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參選名單在基本穩定中有調整

  昨日繼續有多個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提名委員會,向選管會提交參選人名單及參選政綱。其中直接選舉的,是「美好家園聯盟」、「傳新力量」、「澳門創建民生力量」、「群力促進會」等;而間接選舉的,則是「旭昇文體聯合會」。
  在「旭昇文體聯合會」提交參選人名單及參選政綱後,獲得選管會確認程序合法性資格的,曾經間接選舉五個界別選舉的六個提名委員會,已經全部提交參選人名單及參選政綱。而昨日最後一個提交候選人名單的「旭昇文體聯合會」,是參與立法會文化及體育界的間選,由於是該界別的唯一參選團體,亦即等額選舉,因而篤定當選。
  「旭昇文體聯合會」提名的候選人依次為梁安琪及馬志成。曾經多次在該界別參選並當選的現任議員、行政會委員陳澤武沒有參與今屆立法會選舉,「讓賢」給了現屆官委議員馬志成。馬志成為已故澳門華人領袖馬萬祺之孫,由第五至第七屆連續三屆獲行政長官委任為議員。可能正因為如此,今屆就轉換「軌道」,改為參加間選。實際上,在我國台灣地區的各政黨中,對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的參選人,就有「不得超過兩屆」的剛性規定。澳門特區的立法會選舉及議員的產生方式雖然沒有這樣的規定,但倘連續多屆都是由行政長官委任,可能在社會上的「觀感」會欠佳。因此,就有一種「官委與間選互換」的「不成文潛規則」。由於陳澤武的立法會參政經驗豐富,而且還是行政會委員,是商界在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之間的聯繫紐帶,因而不排除將會獲得行政長官委任。倘此,就是與馬志成「互換」。
  也是如此,在第八屆立法會中,將會出現當年澳門「何馬崔三大家族」中,都有其後人——何敬麟、馬志成、崔世平,一道透過參加間接選舉進入立法會殿堂的景象,當然更是「何馬崔三大家族」的後人,首度在立法會中聚首。就像其父祖輩何賢、馬萬祺、崔德祺當年在立法會攜手作戰那樣。
  當然,馬志成除了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和經濟發展委員會的委員之外,還是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委員會的委員,及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秘書長,因而其作為體育界的代表,參與文化及體育界別的選舉,是當之無愧。
  梁安琪則是作為文化界的代表,參加文化及體育界別的選舉了。由於她本來就是「舞林英雌」,而且曾任特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的委員,因而也是「對號入座」適任。當然,她更是商界人士,擔任多個商界職務,包括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澳門凱旋門董事長,及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監事長等,其實也算是「博彩界」的代表,而且還極有可能是唯一代表。這與此前有多名博彩業利益人士參選並當選立法會議員相比,博彩業界人士對澳門特區立法機關的影響力,已經大幅衰退。
  在昨日提交參選人名單的直接選舉團體方面,由婦聯總會組成的「美好家園聯盟」,實行候選人「提滿提足提好」策略,亦即「滿額」提名十四名候選人,依次為:黃潔貞、呂綺穎、黃舒翔、林毓霞、阮舒淇、傅騰龍、馮嘉林、周惠儀、黃淑禧、李結仁、鍾慧楠、黃美清、張健娜、崔寶文。
  其中黃潔貞為現任議員爭取連任,但「美好家園聯盟」的現任排序第二的議員馬耀鋒,卻不在此名單內。估計,是為了與澳門婦聯總會的背景相適應。實際上,今次「美好家園聯盟」的十四名候選人是「全女班」,完全符合「婦聯」的定性。
  「美好家園聯盟」今次排序第二的參選人是呂綺穎,她在四年前是以第七候選人身份出選。現在的「大幅躍升」,可能是為了與棄選的馬耀鋒的教育背景相適應。實際上,呂綺穎不但是婦聯副理事長,更是婦聯學校的副校長。至於第三參選人黃舒翔,因為是南光青年協會理事長,因而不但是具有女青年的代表意義,而且也是央企的代表。
  首次參加立法會直選的「澳門創建民生力量」,參選名單依次為黃德來、梁小玉、謝明霖、周志輝、康慧儀、魏家鳳、馮啓豪。由於是首次參選,而且其參選人過去在澳門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知名度不是太高,與選民的聯繫度也不太親密,因而是「吸取經驗」的成分較多。但不排除在選區單純化之下,有部分過去習慣投票給「意見領袖」的選民,在「意見領袖」們礙於實行「愛國者治澳」原則而未能參選或怯於參選下,為了尋找「出口」而將手中一票投給非傳統愛國社團的參選團體,包括首次參選的「澳門創建民生力量」。
  其實,真正能夠承接這種「出口票」甚至是「情緒票」的,可能是昨日提交參選人名單的「傳新力量」,及尚未提交參選人名單的「新希望」。「傳新力量」參加第八屆立法會直選的六名參選人依次為林宇滔、甄慶悅、謝伊琪、蕭盈榮、陳俊明、張奕聰,今次極有機會獲得兩個議席。其實,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其第二參選人甄慶悅的論證水平更高,是屬於實事求是及深入細緻論證的類型。
  以街坊總會組織的「群力促進會」,昨日上午也向選管會提交參選名單和政綱。今屆「群力」推出十人參選,名單依次為梁鴻細、顏奕恆、林家全、梁俊傑、張淑玲、李永健、洪偉東、陳銘祺、徐幸潔、鄭文浩。以「群力」的實力,梁鴻細和顏奕恆將會獲得連任。
  「群力」的參選名單,可能是最「穩定」的一張。實際上,除了是張淑玲與林家全對調之外,基本上前頭七位候選人就是上屆的參選排序。今次林家全從第五提升為第三,可能因為他是澳門首批的本地飛機師,為了凸顯契合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1+4」高端產業的政策變革。倘此,將對渴望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選民,有較大的吸引力。在選情單純化下,隨時會拿下第三個議席。
  具有參加直接選舉合法性資格的提名委員會,還有兩個尚未向選管會提交參選人名單和參選政綱,是以江門同鄉會為主的「澳粵同盟」,及以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為基礎的「新希望」。可能是因為參選人的排序先後,甚至是其中有意者能否出選,還正在「喬」中,而導致「遲來一步」。
  在人們的印象中,「澳粵同盟」是代表原籍廣東的鄉親,而「民聯」則是代表原籍福建的鄉親。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中,「民聯」當選三席,「澳粵同盟」只當選兩席,廣東輸給了福建。雖然「同心」、「群力」和「好家園」基本上是以廣東原籍為主,分薄了「澳粵同盟」的選票,但仍然顯得「難看」。今次「澳粵同盟」在提交參選人名單上,「執輸行頭」,在氣勢上不如「民聯」,可能並不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