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需要安全、健康又營養的三餐,但對於上班族來說,安排一頓健康的午餐並不簡單。為了給自己的健康儲值並節省開支,不少上班族選擇帶飯上班。如何保證食品安全?一起來看!
帶飯適合帶什麼?
主食建議多吃全穀物,可以加一些粗糧、薯類、雜豆類以均衡營養。
肉、蛋、魚、蝦等動物性食品一定帶完全熟制的品種,也可以用堅果額外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
蔬菜推薦豆角、番茄、茄子、胡蘿蔔、蘑菇、木耳、洋蔥、西藍花、花椰菜、蘆筍、紫甘藍等。
還可以選擇玉米、土豆、紅薯、藕、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
這4種食物不宜「隔夜帶」
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普遍含有硝酸鹽,其中,葉柄、葉片含量最多。隔夜的綠葉菜不僅營養價值低,還易變質,其中的硝酸鹽會在細菌的作用下變成亞硝酸鹽。長期攝入過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會致癌。
如果需要吃綠葉菜,最好在帶飯當天早上現炒。
海鮮類
雖說海鮮口感鮮美,營養價值高,但不適合隔夜後放進飯盒。因為海鮮屬於高蛋白質含量食物,隔夜後會產生很多蛋白質降解物,人食用後,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繼而導致肝、腎功能損傷。
溏心蛋
溏心蛋的蛋黃在隔夜後容易滋生細菌,即便再次加熱,也難以做到全熟,人食用後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
如果想要帶蛋類,一定要完全煮熟,且低溫密封保存得當,這樣隔夜吃是沒有問題的。
涼拌菜
涼拌菜不適合「隔夜帶」,因為涼拌菜沒有經過高溫加熱殺菌,也沒有除去其中的硝酸鹽,且在加工時受到較多的污染,即便冷藏保存,隔夜後也有可能滋生細菌,進而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
大家可以帶洗淨的生蔬菜,如黃瓜、生菜,蘸甜麵醬、黃豆醬吃,清爽、可口又安全。
帶飯上班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忘
避免長時間冷凍食物
有些上班族圖方便,一次做很多菜肴後分裝冷凍保存,每天上班帶一點。其實,長時間冷凍也有可能發生食物變質或變味,人食用後可能會引發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長時間冷凍食物,也會造成營養成分流失,不能滿足機體需求。建議冷凍菜肴最好不超過兩天。
菜肴出鍋後分裝儲存
推薦飯和菜分開放,因為食物之間會相互影響,加速變質。最好是趁熱將飯菜置於事先用開水燙過的飯盒中,蓋好蓋子,放至不燙手的程度,再放進冰箱冷藏。
不帶剩菜剩飯
剩下的飯菜中細菌含量明顯多於剛做好就密封起來保存的飯菜,再隔夜存放,細菌會進一步繁殖。
通勤路上做好降溫
如果通勤時間比較長,如超過2小時,最好準備一個隔熱袋,將一個冰袋和飯盒放入隔熱袋中。到達工作地點後,將飯盒放置於冰箱冷藏區保存,這樣可以減少細菌繁殖。
食用前充分加熱
隔夜飯菜要充分加熱才能食用,加熱時間不能少於2分鐘,最好高火加熱3分鐘以上。如果發現飯菜沒熱透,可以翻動一下再放入微波爐裏加熱。
帶飯餐具如何選?
●帶飯上班,首先要準備好飯盒。挑選飯盒以耐熱、密封為原則。常見的飯盒種類有塑膠飯盒、不銹鋼飯盒、玻璃飯盒等。
●可用於微波爐加熱的專用塑膠飯盒,採用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PP的耐受溫度為140℃、PE的耐受溫度為110℃,若加熱溫度超過耐熱溫度,就可能導致塑化劑的釋放。因此,不推薦大家使用塑膠飯盒帶飯並加熱,如果確實需要加熱,一定要看清楚飯盒上的標識。只有標識為「5(PP)」的塑膠飯盒,才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大家可以選擇用不銹鋼飯盒帶飯。不銹鋼飯盒堅固耐用,化學性質穩定,更加安全。也可以選擇玻璃飯盒。玻璃飯盒不易殘留菜味、好洗、不染色。需要注意的是,玻璃飯盒以透明為佳,有顏色的玻璃飯盒可能加入了色油或其他添加劑。
●飯盒蓋上最好有氣孔,這樣在食物加熱時,蓋上飯盒蓋、打開氣孔,既能防止水分過度蒸發,又可以將飯菜熱透。使用飯盒之前,可以先把清洗乾淨的飯盒用沸水裏外燙一遍,更清潔衛生。
家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