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強大的對手, 做著屢敗屢戰的登月夢

  錯過月球軌道;卡在近地軌道上;墜毀在月球上;又錯過月球軌道;墜毀在太平洋裏;又錯過月球軌道;又墜毀在太平洋裏;再次墜毀在太平洋裏;卡在近地軌道上;發射失敗。
  這是前蘇聯前10次登月任務的最終命運。在史密森學會天體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編制的資料庫中,每一個成功登陸月球的航太任務背後,都可能記載著次數不等的失敗發射。
  到目前為止,麥克道爾資料庫展示的全球53次登月嘗試中,地球人vs重力(墜毀)的勝率不到一半(23比30)。
  但無論是出於對科學發現和航空工業發展的需求,還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或民族自豪感,全球主要國家都在瞄準月亮之上。截至2022年,已有90個國家在太空開展業務,更廣泛的太空競賽和國際合作,都迎來井噴期。
  除了中國和美國,在全球探月實力榜單上,還有這三個角色:俄羅斯、印度和日本。但令人矚目的進步,也都存在於預算吃緊和屢敗屢戰的掙扎之中。
  今年夏天以來,這三國剛好都發射了月球探測器,結果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俄羅斯:昔日王者落幕後
  現年90歲的米哈伊爾•馬羅夫,是前蘇聯早期登月任務中的知名航太專家。時隔近半個世紀,馬羅夫終於又見到自己的祖國發射登月探測器,他本人也參與了這次Luna-25(「月球-25號」)的登月任務。
  儘管在「載人登月」方面輸給了美國,但馬羅夫的後輩會永遠銘記,冷戰時期,前蘇聯在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並且在1961年讓尤裏•加加林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雖然前期失敗了十幾次,但前蘇聯最終成功讓探測器實現軟著陸,其月球車曾經在1970年首次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然而過去幾十年裏,預算的困境讓這個國家減緩了探索月球的步伐。登月任務一拖再拖。1988年和1996年發射的火星任務均以失敗告終。
  更尷尬的是,俄羅斯2011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火衛——土壤號」未能正常變軌飛往火星,僅僅停留於近地軌道並失控,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後來一項調查顯示,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在製造和測試方面節省了支岀,使用的電子元件尚未被證明能夠經受住太空的寒冷和輻射。
  8月11日發射的「月球-25號」,已經是時隔47年再次發射登月任務。並且俄羅斯志存高遠:和以往持續一周的月球表面任務不同,俄羅斯計畫讓「月球-25號」花費長達一年的時間研究月球表面成分。
  但昔日的王者又被迫經歷了一場重大挫折:8月19日,「月球-25號」因準備著陸前軌道時出現問題而失控並墜向月球。
  俄羅斯太空博主維塔利•葉戈羅夫指出,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可能忽視了一些技術警告,執
  意搶先於印度在月球南極著陸,而印度探測器在著陸之前繞月飛行了一段時間。
  失敗的消息傳來時,年事已高的馬羅夫直接住進了醫院。
  他對《莫斯科共青團員報》表示,希望能夠對墜毀事件背後的原因進行嚴格審查。「這也許是我看到我們的月球計畫復興的最後希望。」
  現在,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面臨一個艱難的決定:是重新再發射一遍「月球-25號」任務,還是暫時不測試著陸技術,轉向更富有野心的後續任務。如果俄羅斯重新發射「月球-25
  號」,這可能會導致「月球-26」,27和28號延誤更多年。
  除了預算問題,地緣政治也發生了變化。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美國家紛紛與俄羅斯切割航太合作。原本「月球-25號」上搭載了一臺來自歐洲航天局的Pilot-D地形相機,協助開發更精確的著陸系統。然而在俄羅斯發動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後,歐洲航天局決定把相機撤回,「冷眼旁觀」了這場失敗的登月。
  如果失去越來越多的太空合作,俄羅斯的航天器也難以更換來自歐洲的關鍵部件。「如果沒有更好的電子設備,你就無法真正在太空中飛行,或者至少無法在太空中飛行很長時間,」追蹤俄羅斯太空活動的RussianSpaceWeb.com 網站負責人阿納托利•紮克說,「他們在科技領域始終落後於西方。」
  在一片指責聲中,有些人認為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負責人尤裏•鮑裏索夫將丟掉自己的飯碗。但也有人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並沒有因為一場意外就快速罷免負責人的習慣。
  鮑裏索夫在一年前接替了前任負責人德米特裏•羅戈津的工作。後者因為前些年俄羅斯遭遇多起太空事故而備受譴責。在全球範圍內,俄羅斯靠發射衛星收集地球數據的生意,也被SpaceX等私營公司搶走很多,收入更加捉襟見肘。
  如今,羅戈津已經作為志願者參與了俄烏衝突,他沒有對「月球-25號」的失敗發表評論。
  印度:低成本彎道超車
  8月23日,印度的科學家們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還有成百上千萬人正盯著電視直播,觀看著陸器的四個銀色支點能否平穩落地——或者應該叫平穩落月。
  成功了。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羅爾的控制室爆發出一陣歡呼聲。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斯裏德哈拉•索馬納特驕傲地宣佈:「印度登上了月球。」
