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藍委二階段有15萬份無效連署 國民黨喊提告

  罷藍委二階段有15萬份無效連署 國民黨喊提告
  【香港中通社6月22日電】臺灣當局選務機構日前公佈,罷免第三階段投票日定於7月26日,中國國民黨24席立委面臨罷免。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21日質疑,罷免藍委第二階段連署書約15萬多份為無效連署,無效率達約13.81%,其中不乏「死亡連署」,國民黨團要求選務機構依職權告發,國民黨團近期亦將提告。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質疑,之前罷免綠委的違規連署,檢方對國民黨全臺大抄家。現在有超過十五萬違規連署,是臺灣歷來數量最龐大的無效連署,檢方要不要搜索全臺灣的民進黨黨部?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以罷免國民黨立委鄭正鈐、王鴻薇、洪孟楷連署為例,第一階段提議人、第二階段連署人重複比率均破八成。她質疑是罷團連署提議人簽名之後,一份正本送選委會,一份影本自留存,提議人不能變連署人,否則就是偽造文書。又或是當提議人提案簽名時,同時又簽一份連署書,除違反「選罷法」,同樣也涉嫌偽造文書。
  陳玉珍強調,罷藍團體第一階段提議人與第二階段連署人重複部分,有抄襲、偽造的嫌疑。選務機構曾宣示只要有一件偽造就會告發,要求選務機構依職權告發,國民黨團近期也會提出告發。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這不是巧合,是醜陋的配合劇本;不是「依法行政」,是政治工具的低劣演出。選務機構如今竟然墮落為權力的劊子手,假程式之名、行政治整肅之實。
  至於告發時間,陳玉珍表示,會先發公文給選務機構。
  「大罷免」賴清德壓軸出場 高唱假團結實則真鬥爭
  【香港中通社6月22日電】臺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21日宣佈啟動「團結臺灣十講」,並將在各地進行演講。在國民黨24席立委進入罷免第三階段的時間點上,賴清德高調登場,藍白質疑此舉是假團結真鬥爭,根本就是為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造勢。
  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21日稱,賴清德將從22日起,前往各地民間社團開展「團結臺灣十講」活動,聲稱促進社會對話,演講圍繞臺灣、團結、「憲政體制」、外事、防務、兩岸、民主、和平、繁榮及均衡臺灣等十個主題展開。
  臺選務機構20日公佈,將在7月26日針對24位國民黨立委以及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進行罷免投票。有學者計算指出,賴清德自6月22日開始每週發動一場宣講,結束時間恰為7月20日,推升罷免氣勢到最高潮。
  中國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指出,賴當局以「團結」為糖衣,宣稱社會對話、凝聚共識,實則為「大罷免」動員催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質疑,賴清德的目的到底是為了團結臺灣還是團結他個人的權利,如今為了一黨之私就要消滅在野黨。
  臺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指出,選務機構公佈7月26日舉行罷免投票的時間點,與賴清德高調發表「十講」時機吻合,令人懷疑其目的是為民進黨營造罷免氛圍打壓異己。黃國昌同時指出,他也樂於跟賴清德就臺灣民眾關心的十件大事進行公開對談。
  「大罷免」進入三階段開始,背後操弄的民進黨便堂而皇之出現在臺前。臺選務機構號稱「中立」,但推動罷免最有力的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柯建銘早通過社交媒體預告「大罷免就在7月26日與8月23日」,後來又傳出罷團宣傳車已印好「7月26日出來投票」。
  而最擅長「預言」的柯建銘早在今年二月就表示與賴清德溝通過「大罷免」,並暗示「最大咖出場一定放在壓軸」,賴清德辦公室當時推說尊重公民團體自發行為,如今看來柯建銘所言不虛。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認為,賴清德身為當局領導人,理應團結社會、包容多元意見,過去賴清德總稱未介入罷免,卻在宣佈罷免三階投票日隔天馬上組織宣講活動,顯然早有意圖。
  文化大學臺灣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曲兆祥則形容「這是一連串縝密的政治計劃」,賴當局透過文火慢燒,從6月16日邀在野黨領袖安全簡報開始,想渲染兩岸衝突,但計劃未果,現在轉向民間社團、群眾,塑造「共同敵人」為大陸的訊號催票。不過,曲兆祥認為,綠營陽謀能否成功,勝負關鍵仍在中間選民的投票意願,是否會因宣講認為「大陸有威脅」,趨勢仍待觀察。
  當臺灣「大罷免」已進入最後階段,賴清德不出意料站上臺前為催「同意罷免」票搖旗吶喊,為民進黨重返完全執政鋪路。臺《聯合報》直言,賴清德「宣戰十講」,背後都是權力盤算,當局領導人成為撕裂社會的推手,口號再華麗,也無法掩飾政治算計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