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於6月18至22日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澳門館設於5A.B20展位,展出近300本澳門最新出版物。
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支持,澳門文教出版協會、澳門出版協會聯合主辦,文化公所、澳門啓元出版社承辦的澳門館開幕式於6月18日上午11時舉行。中央港澳辦七局副局長徐露穎、澳門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梁潔芝、澳門文教出版協會會長林發欽、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軒莊、南方出版傳媒副總編輯蕭宿榮、廣東人民出版社總編輯黃少剛、澳門口述歷史協會理事長江淳、文化公所總經理趙香玲等擔任主禮嘉賓。
開幕活動上,文化公所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澳門館開幕式發佈新書《百年澳門——明信片裡的城市記憶》。文化公所與廣東人民出版社舉行《烽火忠魂:澳門抗戰人物志》簡體版版權簽約儀式
林發欽開幕致辭表示,澳門文教出版協會已經連續多年攜手澳門的出版企業、專業社團和優秀作者參加書展,透過搭建澳門館,舉辦系列推廣活動,深入展示澳門在歷史、文化、教育、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圖書和多元魅力。這些圖書凝聚了澳門作者的智慧結晶,記錄了澳門中西交融的城市風貎,展現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下澳門社會的多元活力和文化創造力。
今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澳門館的設計以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遺二十週年為主題,精選承載歷史建築影像的明信片與特色出版物,呈現澳門的斑斕魅力與深厚底蘊。相較於傾向市場化出版展示的路徑,澳門館的策展更具政策引導與歷史敘事色彩。澳門在參與書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主題策展為核心策略,強調文化敘事的象徵性表達。每年參展主題緊扣重大歷史節點與國家發展戰略,從「澳門回歸二十周年」到「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再到今年的「申遺二十周年」和「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通過紀念文獻與地方性出版物的集中發佈與展示,推動地方歷史資源轉化為文化傳播資產,使「澳門經驗」得以在國家級平上發揮作用。視覺設計強化與配套活動協同,形成「可觀看、可解讀和可共鳴」的傳播效果。
澳門參與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的歷程,展現了一條由圖書展示走向文化敘事,由地方表達邁向國際傳播的發展路徑。未來將深入推進澳門與國內外出版界交流與合作,推動澳門出版業融入國家發展,助力澳門文化基地建設。
本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