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主辦的「中國—葡語國家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研修班」於昨日在澳門旅遊塔舉行結業典禮暨證書頒發儀式。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季先崢表示,去年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經貿合作行動綱領(2024-2027)》,其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方面,各方達成四項重要共識:一是重申交通、資訊通信、電力和水利等基建領域的重點合作方向,支持論壇與會國企業採用投建營一體化等模式參與建設;二是鼓勵有意願的論壇與會國開展合作,支持提升通信網絡水準、開展5G合作;三是鼓勵論壇與會國企業開展自然資源投資合作;四是論壇與會國將繼續依託在澳門舉辦的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開展深入合作。研修班通過多元教學提升學員專業能力,中葡論壇將繼續舉辦更多活動促進對葡語國家全方位互利合作。
季先崢表示,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常設秘書處也將繼續舉辦和參加各類會議展覽,組織出訪交流,開展專題研修班等活動,與相關各方共同促進對葡語國家全方位互利合作。而秘書處下半年將舉辦數字經濟研修班及傳統醫藥研修班。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韓蔚致辭表示,本次研修班承載著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相連相通的使命,旨在為學員提供具備前瞻性與務實價值的知識體系,同時搭建一個經驗共用、思想交流的戰略平臺。研修班精心設計了多元課程,涵蓋中國大型基建專案成功經驗分析,ESG原則與可持續基建投資融合實踐,和智慧城市創新與生活品質提升等前沿議題,力求為各位專業人士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紐帶,始終致力於推動多邊協作發展。本次研修班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友誼與信任的橋樑,印證了攜手共建高質量基礎設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景。
學員們普遍認為,通過研修班的學習和交流,他們不僅對中國內地和澳門在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收穫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他們相信,這些收穫將能夠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上,為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共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本屆研修班為期兩周,於6月5日至19日在澳門舉辦,吸引了來自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及澳門的16名相關領域官員、技術員和機構高管參加。
研修期間,學員們深入考察了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及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圍繞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平臺的作用、中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及其成功因素、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資等專題進行講座學習及交流。此外,學員們還參加了「第十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和「中葡基礎設施合作高品質發展平行論壇」等活動。
此次研修班的舉辦,有助於增進葡語國家對中國內地和澳門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瞭解,加深他們對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臺作用的認識。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內地、澳門與葡語國家在基建領域的交流合作,挖掘合作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