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退役軍官力促兩岸通航

  1992年1月,集美航海學校(今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原副校長盧振乾赴臺探親期間,與臺灣航運、港務、海軍、學術等各界重要故舊重逢。敘舊時,盧振乾提出研討兩岸海上通航的構想,立刻得到大家的贊同和積極響應,從而促成了後來廈門、福州與高雄海上試點直航。
  盧振乾是什麼人?為什麼在臺灣航運界有這樣的號召力?他在兩岸又是怎麼遊說的?2007年4月,我釆訪了時年88歲高齡的盧老先生,聽他講述這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
  馬尾海校少年同窗共同佈雷阻擊日艦
  盧振乾是福建連江人,他在兩岸航運界說話有人聽,與他馬尾海校畢業背景以及在國共雙方海軍的軍旅生涯有關。
  從清代起,福州馬尾港就是中國的一個海軍基地。1936年5月27日,盧振乾考進國民政府在這裏辦的馬尾海軍學校,為第九屆航海班。
  那一年,馬尾海校招收年齡正好14歲的學生。學生經各省保送,到南京參加招生考試,由國民黨海軍總司令、福州人陳紹寬親自主考、面試,錄取100名。
  據盧振乾回憶,馬尾海校採用英國皇家海軍管理模式,非常嚴格、保守。用餐要排隊,學生皮鞋不刷乾淨、上衣的銅扣不擦乘涼鋥亮就不能岀校。在海校,盧振乾因成績最好,年年當班長,與一批同學成了好友。同學們都喊他「老班長」。
  進校的第二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福州尚未被日軍侵佔,盧振乾和其他同學在海校讀完8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國民黨海軍佈雷隊。他們到湖南沿江布水雷;阻止日軍乘船沿江西進,後來又在福州閩江口一帶佈雷。
  抗戰勝利後,時任國民黨海軍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帶上副官盧振乾,先到廈門接受日本駐廈海軍投降,後又接到命令,乘機動船返回福州招兵,然後開往臺灣,接受日軍駐臺海軍投降。由於盧振乾小時候在教會學校讀過書,英文特別好,他在臺灣又接到命令趕回南京,被派往青島海軍訓練團工作,負責與美軍顧問團聯繫。
  盧振乾說,「我是抗戰勝利後最早去臺灣的,結果,惟獨我被調回大陸,其他戰友、同學就留在了臺灣。」
  解放戰爭期間,盧振乾參加起義,被編入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任第六艦隊旗艦「廣州」號艦長,司令員是張愛萍。盧振乾後來從大連轉業到地方,回到福建,任集美航海學校副校長。
  「老班長」提議通航臺灣同學戰友均贊同
  盧振乾在臺灣關係多,他的母親、哥哥、弟弟都在臺灣。
  上個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盧振乾在馬尾海軍學校讀書、在國民黨海軍服役,也有很多同學、學生到臺灣,有的在臺灣海軍服役,有的在臺灣一些航運、港務單位擔任要職。他們退役或退休後,分別擔任海運、船長、港務等學術團體負責人的職務。
  因為有這個條件,1992年1月,盧振乾經香港轉赴臺灣探望老母親。他在臺灣的同學、戰友知道了,都登門看望這位「老班長」。有一位同學池孟彬,曾任臺灣海軍副總司令,退役後擔任臺北海運研究會理事長。另一位同學陳鳴錚,原任臺中市港務局局長,卸任後,擔任臺灣港埠協會理事長。「還有一些校友是退役的臺灣海軍高級將領,也親自到我住的地方來看我。」其中臺灣「國軍」原參謀總長劉和謙上將曾是盧振乾在青島海軍訓練團的學生,也請盧振乾吃飯敘舊。
  盧振乾說:「我們回憶起當年在大陸同窗、共同參加抗戰的往事,想到現在天隔一方,不能直接往來,不禁老淚縱橫。」
  這時,盧振乾想起了久藏心中的一個願望,說:「兩岸都希望能夠通航,官方不通,學術界可以先在一起討論、促成呀!」
  這一建議,立即獲得在臺灣這些同學、戰友的贊成。通過他們的引薦,他拜訪了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船長公會理事長等人,也獲得了支持。
  盧振乾說:「我去臺灣最難忘的事,是在接觸同學、學生的時候,發現他們對兩岸直航非常熱心。雖然通航涉及到官方的決策,無法自作主張,但是,他們都千方百計想辦法說服當局同意。」
  兩岸業者首次聚會達成技術性共識
  從臺灣回到廈門,盧振乾先後向市政府、國家交通部以及解放軍海軍報告了他在臺灣提出的這一建議和反應,得到各方的肯定和支持,認為這是一件大好事。盧振乾在臺灣的同學、學生、戰友,也利用他們在業界的地位和關係,向當局陳情,也被採納。兩岸都認為,海上通航是好事,有必要研討。
  1992年9月26日至28日,以海峽兩岸海上通航為主題的首屆海峽兩岸.海上通航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兩岸港航界人士40多年來首次相聚在一起,探討海上直航的經濟價值和可行性。其中臺灣代表40多人,超過原來邀請人數的一倍。參加會議的,就有盧振乾同學池孟彬、陳鳴錚等一批臺灣港航界的知名人士。
