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鄭到世界:軒轅黃帝全球共拜, 文明對話跨越五千年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最早中國」的締造者、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從「天地之中、大河之南」這一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孕育成長起來的黃帝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徵。
  據史料記載,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新鄭市是黃帝的出生地、創業地、定都地。「三月三·拜軒轅」肇始春秋,綿延至今。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來自五湖四海的中華兒女,回到黃帝故里新鄭,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流淌在血脈中五千多年從未改變的根脈深情致敬。
  海內外中華兒女回歸黃帝故里,恭拜人文始祖
  2025年3月31日,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新鄭黃帝故里舉行。「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海內外中華兒女彙聚一堂,恭拜軒轅黃帝,共同祈福祖國繁榮昌盛、世界和平安寧。
  大典現場規模近5000人,來自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108個城市及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參加大典。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雪克來提·紮克爾,國務院港澳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霽,河南省委書記劉寧、省長王凱、省政協主席孔昌生出席大典。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出席大典。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唐華俊、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閻京華、中國僑聯副主席高峰、全國臺聯副會長鄭平、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臺盟中央副主席孔令智、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甘肅省政協副主席何偉等重要嘉賓,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等知名企業家出席大典。
  當天上午,黃帝故里園區惠風和暢、靜穆莊嚴。9時30分許,由海內外540位嘉賓組成的文化、岐黃、臺胞、僑胞、企業、同拜六大拜祖方陣整肅衣冠,佩戴黃帝絲巾,經尋根門、登系祖壇、上軒轅橋、過故里祠,在鐫刻《史記·黃帝本紀》的方柱上探尋文明之源,在「同根樹」上掛滿的祈福絲帶中感觸四海同心的深情,在肅穆威儀的八佾舞中體味華夏禮樂的氣度,一步一步丈量著五千多年的流轉時光,飽覽著五千多年的文明長卷。
  大典正式開始前,雪克來提·紮克爾為黃帝像啟幕。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致辭,指出,河南是黃帝的出生地、創業地、定都地,千百年來,中原兒女秉承祖志、奮發圖強,賡續了燦爛文化,創造了輝煌成就,將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作出新貢獻,共同繪就天地人和的壯美畫卷,共同續寫無愧時代的絢麗詩篇。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恭讀拜祖文,祈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首次由港澳臺地區和海外華人的代表及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少年兒童齊唱《黃帝頌》,同心證同根,助力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世界各地華人紛紛舉辦同拜黃帝活動,情相近根相連
  隨著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影響力不斷擴大,全球華僑華人積極回應,陸續開始舉辦大典同拜活動。自2014年起,在我國港澳臺地區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法國、尚比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自發舉辦了「同時同像同主題同拜黃帝」活動,其中,我國臺灣地區已連續舉辦12年,香港、澳門均舉辦9年,美國舉辦10年、澳大利亞舉辦9年、英國舉辦6年,現場累計參與人數33000餘人次,形成了全球五大洲華僑華人同拜黃帝的格局,在國內拜祭活動中首屈一指。
  2025年3月16日至3月31日(農曆「三月三」期間),在馬來西亞吉隆玻、英國倫敦、澳大利亞悉尼、美國三藩市,我國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和臺灣地區陸續舉辦了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境外同拜黃帝活動。
  3月16日,首屆馬來西亞恭拜軒轅黃帝大典活動在馬來西亞吉隆玻成功舉辦,與會嘉賓近2000人,現場儀式感強、參加人員層次高、場面規模大。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部長張慶信擔任主拜人,馬來西亞交通部原部長魏家祥恭讀拜文,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給予指導支持並派員出席活動。參加大典的馬來西亞華僑華人代表紛紛表達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期間,還組織了馬來西亞全國中小學書法比賽,獲獎青少年參加了大典相關儀程。
  3月16日,英國同拜活動在倫敦劍橋大學成功舉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僑務參贊劉紅梅、劍橋副市長戴娜·龐茲、劍橋大學前副校長傑洛米·桑德斯到會並致辭,英國僑團、商會及各界嘉賓代表近400人出席拜祖活動,多為本地高知家庭新生代。大典創新引入XR沉浸式互動體驗,海外僑胞佩戴專用眼鏡即可漫步虛擬黃帝故里,進尋根門、經系祖壇、過故里祠,緩步來到拜祖廣場,身臨其境完成「淨手上香」「敬獻花籃」「恭拜始祖」等儀程,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尋根。
  3月22日,澳大利亞同拜活動在悉尼成功舉辦,活動得到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一行4人出席拜祖活動,王愚總領事發表致辭並參加敬獻花籃、祈福中華等九項儀程。悉尼市副市長郭耀文,新州上議院前副院長何沈慧霞以及澳大利亞四大僑團代表等近400名嘉賓出席拜祖活動,現場氛圍莊重、熱烈。時逢澳大利亞「和諧周」,大典的成功舉辦傳遞出對「和平和睦和諧」的嚮往追求,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共同的精神追求中尋得共鳴,推動了中澳人民在思想交流中凝聚共識、在情感互動中深化情誼。青少年同唱《黃帝頌》環節,不少留學生和華裔新生代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3月24日,第十屆海外炎黃子孫拜祖大典在美國三藩市成功舉辦。美國加州財務長馬世雲,駐美中華總會館總董吉鴻雁,庫比蒂諾市市長趙良方,索諾瑪市首位華裔市長丁駿輝,費利蒙市市議員張亞靜等出席活動,加州州參議員威善高等發來賀狀,中國駐三藩市總領事館派員到場。來自三藩市灣區新老僑界、文化界、藝術界、教育界等各界代表近千人參加拜祖活動。三藩市第五屆《我是炎黃子孫》青少年演講比賽獲獎的華裔青少年敬獻鮮花。儀式進行時,一群和平鴿自遠方飛來,翱翔於廣場上空,呼應「和平和睦和諧」主題,為大典增添了祥和與希望。
