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指導、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將於7月和8月期間在澳門舉行,設9大板塊,共帶來49個項目逾千場活動,包括有國際級的表演藝術、大型音樂劇、藝術展覽、電影展、大型戶外裝置、藝術營、音樂營、工作坊及藝術嘉年華等,呈獻以兒童節目為主軸的主題演藝節慶,用藝術點燃童年歡樂時光,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近距離、多視角、全感官接觸藝術。
第二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新聞發佈會於昨日在澳門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今屆兒童藝術節以「東亞文化之都‧澳門活動年」為契機,匯聚世界各地及本澳藝團,帶來系列多元藝術活動,啟發孩子的創意思維,鼓勵家長陪伴孩子體驗藝術時光;同時促進澳門與國際之間的藝術交流,推動兒童藝術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助力「文化澳門」的建設。
梁惠敏稱,由當局承擔的活動預算約2,000萬元,較上屆減少約900多萬元,主因是配合今年(2025年)「藝文薈澳—國際雙年展」的展覽縮減規模,同時合作的休閒企業也承擔較多活動演出經費。
據介紹,本屆藝術節帶來豐富表演節目,加強與不同地區的交流:捷克布爾諾國家劇院芭蕾舞團呈獻《仙履奇緣》,以浦羅哥菲夫樂章與哈巴羅娃編舞,重現灰姑娘夢幻旅程;《斯拉法的下雪秀》糅合形體藝術與悲喜劇,透過氣球、雪花等場景展現創意;葡萄牙月圓劇團《寶寶貝多芬》以《月光曲》引領寶寶進入音樂與光影世界;韓國筆刷劇團《波力波拉》多媒體節目,運用動畫投影與現場樂隊,將睡房變為奇幻樂園;科學探索親子劇《宇宙的奧秘‧宇航員的一天》以沉浸式互動展示太空環境,讓孩子體驗星空之旅。
由金沙中國呈獻的奇幻音樂劇《迪士尼魔法盒子》精選迪士尼傳奇作曲家筆下的經典及新曲,融合華麗舞蹈、精湛木偶戲與震撼視覺效果,呈獻耳熟能詳的動人故事。
《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4-2026》入選作品《蟲蟲的倉鼠》結合戲偶與音效,以溫柔藝術語言探討生命教育。其他亮點包括:澳門中樂團與水聲人重唱團合作的《中樂魔法棒IV–西遊擊樂退牛魔王》,融合中樂與無伴奏合唱演繹《西遊記》經典;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三間學校傾力演出的親子合唱劇《「肖肖」告訴你》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結合音樂、舞蹈與戲劇,分享十二位動物「小明星」的故事。
由文化局及美高梅共同主辦的「線條魔法:塞吉‧布洛克的繪本遊樂園」呈現法國藝術家塞吉‧布洛克(Serge Bloch)的創作世界,以生動的線條與鮮明的色彩,打造充滿童趣與自由氛圍的空間,展覽結合教育與藝術元素,透過線條的變化引領小朋友感受藝術與創意,發掘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童遊藝緣─公共圖書館館藏主題書展」於澳門中央圖書館、氹仔圖書館等推介多部涵蓋交響樂、芭蕾舞、木偶戲、中西音樂和樂器的歷史、音樂與文學的對話、兒童與音樂、藝術治療、親子藝術等內容的館藏,讓讀者體驗藝術與閱讀融入生活,感受幸福、善良和愛的美好。
由澳門中樂團為5至10歲小朋友設計為期4天的《中樂小天團》音樂營,讓小朋友從小認識和接觸民族樂器,並透過以《西遊記》為主題的遊戲、角色扮演和互動合奏,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課程還設有「DIY迷你樂器工作坊」以及「成果分享會」。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體驗營》設有《兒童藝術創意營》及《親子藝術體驗營》,參與者可留宿文化中心,體驗藝術工作坊及遊覽博物館等。
兒童電影展設五大單元,展出25部精選作品,為觀眾放映佳作包括改編全球銷量累計超過1,900萬冊繪本的《野獸冒險樂園》、經典動畫《雪姑七友》等。電影展亦走入社區在多個不同地點放映,加上多項映後延伸活動,讓親子一同體驗電影世界的無窮樂趣。
由文化局及金沙中國共同主辦的戶外美陳裝置及藝術嘉年華將再度登陸文化中心廣場,今年特邀兒童藝術節吉祥物米卡與他的好友,以大型充氣裝置、噴霧嬉水裝置及特色打卡點,將廣場打造成充滿趣味的夏日樂園,誠邀大小朋友前來暢玩消暑。戶外藝術嘉年華方面,今年增設週末派對,自7月起逢週末增設集體競技遊戲,通過歡樂互動弘揚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精神,為暑假注入活力笑靨;壓軸活動《MICAF童樂日》嘉年華將於8月最後兩個週末登場,現場集結藝文表演、美食市集、手作工坊及遊戲攤位,更再度帶來人氣嬉水派對與泡沫派對,以繽紛創意為盛夏畫下精彩句點。
在7月及8月的每個週末,在澳門文化中心ARTmusing Room設有「童趣書屋」(期間限定店),融合遊樂場設計元素,展銷超過400種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精美繪本、青少年讀物、圖畫冊、啟蒙讀物及其他相關文創產品等讓大小朋友歡度閱讀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