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融入歷史記憶的人民之歌——劉熾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親自指揮並演唱過他創作的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等經典影片都流淌著他精心譜寫的優美旋律,《祖國頌》《阿詩瑪》等作品都留下了他傾心創作的痕跡……他就是瀋陽音樂學院的知名校友(延安魯藝音樂系第三期學員),曾任東北文工團音樂部主任、東北魯藝音工團作曲兼指揮及遼寧歌劇院副院長、藝委會主任等職的著名作曲家劉熾。他創作的每一部作品都堅持將政治性、人民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譜寫的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成為影響幾代中國人的音樂經典。
  「大魯藝」裏的「小學員」
  延安時期是劉熾創作的起點,他曾說:「我的老師冼星海的教導、人民音樂的滋養,喝延河水、吃小米飯,把一個童工培養成一個作曲家。」1936年,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不久,革命還處於低潮,劉熾毅然奔赴延安。1939年,劉熾報考延安魯藝音樂系,由冼星海親自面試。那時,劉熾已經是抗日人民劇社的主角、舞蹈班的領舞、歌詠隊的指揮,面試時劉熾唱了《槍口對外》《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劉熾回憶說:「當時我並不膽怯,唱時按感情走,歌沒唱完,冼星海就說,『行了,你考上了』!」劉熾一時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冼星海老師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魯藝,劉熾進入了一個嶄新奇妙的藝術境地。他身上民間音樂的積累和新學習的作曲知識一碰撞,便爆發出了藝術的火花。劉熾的第一首習作《陝北情歌》,此曲有秦腔眉戶的元素,有陝北民歌的風格,冼星海老師覺得新鮮,所以批上了個「好」。第二首習作是兒童歌曲《響叮噹》,上面的批語是「很好」。第三首習作是混聲二部合唱《打場歌》,冼星海老師的批語更是熱情洋溢:「非常好!希望它傳遍全國。」這使劉熾更加堅定了要幹一輩子作曲的志向,從此劉熾便走向了通往中國新音樂的道路。
  雖然只經過短短一年的規範化、系統化學習民族民間音樂,卻觸發了劉熾許多新的思考。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要從「小魯藝」走向「大魯藝」,就是從魯迅藝術學院走向人民的「汪洋大海」,走向民族、民間藝術的「汪洋大海」。劉熾認為,要深入到人民大眾中去,寫的作品老百姓要聽得懂、要愛聽,你唱的、你演的他不喜歡、不愛聽,即使聽懂又有什麼用呢?要讓老百姓得到文藝享受,還要引起大家的共鳴。
  延安附近的民歌並不太豐富,劉熾便在山道上,騎在驢背上記錄綏德、米脂腳夫唱的民歌。在米脂縣,劉熾記錄名藝人常毛兒用嗩呐吹奏的《鳳鳳鈴》,後來那悲壯的旋律被改編為《哀樂》;在吳堡黃河的渡船上,劉熾與關鶴童記錄了老艄公「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的豪邁放歌,這才有了後來的《黃河船夫曲》;在佳縣,劉熾採集了山西民歌《撿麥穗》,後來用於歌劇《白毛女》楊白勞的一曲《十裏風雪》。1943年秋,劉熾從延安步行300多裏到駝耳巷,拜杜興旺師傅學習道情(曲藝的一種,用漁鼓和簡板伴奏),而後才有了那一曲《翻身道情》的傳世。抗日戰爭勝利後,挺進東北,劉熾又熱情地收集東北秧歌、二人轉和雙城皮影戲音樂,特別是後者為歌劇《火》的創作提供了很好的音樂素材。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聽曲藝、學曲藝;去新疆收集《十二木卡姆》;到江西採集大餘採茶戲、贛州民歌、興國山歌;赴雲南,記錄花燈戲、少數民族的民歌……他所收集的民間音樂、戲曲音樂、宗教音樂有3000多首,經他仔細分析整理的就有200首。劉熾的成長和創作離不開民族、民間,離不開人民的藝術,也離不開在延安魯藝接受的專業音樂訓練和培養。
  譜就經典電影歌曲的旋律大師
  解放戰爭時期,劉熾來到東北文工團,與東北電影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結下了不解之緣。1956年,長影決定拍攝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影片《上甘嶺》,導演沙蒙找到劉熾,請他為影片作曲。劉熾查閱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二月裏來》《草原情歌》《五哥放羊》《康定情歌》《小河淌水》《對面山上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小放牛》中選出歌曲反復聽,仔細揣摩,唱累了用笛子吹,吹累了又唱,分析它們的旋律、情趣、節奏特點、語言性與矛盾性的統一、曲式結構、調式調性的規律……最後從《小放牛》和《盧溝問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種子,成為電影插曲《我的祖國》開始的前半句,一條大河的旋律從劉熾筆下流淌出來。
