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返月球的阻礙: 沒興趣,想去火星

  2023年8月10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太中心,一個黑色的錐形艙體旁,四名宇航員神情嚴肅地繞著它走過。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獵戶座」太空艙。作為美國登月計畫「阿爾忒彌斯2號」的成員,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年底,他們將乘坐這艘飛船,從這裏的卡納維拉爾角出發,踏上近百萬公里的地月往返之旅。
  這批宇航員不會降落到月球表面,他們將在月球軌道漂浮10天,在無數暗灰色的隕坑之上,欣賞到壯闊的「地升」。這一景象,只有24人親眼見過,全部來自美國。不過最近的一次,在51年前。
  前提是,一切順利。
  2017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提岀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畫」。2019年,前副總統彭斯誇下海口,要在2024年前讓美國宇航員再次踏上月球。然而,計畫的進展比領導人預計得更慢。由於燃料洩漏和火箭引擎故障,「阿爾忒彌斯1號」兩次推遲,直到去年11月才發射成功。
  「載人登月」是美國早已取得的成就。半個世紀後,這臺久未開動的機器重新運轉,似乎比想像的要困難。
  軍費的十分之一
  爬回登月艙前,尤金•塞爾南俯下身,在月球地表的塵埃上寫下女兒名字的首字母。這名「阿波羅17號」的宇航員留下了人類在月球上的最後一句話:「如果上帝保佑,我們將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來。」直到塞爾南去世,他的身份仍然是「登上月球的最後一人」。
  隨後的50年,登月似乎遠離了美國人的視野。這種遺忘,甚至給陰謀論留下了空間:「阿波羅計畫」未能複現,也許「登月」本就是一場騙局。
  但其實,重返月球,是一件困難的事。
  2018年,「阿爾忒彌斯計畫」公佈一年後,時任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裏登斯廷在採訪中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政治風險,我們已經回到了月球,甚至可能已經登上了火星。」他將「政治風險」解釋為「總統會變,國會會變,優先事項會變,預算也會變」。
  「阿波羅計畫」1972年結束後,美國在兩個節點都考慮過重回月球。1989年和2004年,前總統老布希和小布希都宣佈過重返月球的計畫,期限分別為2000年和2020年。父子倆的宏圖先後被繼任的克林頓和奧巴馬打斷。2010年,甘迺迪中心,奧巴馬否定了前任總統的偏好,表示「我們已經去過了」。他要求NASA制定一個新方案,在2035年前將宇航員送上火星。這次改弦更張讓7000名雇工丟掉工作,加上設備設計和製造的廢棄,一共浪費了200億美元。特朗普上臺後,NASA的目標又從火星換回了月球。
  太空專案的持續時間很有可能超過總統的兩屆任期,很依賴政策的連貫性。前宇航員克裏斯•哈斯菲爾德在太空服役過166天,他對此看得很透:「當總統談起若干年打算做什麼,只是說說罷了。」2016年,現役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在論壇Reddit上回答網友問題,表示最大的心願就是下任總統支持他把工作做完,「無論任務是什麼」。
  除了指揮棒來回搖擺,預算不足是NASA面臨的另一個難題。2023年,NASA的預算為250億美元,這筆錢還要分給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以及深空探測器等專案。2021年,NASA的報告估計,5年內「阿爾忒彌斯計畫」的總花費為930億美元,而美國2023年的國防預算約為8600億美元,接近10倍。
  由於技術進步,相比50年前的登月專案,「阿爾忒彌斯計畫」已經更省錢了。「阿波羅計畫」的成本換算到今天,將近2600億美元。預算不足不是因為貴,而是國會不願多批錢。NASA目前的經費占聯邦預算比例僅為0.5%,在上世紀70年代後都未超過1%,而在登月競賽白熱化的60年代中期,NASA的預算一度占到4.5%。
  更擔心小行星
  國會在給NASA更多投入上猶豫,背後是美國公眾對探月興趣的減弱。2023年6月,皮尤研究中心調査了超過1萬名受訪者,儘管70%的美國人認為美國需要在太空探索中保持領先地位,但在給每項太空任務的重要度打分時,只有12%的人認為NASA應該優先考慮「載人登月」,11%的人認為應該優先考慮人類登陸火星,支持度甚至低於2018年。
  保守心態佔據主流。60%的美國人認為最重要的事是監控太空,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65%的美國人表示,即使在資金充裕、技術可靠的情況下,自己對搭乘太空飛行器也不感興趣。而在「阿波羅計畫」時期,支持投資登月的美國人接近半數。
  「阿波羅計畫」能得到更多民眾支持,和冷戰氛圍有關。與前蘇聯針鋒相對的時刻,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決定完成一項「戲劇性足夠強」的太空任務,來證明美國依然能領導世界。第二年,美國萊斯大學,甘迺迪留下了他最有名的演講:「我們決定登月,不是因為它輕而易舉,而正是因為它困難重重。」
  NASA前首席歷史學家羅傑•勞尼烏斯將「阿波羅計劃」總結為「一項政治任務」。超過40萬人參與專案,是如今NASA雇員的20倍。「最低限度可行」是當時的工程標準,所有工作的目的是最快將人送上月球,而不是更省錢,或者建立一個可持續的供應鏈。
  因此,當NASA在70年代後將重心轉移到太空梭和空間站後,巨型火箭和載人登陸器的圖紙也被封存。36層樓高的「土星5號」火箭退役,預算削減後,為這些設備提供部件的廠商也停止生產。上一代的工程師退休,新的技術人員要重新理解過去的設計。《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幅傷感的圖景,羅馬的宏偉建築遺跡尚存,但後人已經忘記如何去複現。
  而如今,美國打算做的事,也許能回答「羅馬是否衰敗」這個問題。
  2015年,前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站上了國會聽證會,46年前,他緊隨阿姆斯特朗,第二個站上月球。他將「美國的領導力」形容為「持續地做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事」。「登月是不夠的,其他國家很快就會迎頭趕上,」奧爾德林說,「要將旗幟插到火星上。」
  2021年,美國領導層更替,特朗普的登月討劃被拜登保留。
  時速3萬公里,隔熱罩外的溫度達到2700度,2022年12月,從月球返回的「獵戶座」急速穿過大氣層。三個降落傘完美彈出,飛船平安落在海面上。「阿爾忒彌斯1號」無人繞月飛行順利完成。
  鏽跡在脫落。這臺機器還能全速運轉嗎?全世界都好奇。
  (佘濟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