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加快與大灣區互聯互通意義重大

劉紹滿
  行政長官岑浩輝近日率領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先後訪問六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深圳、惠州、東莞、廣州、肇慶和佛山。這是行政長官繼今年四月到訪珠海、中山、江門三市之後,對其他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訪問行程。行政長官此行不僅使澳門與各大灣區城市之間從「硬連接」和「軟聯通」到「心融合」的發展,並促進與大灣區各城市之間進一步互聯互通融合發展,應大膽嘗試政策創新,尤其有利促進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便捷高效流動,為大灣區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使命在肩,重任在身。眾所周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廣東考察時,賦予粵港澳大灣區全新定位:「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是內地聯通海外的重要橋樑紐帶。同時,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區域發展核心引擎,近年來,澳門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積極參與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以「積極主動參與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獨立章節,明確了澳門要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融合體制資源,深化協同發展。行政長官日前他任內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時指出,持續拓展深化大灣區多領域合作方面,持續提升電子支付、跨境金融、知識產權保護、職業技能認定、社會保障、跨境物流、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水準;鼓勵金融科技創新合作,推動業界透過「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合作機制」創新跨境金融服務;強化區域投資者服務網絡,為有意拓展大灣區市場的企業提供支援;用好用足國家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推廣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品牌,吸引外國旅客以「一程多站」模式到訪澳門、橫琴、大灣區及內地其他省市;促進粵澳社保公共服務深度對接;在大灣區更多城市引入「粵澳社保一窗通」專窗,拓展粵澳社保服務線上線下合作範圍。
  此外,行政長官的首份施政報告還在其他章節多處提及大灣區合作。包括在在司法合作方面,加強區際、國際法律事務和司法交流合作;進一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與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司法互助和交流合作。在加強航空運輸方面,根據粵港澳大灣區航空客貨運需求,建設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規模和競爭力,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展現更大作為,為國家新時代對外開放開闢新的特別通道。在促進同葡語國家合作方面,推動更多葡語國家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充分發揮「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展示館」功能,將澳門打造成為葡語國家產品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首發地」;持續舉辦各類會展活動,為大灣區內地9市與葡語國家深化對接創設更多場景。在青年創業就業方面,將開展「橫琴合作區研學行」活動,持續更新「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資訊平臺」,助力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畫,對前往大灣區內地9市及橫琴合作區內指定企業就業的35歲或以下高校畢業青年,於其就業期間補貼每月5000澳門元,補貼期最長18個月;善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加強與合作區、大灣區相關青創孵化機構的緊密合作,協助解決青年人創業階段的實務問題,推動更多澳門青年在內地發展。服務體育賽事方面,與粵港合作,全力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著力做好競賽組織、場館保障、志願者培訓和賽事服務,保障賽事順利進行;組織體育代表團參賽;借全運會契機,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界交流;舉辦一賽多站或跨境體育賽事,深化與內地省市及葡語國家的體育交流合作。建設宜居宜遊城市方面,持續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生態環保交流合作,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
  值得關注的就是,「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是澳門特區發展新階段的重要使命,也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行政長官岑浩輝日前強調,澳門特區將以「北上、南下、西進、東拓」為策略,「北上」,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加強與內地省市合作;「南下」,拓展東南亞、南亞市場,聯動開拓東北亞市場,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西進」,加快建設橫琴合作區,聯動拓展粵西地區發展;「東拓」,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葡語以及西語國家經貿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對於如何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問題時,行政長官日前則提到,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開放的思維和改革創新的舉措,落實和發展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的各項任務和專案安排。此外,行政長官日前還指出,港澳是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將來澳門會與香港發揮獨特優勢,一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同時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兩個特區各自發展。他日前還強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是澳門服務國家的應有之義,也是澳門特區發展的機遇。未來將充分發揮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充足的發展空間、國際化程度高的營商環境、實力雄厚的經濟基礎,以及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和愛國愛澳的傳統情感等六大優勢,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充分發揮澳門「一國兩制」優勢,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有利加快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聯互通,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切實成效,助力澳門發展和強國建設。