  盧振乾在會上發言說:「我長期在海軍服役、在航校教學,對兩岸海上通航有最深刻的認識。我第一次去臺灣探親,只能從香港轉,不能直接過海。無法通航,兩岸的船舶只能經日本石桓中轉,非常不便,希望兩岸港航界結束互不往來的局面。」
  盧振乾的發言,得到了與會代表們的熱烈反響。
  這次會議收到的論文涉及了船舶營運、船舶檢驗、通訊導航、海上救助、海事糾紛、港埠規劃等方面。代表們在總結海上通航的歷史、現狀和存在向題之後,對海上通航的必要性和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主要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肯定直航對兩岸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認為兩岸經濟互補性已進一步加強,為適應形勢需要,應儘快實現直航。
  第二種意見認為,海運並不一定非直達不可,而要根據「運輸價值」來確定直航與否。兩岸海運經營資料不足,航運界無從忖度直航利弊。
  第三種意見也肯定直航將給臺灣帶來轉口貿易,但認為直航涉及政治問題,宜釆取變通辦法。即允許兩岸一些航運公司,以懸掛方便旗的船隻直接往返兩岸指定的港口,待時機成熟後,再解決攬貨、代理、碼頭使用優先權以及投資等問題。
  儘管會上的意見不甚一致,但會下一些臺灣代表對直航的期待之情溢於言表。
  原臺中市港務局局長、臺灣港埠協會理事長陳鳴錚參觀廈門東渡港時,掏出一張臺中港的照片說:「臺中港14號泊位已被規劃為直航的專用泊位,隨時可通!」
  臺灣輪船公會理事長田玉祥經營高雄-金門航線,他說:「大陸航線潛力很大,我早就想做了。直航後,我們船隊馬上就可以從金門開到廈門!」
  兩岸代表還就保證直航順利安全的一些技術性問題進行溝通,達成共識:
  海事仲裁方面,建議採用區際法律衝突原則,處理直航後漁船碰撞、海損、船舶驗證、行業競爭等事務。
  海上救助方面,希望兩岸船東、保險人、救助人在進行海事救助時,應直接進行通信,聯絡,必要時釆取聯合行動。
  船舶檢驗方面,建議兩岸分別授權給中國船級社和臺灣「中國驗船中心」,相互委托,代理船舶檢驗與發證業務。
  通訊導航方面,贊成撤除臺灣管理燈塔上對大陸方向裝置的遮蔽光弧,選擇適當地點增設導航臺,擴大海區覆蓋面並提高定位精度,共同規劃臺灣海峽航標建設,交流航標動態和航道港口資料。
  聽到這些共識,盧振乾感歎道:「其實,兩岸的港航界早有恢復通航的意願,只是沒有人從中牽線,無法就技術性問題進行研討、磋商。」
  從研討轉為實務閩臺終成通航要港
  1994年1月,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通航學術研討會在臺北召開,盧振乾也應邀參加了。會前,在臺灣的同學帶他去基隆、臺南等地參觀港口。國家交通部、廈門市港務局也派人以學術團體名義參加會議。雙方交流非常融治。經過幾次研討、磋商,兩岸港航界達成了多項共識,兩岸海上通航終於水到渠成!
  1996年8月20日,國家交通部宣佈福州、廈門兩港為大陸與高雄港集裝箱班輪定點直航的試點口岸。以此為開端,推動兩岸冋直接「三通」的進程,為以後兩岸民間航運界的互訪、實地考察、商定通航事宜提供了依據。
  1997年4月19日,廈門輪船總公司貨輪「盛達」號從廈門港直航抵達高雄港,成為1949年兩岸海上直航被人為中斷以來的首航,標誌著福州、廈門兩港與高雄港之間的集裝箱班輪試點直航正式啟動。當月,臺灣長榮海運「立順」號貨輪也從高雄首航廈門港。
  儘管這種直航只能載運轉口貨物,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航,但畢竟標誌著兩岸打破了近半個世紀的隔絕,恢復了海運往來。據測算,廈門與高雄海上直航航程16個小時,比未通航縮短一半。兩岸貨船從原先必須繞經第三地中轉費時三四天,銳減為當天就可抵達對岸,平均運輸成本減少40%左右。
  從2001年1月2日起,廈門、福州馬尾、泉州石井、漳州、莆田湄洲、寧德先後與金門、馬祖、澎湖這三個離島實現海上客貨運直航。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正式啟動,福建一批貨輪從廈門、福州、泉州三地分別開往高雄、基隆、臺北、臺中、安平等港。自此,福建成為大陸惟一的兩岸多種通航模式的省份。
  採訪盧振乾時,他認為,在兩岸交流往來方面,歷來都是大陸主動。「兩岸通航,靠我們去推動,這就要有一個挑頭的。」有開頭,就好辦,廈門第一屆研討會就開了一個好頭。沒有廈門的第一屆,就沒有臺灣的第二屆。有了兩岸業界、學術界的研討、磋商,才有了後來的試點直航。
  盧振乾和他在臺灣的同學、戰友,就是兩岸海上通航的挑頭人。2012年3月9日,這位93歲的挑頭人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但是,他在兩岸海上通航所起的作用鮮為人知。可以說,如果不是以盧振乾為主的國共海軍退役軍官挑頭力促,兩岸通航的時間就有可能延後。
  (蔡國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