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主任宋濤見馬英九 強調兩岸人民「越走越親」

  【香港中通社寧德6月17日電】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17日在福建寧德會見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宋濤對馬英九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並強調兩岸人民「越走越親」。馬英九引述民調表示,臺灣主流民意支持兩岸民間多往來,多交流。
  馬英九一行17日來到福建寧德,上午至下黨鄉見證大陸鄉鎮脫貧成果,下午前往新能源企業寧德時代參訪,當晚與宋濤舉行會面。與會者包括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及「大九學堂」學員。
  宋濤在致詞中歡迎馬英九一行前來,並提起在下黨鄉、寧德時代的行程表示,「我想大家對大陸新農村的建設和科技產業的發展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宋濤強調,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應該常來常往走親走近,「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人,多到大陸來走一走看一看,親身體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更深刻地感悟兩岸命運與共」。
  馬英九致詞時表示,每次訪問大陸,都能感受到大陸民眾的熱情,福建對臺灣人毫不陌生,這幾天在福建,體會到大陸在推動兩岸交流上的用心。
  馬英九特別提到下黨鄉時說,新農村建設是大陸「扶貧計畫」的開創試點,習近平總書記讓近億大陸人民「脫貧」,是古今中外罕見的成就,也是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貢獻,令人深感敬佩與感動。
  馬英九強調,無論外在環境與形勢如何變化,在「九二共識」以及「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可以大步攜手向前行;過去兩岸曾經簽署23項協議,廣泛涵蓋各個層面,「可見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政治現實」。
  馬英九引述臺灣民調指,多數民眾支持兩岸民間多往來,多交流,即使是陸委會委託所作的民調,支持兩岸繼續交流的臺灣民眾也超過八成,「這就是臺灣的主流民意反映活生生的現況」。
  14日,馬英九率臺灣青年第四次訪問大陸,此次行程覆蓋福建、甘肅兩省。結束寧德行程後,馬英九一行預計前往福州,未來還將到甘肅敦煌參加「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等活動。
  參訪寧德時代馬英九感歎中國技術「翻身了」
  香港中通社6月17日電: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17日參訪大陸新能源公司寧德時代。聽到美國公司希望獲得中國企業寧德時代授權的技術,馬英九感慨中國技術「翻身了」。
  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學子第四次訪問大陸,是其首次前往福建,17日來到寧德。結束上午在寧德下黨鄉行程後,馬英九一行下午至寧德時代總部以及湖東基地廠房參訪。聆聽講解員解說時,馬英九對大陸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成果展現濃厚興趣,也自嘲「這個領域我一竅不通」。
  看到孫中山先生向美國方面提出技術支援的檔時,馬英九先是眼前一亮,而後瞭解到一百年後美國福特公司反過來向寧德時代表示「希望獲得技術授權」,馬英九感慨中國人的技術「翻身了」,引得身邊眾人讚同。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特別向馬英九說明寧德時代電池的實際應用場景,可以解決傳統柴油動力船隻空氣污染問題。解說員隨之以臺灣日月潭遊艇舉例,表示期待日月潭遊艇都可以裝上寧德時代的電池,馬英九則笑著問「你們已經在訂客戶啦?」
  寧德時代為大陸電池及新能源技術領銜企業,其研發生產的電池覆蓋車輛、飛機、船隻等領域,累計銷往66個國家及地區。統計指,2024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全球市佔率第一,儲能電池出貨量第一。
  馬英九訪福建寧德下黨鄉見證脫貧成果
  香港中通社寧德6月17日電: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同中共中央台辦、中國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17日深入福建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見證鄉鎮脫貧成果。馬英九並以「饒有古意」形容當地保存完整的特色建築聚落。
  馬英九一行16日結束廈門訪問行程,17日轉往寧德,上午來到下黨鄉。馬英九依序走訪古蹟鳶峰橋、當年召開扶貧工作會議的小學會場、派出所、鄉政府舊址、「難忘下黨主題館」等景點。
  在聽取導覽員講解下黨鄉脫貧建設的過程中,馬英九頻頻點頭示意。期間有記者詢問參訪感受,馬英九則回以「饒有古意」稱讚。
  據介紹,下黨鄉位於閩東大山深處,是寧德市壽寧縣最邊遠的山鄉,曾是閩東四個特困鄉之一,曾因偏遠封閉,而被戲稱為壽寧「西伯利亞」。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電、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下黨是福建當時唯一的「五無」鄉鎮。
  30多年間,經過一系列脫貧攻堅建設,曾經「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的下黨,如今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實現全鄉脫貧,也成為展示脫貧攻堅成就和鄉村振興新成果的「中國窗口」。
  馬英九率臺灣青年14日至27日赴福建、甘肅出席活動並參訪。當天參訪下黨村後,馬英九一行前往寧德時代總部,之後預計轉往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