  3月26日,乙巳年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在香港尖沙咀舉行。中聯辦社聯部副部長餘學傑,中國僑聯副主席吳換炎,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秘書長歐陽力,外交部特派員公署新聞及公共關係部副主任鄭莉萍,紫荊雜誌社總編輯袁建等政界、商界和愛國社團代表等400餘人參加大典。大典現場進行了鈦鉑瓷板畫展覽,採擷中國名家名畫,展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大典後舉辦了粵港澳地區「青少年黃帝文化知識競答網上大賽」頒獎活動。當天下午主辦方還舉辦了「豫港企業家創新發展對話會」,50位企業家代表參與活動。
  3月31日,乙巳年臺灣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在桃園黃帝雷藏寺舉行,政學企等臺灣各界人士參加大典。現場莊嚴肅穆,虔敬典雅,彰顯炎黃子孫慎終追遠的赤誠之心。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擔任主拜人並致辭。臺灣知名小提琴家麥韻篁攜手兒童舞團共同呈現《黃帝頌》弦樂合舞,悠揚琴韻與優雅舞姿,傳達對人文始祖黃帝的崇敬追念。大典同時線上上平臺發起「和平祈願」活動,以漫畫形式呈現黃帝促進民族融合、改善民生的歷史,加深人們對人文始祖黃帝功業的瞭解,推動黃帝文化傳承與發展。4月1日晚,央視四套《中國新聞》報導了乙巳年臺灣恭拜軒轅黃帝大典,時長達98秒。
  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的同拜活動,也成為海外華僑華人懷念祖先,不忘血脈,傳承中華文明,並讓中華文化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的重要載體。境外同拜活動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中華文明在全球五大洲開枝散葉、生根發芽,在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全球華人凝聚力、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輻射力、影響力。
  線上與線下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化傳播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如千絲萬縷的根系紐帶,將炎黃子孫的血脈緊緊相連。自2020年起,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開發建設了網上拜祖平臺,滿足不能到達現場的海內外廣大朋友實現線上拜祖的願望。當年,網上拜祖平臺累計參與用戶達到1685萬。2021年,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網友參與了網上拜祖活動。2024年,網上拜祖平臺通過豐富的AI換裝、互動遊戲、VR場景、XR燈光秀、「黃帝天團」IP打造,不斷探索Z世代年輕人的興趣點和語境,讓海內外華人實現了隨時隨地拜祖祈福、尋根問古,累計參與用戶超2317萬人,其中海外用戶162萬人。乙巳年網上拜祖平臺全面擁抱AI時代,進一步升級視覺設計和各模組的功能設計,網友可以全景化、沉浸式地體驗拜祖,增強了網上拜祖場景的感染力與代入感,累計參與祈福互動超7848萬人次,其中海外用戶累計參與祈福互動573萬人次,為海內外華人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拜祖祈福之旅,許多網友讚歎,「自我感受堪比親臨現場」,實現了「線上拜祖、線下共鳴、裂變傳播」的效果。
  河南省和鄭州市構建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大宣傳」機制和矩陣傳播格局。3月26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於3月31日在河南鄭州新鄭舉行」。大典當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實施「行進式、全流程」直播,時長近78分鐘。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106個媒體官方帳號同步直播,全網累計直播時長135.8小時。3月31日,央視《新聞聯播》欄目報導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節目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在全國上星頻道中位列第二;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對大典進行了1分19秒的報導。大典期間,累計有129位海內外嘉賓錄製祝福短視頻,祈福祖國繁榮昌盛、世界和平安寧。近100位網路名人現場參加拜祖大典,其中粉絲量超5000萬以上的1人、粉絲量超1000萬的10人,網路閱讀播放量超5億人次,網路流覽量實現新突破。據統計,大典期間,拜祖大典活動相關話題全網傳播(曝光)總量超31.3億,創大典傳播新紀錄。
  在對外傳播方面,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間,全網發佈境外同拜活動相關報導超1182條,報導傳播量總計9898萬+。多位中國駐外使節及比利時、泰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近百個華僑華人交流群爭相點贊轉發乙巳年全球華僑華人恭拜軒轅黃帝大典相關報導。
  2025年,鳳凰衛視作為境外同拜活動的重要傳播平臺,依託鳳凰衛視中文臺、資訊臺、歐洲臺、美洲臺、香港臺、鳳凰網、鳳凰新聞客戶端、鳳凰秀客戶端、鳳凰衛視及《鳳凰週刊》海內外社交帳號等全媒體的傳播矩陣,自3月15日至4月1日18時,鳳凰衛視集團各平臺對境外同拜活動的相關報導超過580條,總傳播量超6300萬,較去年的3182萬人次,提升了3000萬+;發佈平臺超47個,以媒體為橋樑,發揮了黃帝文化作為「全球華人精神紐帶」的作用,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
  從新鄭到世界,黃帝文化所代表的中華文明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不斷創新,源遠流長。一年一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同樣「不止於典」。作為全球華人重要的文化認同與溝通橋樑,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繼續守正創新,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在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朝著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而努力奮鬥、砥礪前行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李一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