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海峽論壇表達兩岸交流心聲 推進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的道路前進

  【香港中通社廈門6月16日電】仲夏時節,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如期舉行。連日來,多位臺灣嘉賓在論壇期間發聲,表達臺灣社會反對「台獨」,支持兩岸交流合作的心聲。
  「海峽論壇身為兩岸民間的溝通平臺,過去十六年來,在促進兩岸人民深入交流,穩定兩岸和平發展上,對兩岸關係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個人要在此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謝意。」首次參加的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直言,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與交流,是無法中斷的,任何政治力量都無法打壓或阻止。
  臺灣媒體人翟翾同樣是海峽論壇的「首來族」。過去一年,翟翾經常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在大陸旅遊的見聞,收獲許多兩岸網友好評。她向記者表示,作為一線媒體工作者,有責任把大陸真實一面帶給更多臺灣同胞,讓他們知道,大陸與綠營口中所說的不一樣。
  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到訪大陸之際,在臺灣年輕人中擁有高人氣的臺灣網紅「館長」結束為期6天的大陸之旅,並表示這趟旅行讓他改變了對大陸的認識,引發兩岸輿論熱議。
  近期還陪同家人在中原尋根的翟翾認為,大陸怎麼樣,與其偏信一面之詞,不如親自過來走走看看。只要願意睜開眼睛、豎起耳朵,過去一些錯誤觀念自然就能破除。也歡迎更多臺灣年輕人走出「同溫層」,多來大陸,相信一定會不虛此行。
  今年初,臺陸委會宣稱,有三名臺灣民眾因持有大陸身份證件,已注銷他們的臺灣身份。早已在大陸紮根的臺灣青年李東憲,就是這三人中的一位。
  「民進黨當局迫害推動兩岸交流的人士,就是為了製造『寒蟬效應』,讓在大陸發展的臺胞感到害怕。」李東憲說,最近有民調顯示,不支持兩岸交流的只有個位百分比,反映了臺灣真實民意。民進黨當局打壓限縮兩岸交流的種種行徑已引起越來越多臺灣民眾的反感。
  目前擔任中國統一同學會執行會長的李東憲,自2016年以來,每屆海峽論壇都不曾缺席,並利用這一平臺,為臺青登陸求學工作提供幫助。面對「綠色威脅」,他強調不會因此而退縮,反而要更加積極參與兩岸交流,為兩岸統一添磚加瓦。
  作為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海峽論壇受到臺灣各界廣泛關注,也因此受到民進黨當局「膝跳反射」式地限制和打壓。不久前,臺陸委會稱,禁止公務機關人員通過任何形式參加海峽論壇相關活動,不建議地方政府人員出席,勸阻臺灣民眾參加。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受訪表示,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違背兩岸關係發展大勢,暴露出內心恐懼,生怕兩岸越走越近,完全是「台獨」意識形態作祟。
  今年臺海形勢雖然更加嚴峻複雜,兩岸交流受到的限制更甚以往,仍有超過7000名臺胞衝破封鎖跨海參會,為海峽論壇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張文生認為,這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無法割斷,更非「台獨」勢力可以抹殺。海峽論壇等兩岸品牌交流活動持續熱絡,有利於兩岸人民聯起手來反對「台獨」分裂,推進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的道路前進。
  「眼見為憑,腳踏實地。」臺灣原鄉人文化工作室執行長張鈞凱用八個字,道出了兩岸交流的真諦。他表示,來大陸看一看,感受一下,至少可以驗證大陸與臺灣政治人物、媒體名嘴所說的是否一樣,邁出最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