董事長。「台灣民主基金會」是民進黨執政當局爲配合「國會外交」及「經貿外交」,强化台灣地區與亞太重要鄰國的政治對話與合作關係而成立的,該機構以美國的「國家民主基金會」爲藍本,由台灣「外交部」捐助成立,發揮官方「白手套」之功能。
  從「台灣民主基金會「成立的那一天起,按其「章程」規定,也是為了攏絡「藍皮綠骨」的王金平,陳水扁委請王金平出任董事長;並按其「章程」規定,先後由民進黨籍的「外交部長」陳唐山、黃志芳任副董事長。但為了顯示「民主」,其十六名董事中,除了三席是「政府代表」(即董事長是「立法院長」,副董事長是「外交部長」,再加上一席「總統府秘書長」),十名政黨代表按各政黨在「立法院」的議席比例推荐出任,及一名學界代表,一名企業界代表,一名「非政府團體」代表組成。為了把台灣民主基金會緊緊地把控在自己的手中,陳水扁對其辦事機構實施全面「綠化」。其中,把曾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的林文程安插為執行長,曾任民進黨「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時任「僑委會」副委員長的楊黃幸美,時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的董立文任副執行長,另一位副執行長蔡昌言則是「王系」人馬,其政治顏色也偏綠。
  「台灣民主基金會」成立後,秉承陳水扁的旨意,每年定期出版中英文版《中國人權觀察報告》,召開「全球支持中國及亞洲民主化大會」,舉辦「中國人權對話」系列講座,資助中國大陸的「人權組織」等。這些,都是在王金平同意之下才推動的。
  第二次「政黨輪替」後,雖然「台灣民主基金會」中的「政府代表」中的「外交部長」及「總統府秘書長」,已分別換上了國民黨籍的歐鴻煉和詹春柏,但卻未調整其董事會中的學界代表和企業界代表、「非政府團體」代表,仍是分別由蔡政文,黃茂雄、顏慶章和尤美女留任。於是,在中國國民黨已重掌執政權的政治現實之下,由國民黨人王金平任董事長的「台灣民主基金會」,卻仍然任由一群屬於泛綠陣營的學者把控其辦事機構,每年都拚湊出版一本充滿民進黨思維的年度《中國人權觀察報告》。而且,包括楊黃美幸等綠營人士利用基金會管道惡整馬政府,不僅主動找「自由之家」修理馬政府,還金援「藏獨」,並與「民運人士」金錢牽扯不清,甚至與古巴取得一定程度的聯繫。這些,均讓馬政府決策高層極為緊張,坦言「若不處理,美中台關係會出問題!」高層強調,馬政府推動兩岸和解,倘若私下金援「藏獨」團體,對岸恐誤以為台北祭出兩手策略,表面搞和解,私下卻又推動「藏獨」、「台獨」會讓兩岸「外交休兵」政策完全破功。因此,馬政府決定大力整頓「台灣民主基金會」的人事,把林文程、楊黃幸美撤下來。
  蔡英文上台後,先後由民進黨籍的「立法院長」蘇嘉全、游錫堃出任「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民進黨籍的徐斯儉出任執行長。徐斯儉調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後,廖福特接任執行長。現任執行長為黃玉霖。
  二零二二年七月底,「台灣民主基金會」積極參與邀請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的運作,嚴重傷害台海和平。八月三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公布「台灣民主基金會」為「台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
  在此背景之下,承認「九二共識」韓國瑜是否接任「台灣民主基金會」的董事長?這就成為極為棘手的難題。因為不排除賴清德會故意給韓國瑜「下絆子」,透過民進黨籍的副董事長亦即「外交部長」和執行長,推出各種旨在「宣獨」的「國會外交」活動,挾持韓國瑜。
  對此,筆者曾經在日前分析指出,韓國瑜如果是堅持承認「九二共識」的話,在「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會互選董事長時,還是棄選為好,讓民進黨籍的「當然董事」或民進黨按照政黨比例指派的董事,去「選個夠」好了。而其中也被國台辦點名為「頑固台獨分子」的吳釗燮,可能最有意願。
  但這樣就無法達成台灣當局成立「台灣民主基金會」的最重要宗旨:進行「國會外交」。因而韓國瑜根本無法推卸,只能是「硬著頭皮」接過這個「台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的董事長。
  有讀者朋友「突發奇想」地對筆者說,其實韓國瑜不但不應避選「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相反還應主動迎戰,有所作為,並「逆用」「台灣民主基金會」,與世界各國的「反獨促統」華僑華人團體進行密切的接觸交流,形成一個全球性的「反獨促統」的新高潮。
  這個主意當然是極佳,但可能會受到各種羈絆。因為韓國瑜的董事長是「掛名」的,「台灣民主基金會」的運作大權操持在民進黨當局「外交部」的手中,而且每年均領受「外交部」的一點五億元撥款。
  不過,韓國瑜還是可以像當年的王金平那樣,低調應對,盡量避免進行「踐踏紅線」的活動,並伺機進行有利於台海和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