  《我的祖國》就像一條生生不息的大河,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心間。這首歌曲出現在影片中一個重要節點上,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並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愫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強大的愛國主義力量。《上甘嶺》的導演沙蒙說:「即便以後《上甘嶺》這部電影不再演了,但仍有人會唱這首歌,想起抗美援朝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守陣地、頑強戰鬥的場景。」劉熾回憶自己的創作歷程時說:「《我的祖國》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在歌曲創作前,我首先從調查研究入手,用調查研究得來的人民喜愛的歌薰陶自己、營養自己,使自己在音樂審美感上盡可能地接近人民。」
  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的代表作《英雄兒女》完成於1956年,其插曲《英雄讚歌》亦由劉熾作曲。劉熾譜曲時把他1940年在內蒙古大草原收集民歌時,一位蒙古族老媽媽唱過的一首民歌《巴特爾陶陶乎》和大提琴曲《黃昏的景色》旋律聯繫起來,其中歌頌英雄的壯麗畫面與情景作為《英雄讚歌》的旋律「種子」,以深沉而寬闊、優美而燦爛的音調,緊扣英雄人物大無畏的氣概。
  2019年,《我的祖國》《英雄讚歌》和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大型紀錄片《祖國頌》主題曲《祖國頌》均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
  為祖國和人民而創作的藝術家
  祖國、人民、中華民族是劉熾永恆的創作主題,他用民間音樂將三者緊緊地串聯在一起。正如劉熾自己所說:「民間音樂是人民大眾自己用以反映他們的生活思想與情感的,研究它不僅能使我們瞭解人民大眾昨天與今天的生活情形,也可以使我們知道人民大眾在音樂上的趣味與要求。」
  1945年,劉熾隨東北幹部團從延安出發,橫跨五省,來到遼寧瀋陽,擔任東北文工團音樂部主任,開展了許多音樂活動,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培養了大批的音樂工作者。他指揮了關外第一場《黃河大合唱》的演出,在長春城外戰壕裏教唱《鋼鐵部隊進行曲》(後來成了第三十八軍軍歌)。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反映「土改」的歌劇《火的燃燒》《工人大合唱》《生產忙》等作品,在東北地區廣為流傳,在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劉熾一生創作了14部歌劇、上千首歌曲、多部器樂曲,以及舞蹈音樂、話劇音樂、廣播體操音樂等。在他的歌曲旋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角色的人民群眾形象。他以煤礦工人、紡織女工、鐵路工人為題材創作出大量的礦歌、廠歌、校歌,如以普通農民為題材創作《運鹽去》《翻身道情》等,以士兵為題材創作《鋼鐵部隊進行曲》《攻大城》等。在創作《工人大合唱》時,為了更真實地表現工人階級工作及生活情景,劉熾深入哈爾濱紡織廠、機床廠等一線采風,鮮活的生活體驗給予他靈感,於是才有了這首「表現新的工人的第一部作品」(呂驥語)。劉熾認為,給少年兒童進行美育教育、音樂教育是一個人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為此,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給少年兒童寫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英雄少年》……他創作的歌曲陪伴了一代代兒童、少年。
  「一個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性格和人格的逐步純淨和完善,不斷地追求,創造著真善美,並把它奉獻給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我認為這才是灑脫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真正的藝術家。」這是劉熾為紀念郭蘭英從藝60周年寫的《論郭蘭英現象》中的一段話,這也是劉熾文藝生涯的真實寫照。
  (趙恒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