  在剛剛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印度,這是14億人翹首以盼的時刻。印度成為中國,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四個有能力登陸月球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月球的南極著陸的國家。
  以渲染民族情緒見長的印度總理莫迪表現平靜,他微笑著向工程師和觀眾們揮舞著一面很小的印度國旗。但他深知這一探月成就的意義。「這一刻召喚了印度崛起的命運,」莫迪在著陸後不久說道,「這一刻是新印度的勝利呐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印度在探月活動中,只是俄羅斯一個不起眼的合作夥伴。但由於俄羅斯火星任務連續失敗,印度只好被迫孤軍奮戰。
  更令人驚訝的是,按照2020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估算,印度此次發射的Chandrayaan-3(”月船3號」)任務僅耗資7500萬美元。雖然延後發射兩年成本會有提升,但多半也遠低於好萊塢太空電影《地心引力》(1億美元)和《星際穿越》(1.6億美元)的成本。
  印度同行的總預算也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相形見絀。2023年,NASA獲得254億美元的資金,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 )只有16億美元。NASA前局長布裏登斯廷強調,預算多反映了美國能提供「不同業務的能力」,包括把宇航員送到太空上長期生活,以及其他針對行星和小行星的任務。
  另有專家表示,印度可以通過複製和改造現有的技術來降低成本,同時也要歸功於印度的工程師收入只有其他國家同行的一小半。此外,在印度努力發展經濟的幾十年裏,印度科學家也發展出一種獨特的風格:節儉,又不張揚。
  許多人都聽說過,印度培養了許多理工科高材生,並且在矽谷佔據一席之地。但在印度國內的航空科研機構,主導人才都來自規模較小的工科院校。這些在登月任務成功後享受歡呼的科研工作者,通常會穿著極為樸素的襯衫和紗麗。
  當然,這也會讓印度政府必須回答一個常見的質疑:如果還沒能讓全印度人民過上小康生活,是否有必要把國家發展的重點放在太空上?
  不過隨著印度在國際舞臺上地位的提升,以及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這個問題似乎不再需要解答。登月的成就給印度民眾帶來巨大的喜悅和自豪感,也足以證明,資源的限制不一定會阻擋其獲取成就。
  經過十天的探索,在月球上行駛了100多米後,「月船3號」在9月2日進入睡眠模式。但之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沒能在預定時間(9月22日)重新與其建立聯繫。即便再也醒不過來,該機構也樂觀地表示,它將「作為印度的月球大使永遠留在那裏」。
  一次巨大的成功,已經讓印度著眼於更廣闊的未來。印度表示,雖然目前僅占全球太空經濟3860億美元中的2%,但它希望到2030年將這一份額增加到9%。
  10月17日,印度政府表示,印度計畫在2040年之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並在2035年之前建造一個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空間站。
  莫迪表示,印度「現在應該瞄準雄心勃勃的新目標了」。
  曰本:屢敗屢戰
  貴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已培養12名宇航員的日本可能沒有想過,自己想成功發射一個登月著陸器,怎麼就這麼難。
  去年11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月球探測器「好客」失去聯繫,登月任務中止;今年4月,私營公司ispace的登月任務也失敗了。7月,新的著陸器發動機故障引發爆炸,發射又推退到8月份,結果因為高空強風再次推遲。
  9月6日,日本終於成功把三菱電機開發的輕型小型航天器SLIM送入太空。在愛起綽號的日本人口中,這艘著陸器的名號是:月球狙擊手。
  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明年2月之前嘗試在月球著陸,並且有機會展示高超的精准著陸技術,計畫把距離目標地點的誤差控制在100米內。
  精准的登陸依靠的是日本先進的圖像技術。該著陸器使用基於視覺的導航來識別著陸點並避開表面的障礙物。這種技術會成為日本在太空競賽中的巨大優勢。
  發射8天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佈SLIM現已度過第一個關鍵運行期,這意味著
  其太陽能電池板、通信和其他系統運行良好。如果登月成功,日本也會成為前蘇聯、美國、中國和印度之後第五個能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特點是通過建造輕型著陸器來降低發射成本,並更頻繁地發射探測任務。SLIM發射時重量約700公斤,不到印度「月船3號」的一半。
  雖然日本還沒有成功登月,但日本人的登月時刻,可能已經進入最後的倒計時。
  到目前為止,已有14名日本人進入太空,總數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不過此前日本主要依賴美國和俄羅斯運送本國的12名專業宇航員前往太空或空間站執行任務。
  另外,日本還有2名太空遊客——2021年底,俄羅斯宇航員亞曆山大•米蘇爾金帶領日本
  億萬富豪前澤友作及其助手平野洋三進入國際空間站。現年47歲的前澤友作沒有透露12日太空遊的合同金額,但外界估計開銷在數千萬美元級別。
  今年2月,日本時隔14年又選出了兩名候補太空人,分別是28歲的外科醫生米田亞優和46歲的世界銀行職員迎訪理。他們將接受為期兩年的訓練,並且有機會加入NASA 「阿爾忒彌斯計畫」,成為真正踏足月球的日本人。按照日本公佈的時間表,他們希望在2030年前將一名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
  (田思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