  澳門作為祖國大家庭的一分子,自當緊跟國家步伐,發揮獨特優勢,貢獻澳門力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行政當局日前指出,完善和加快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聯互通,把澳門的獨特優勢與灣區各要素相結合,共同推動發展;合理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佈局,澳門結合「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統籌協調,發揮好各自優勢。例如,行政長官岑浩輝日前在惠州訪問時指出,惠州是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澳門則是國際知名旅遊城市,兩地可以整合資源,共推「一程多站」旅遊路線。雙方淵源深厚,可以在文化藝術、民俗風情,以及服務業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更多交流活動,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產業發展,推進文化傳承,這亦可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另外,惠州建成了多個港澳青年創業基地,雙方未來可加強合作,持續完善相關創業平臺及加強政策扶持,吸引更多澳門青年到惠州創新創業。此外,岑浩輝日前在深圳訪問時還指出,澳門現正謀劃建設科技研發產業園,深圳在推進前海和河套深港合作區建設上的成功經驗可供澳門借鑑;同時,澳門擁有良好的國際合作平臺和獨特的中葡平臺角色,可助力深圳優勢科技企業向外發展。在文旅會展方面,期望深澳進一步加強合作機制,共同開發旅遊資源,加強會展合作,探索更多「一展兩地」項目。另外,深澳在金融領域及海洋資源的合作空間廣闊,未來兩地應攜手共進,發揮各自優勢,共建高水準合作關係,互利共贏。尤其是,澳門未來應要充分利用好「一國兩制」之下,發揮澳門的特殊地位功能和獨特優勢,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積極拓展葡語國家等重點市場,擴大國際「朋友圈」,打破封鎖圍堵,促進內聯外通,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澳門及更多優質資源集聚澳門,打造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唱響中國、唱響澳門。
  今年是澳門第六屆特區政府開局起步的關鍵一年,各界應堅定不移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澳門+橫琴」為發展方向,持續提升澳琴一體化水準,務實推進大灣區建設,繼續譜寫澳門輝煌發展的新篇章。讓粵澳精誠合作,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全社會共識,也是刻不容緩的頭號工程。特別是,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下,澳門應緊隨國家發展的步伐,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積極開拓機遇,為澳門開創新局面,並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為國家在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中助力。粵澳兩地是一衣帶水的好鄰居,血脈相連的兄弟夥伴,應從國家根本利益出發,站在全局考慮問題,堅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不斷加強完善合作機制,更有效推進粵澳合作躍上新臺階、邁向新高度。習主席日前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也為粵澳兩地政府攜手共進,深化協同發展確立新定位、新航標。要在既有合作基礎上,全力推動粵澳多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共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更大貢獻。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日前指出,廣東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持續深化粵澳合作,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支持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此,粵澳攜手共進,把握定位、創新思維、更大力度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實現協同發展;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
  作為祖國的「掌上明珠」,澳門必定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找到更高定位,實現更大突破。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提出「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為澳門未來發展領航指向。各界應繼續要重視學習和落實習主席日前來澳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一國兩制」原則與澳門實際相結合,戳力同心、守正創新,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進一步推動澳琴聯動發展,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澳門力量。同時,澳門集制度優勢、區位優勢、對外聯繫優勢、文化優勢於一身,應該強化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內聯外通」的獨特功能作用,強化「打造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視窗」的能力。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全方位深層次的推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功能。在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國際金融、中醫藥、文化教育等領域拓展與葡語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內涵,吸引更多國際資源聚集澳門,不斷提升澳門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擦亮澳門的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因此,行政長官岑浩輝近日視察六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攜手共建大灣區,扎實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空間大為拓展,發揮獨特優勢和強化內聯外通,應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扮演橋樑角色。尤其是,行政當局與各界未來應要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全力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文章;未來並應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以更開放的政策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未來應不負使命,擔當進取,團結各方力量,推動「一國兩制」實踐取得更加輝煌卓越的成就,讓澳門這顆國家的「掌上明珠」更加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