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提四點建議 優化板障堂區營商環境

  【本報訊】民建聯發佈「優化板樟堂營商環境調研」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多數受訪商戶對整體環境滿意度屬一般或偏低,普遍面臨客流量不足、租金成本高和同行競爭激烈、基礎設施落後等經營挑戰,民建聯提出四點改善建議,包括強化街區美化、改善環境與設施、扶持商戶輿政策優化以及活化社區行銷,期望通過政府與商戶的合作,持續投資城市美化和商圈活力建設,並透過官商協作,建立「有特色、有活力、有保障」的社區。
  新聞發佈會昨日假民建聯綜合活動服務中心舉行,民建聯理事長李良汪、常務理事唐可嵐、理事談兆鵬、譚梓濠、洪竣鋒等出席,介紹有關詳情。
  唐可嵐表示,就今次調查,民建聯提出幾點改善建議,一、強化街區美化。融入澳門歷史文化元素,進行常態性美化,結合世界遺產、傳統節慶或特色IP,打造文化吉祥物、AR互動體驗。鼓勵商戶參與立面美化,政府提供設計補助或與藝術家合作,推動彩繪壁畫、歷史影像牆等,提升街景文化深度。
  二、改善環境與設施。優化主要街區入口,設置歷史建築風格導覽圖,增設葡式照明燈柱、非遺圖案垃圾桶,提升夜間安全輿文化打卡點;推動營地街市重建,增設停事場與社區共用空間,紓解停車壓力。三、扶持商戶輿政策優化。提供外觀裝修補助,協助小微商戶改造店面(招牌更新外牆翻新);支持小販經濟轉型,放寬商品範圍(文創產品、傳統糕點),吸引年創業者;試點特色文化市集,展現本土文化,結合景點打造濟與文化雙效益。四、活化社區行銷。舉辦特色節慶活動,延長夜間營業輿藝文表演;開發AR導覽系統,串聯歷史建築輿店鋪,提升遊客停留時間與消費意願。
  唐可嵐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板樟堂作為澳門重要的歷史與旅遊商圈,雖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其中玫瑰堂為世界遺產之一)及穩定的商戶群體,但在吸引客流、完善基礎設施和提供經濟支持等方面仍需改進。未來,期望通過政府與商戶的合作,持續投資城市美化和商圈活力建設,不僅能在短期內改善營商氛圍,更可為社區帶來長遠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透過官商協作,建立「有特色、有活力、有保障」的社區,不僅能提升居民和遊客滿意度,也將使研究的區域成為人人嚮往的消費與休閒熱點。
  李良汪表示,近年旅客數字持續上升,已恢復2019年的水準,但旅客集中部分景區景點,其實周邊街巷亦歷史文化底蘊,值得遊覽,或因始終缺乏措施引流,旅客經過周邊街巷時就過門不入,造成周邊商戶及社區經濟未能受惠,期望透過今次調查以及收集總結的意見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後續推動商業環境優化、社區經濟發展等工作提供決策參考依據,避免因商戶倒閉影響家庭就業與區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