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總會分兩組參加間選體現工人階級先進性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於日前確定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直選和間選的提名委員會的合法存在後,開始接受獲得確認參選資格的八個直選提名委員會和六個間選提名委員會提交候選名單及政綱。昨日,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間選的勞工界的「僱員團體聯合」和「職工社團聯會」,於九時三十分的同一時間,向選管會提交候選人名單和政綱,搶飲了「頭啖湯」。
  間選的勞工界別雖然有兩張名單參選,但其實是「系出同門」,都是由原來習慣性地當然擁有間選勞工界別的工聯總會所組織,亦即是工聯總會分拆兩張名單參選。其中「老傳統」的「僱員團體聯合」,由現任間選議員、工聯副會長林倫偉領軍,另一候選人為首次參選的工聯副會長江銳輝,第七屆立法會勞工界別的現任議員,也是屬於「僱員團體聯合」的李振宇沒有爭取連任。而「職工社團聯會」的首名候選人是工聯副會長梁普宇,另一候選人是工聯副理事長蔡錦富,兩人都是首次參選。由於在勞工界別的六十八個法人選民中,「僱員團體聯合」獲得三十一個法人選民提名,而「職工社團聯會」則獲得二十八個法人選民提名,呈現「勢均力敵」之態,其實這也是工聯總會內部協調統籌的結果,因而相信在九月十四日投票時,兩張參選名單的得票數和得票率也將會是「旗鼓相當」,都是由首名候選人當選。也就是說,如無意外,勞工界的兩個間選議席將由林倫偉及梁普宇取得,李振宇「交棒」給梁普宇(湊巧的是,兩人姓名都有一個「宇」字),工聯總會在間選部分實現了「薪火相傳,以老帶新」;而江銳輝和蔡錦富則是「陪跑」。他們四人都是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委員。
  這明顯是工聯總會的一次帶有改革意義的嘗試,符合岑浩輝在參選第六任行政長官的參選政綱「奮發同行,持正革新」的原意。當然,由於間選是「摁地有水」,可操之於我,能夠絕對掌握,因而較為容易協調安排。至於直選部分,是否也將會在沒有絕對把握下,也在提名參選人上實行「薪火相傳,以老帶新」,則拭目以待。
  其實,間選方面出現「差額選舉」,並非是第一次。那是二零一七年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在專業界別有兩張名單參選,由新組成的「澳門醫務利益聯會」挑戰「澳門專業利益聯會」。結果前者獲得二百零五票,獲得分配一個議席,領銜的陳亦立當選;而後者獲得三百四十一票,按照「改良漢迪比例法」,其推出的三名候選人中,只有崔世昌、黃顯輝當選,排序第三的梁頌衍落選。也就是說,如果該界別也像此前那樣,只有一張名單參選,「澳門專業利益聯會」推出的三名候選人,「躺著選也可當選」。
  因此,工聯總會今次「攪攪新意思」,在間選方面的勞工界別提出兩份參選名單,也就使得被外界視為「分餅仔」的間選部分,也像直選部分那樣有了競爭氣氛。儘管是已經在內部統籌協調好,但總比是「等額選舉」多了民主選舉的既有秩序也有競爭的景象及氣氛。尤其是在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直選部分,只有九張名單報名參選,創下歷史新低,其中一張名單更因為所提交的提名表不足法定的三百張而被選管會拒絕證明其合法存在,最終只有八張名單爭奪十四個應選名額,顯得選情較為「冷清」的情況下,間接選舉卻因為工聯總會的「革新」性嘗試,有了競爭的氣氛,就顯得頗為彌足珍貴。
  工聯總會此舉,呼應了「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的名言,也凸顯了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並強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是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對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鮮明重申和鄭重宣示,對於新時代新征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中共「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智慧力量,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在較為廣義的社會主義語境下,工人階級(又稱勞動階級、勞動階層等)通常用來表示社會地位與社會等級,依靠工資為生的工業勞動或手工勞動者階級。通常是指為賺錢而被雇用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一類人。無論何時,該階層在社會所佔比例最高,一般以產業工人階層為主。馬克思主義認為,工人階級(即無產階級)是那些靠出賣勞動力(包括體力和腦力)、不擁有生產資料,勞動成果大部分被資產階級剝削,並為社會創造主要財富的階層,包括大部分的體力和腦力勞動者。
  一百多年以來,工人階級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澳門特區雖然實行「一國兩制」,實行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也不實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的理論及實踐,亦即不能發生無產階級向資產階級及資本主義制度作鬥爭並予以推翻的行為,更沒有過去曾經風行一時的「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現象,但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的先鋒帶頭作用,卻是應有之義。而今次工聯總會在立法會選舉間選中的表現,就發揮了這樣的先鋒帶頭作用。
  實際上,愛國工運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主席曾經指出,「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澳門愛國工運也曾經經歷歷史的洗禮,反帝反殖,維護勞工權益,始終堅定不移,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貢獻工人階級的力量。在「一二三事件」中,工人階級就是「打頭陣」及成為中堅力量;在澳門回歸祖國前的每年「澳門各界同胞慶祝國慶籌委會」中,工聯總會的老會長梁培出任主任委員。在澳門回歸祖國後,工人階級更是維護「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中流砥柱,及參與「愛國者治澳」的重要成員,特區政府行政會、立法會,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特區政府各類諮詢委員會,都有勞工界的代表,而且比例還不小。因此,愛國工運是「愛國者治澳」的有機組成部分,正在與全澳各界別一道,擔當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協助政府提升治理水準,推動經濟民生發展的重任。
  希望透過今次的革新,工聯總會能夠在協助行政長官岑浩輝及特區政府落實「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的過程中,進一步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凝聚澳門社會更大合力,支持監督特區政府依法有效施政,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與此同時,引領和協助各行業工友僱員,在澳門特區「1+4」新產業計劃中,把握機遇,創造價值,並堅持為基層勞工發聲維權,讓第一次、第二次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激發勞動熱情,弘揚勞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