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參加高雄市長選舉的民進黨四位在地「立委」,在林岱樺因涉詐領助理費案而被高雄地檢署起訴,因而將會依照民進黨的黨內規章獲停權處分,被「沒收」參加民進黨高雄市長黨內初選資格後,就形成邱議瑩、賴瑞隆、許智傑之間「三搶一」的態勢。
其中邱議瑩因其父輩與《美麗島雜誌》的關係,原屬民進黨「美麗島系」。「美麗島系」龍頭、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因與陳水扁爭奪民進黨「二零零零」大選出線權失利而宣布退黨後,「美麗島系」分裂為「新動力」及「新世紀」,邱議瑩跟隨親近許信良的人馬,成為「新動力」的成員。在連「新動力」和「新世紀」都式微後,邱議瑩轉投陳水扁旗下的「正義連線」,與現任高雄市長陳其邁「同一陣線」。但又因其夫婿李永得時任高雄市副市長,而又與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關係密切。正因為如此,陳水扁曾經公開指稱,邱議瑩將是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的「大黑馬」;而陳其邁則將邱議瑩視為自己高雄市長的「接班人」,暗中支持邱議瑩參選高雄市長;邱議瑩也一直在爭取陳菊的支持。而邱議瑩本人的派系色彩並不是十分鮮明,有助於其整合黨內各派系,在民進黨高雄市長黨內初選中的整合度較具優勢。
賴瑞隆屬於以陳菊、賴清德領銜的「新潮流系」中的「南流」,曾在陳菊出任高雄市長時,是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長,曾經主導「黃色小鴨」策展,讓陳菊臉上增光。他現在兼任民進黨中評會主委,與黨中央聯繫密切,因而黨內在高雄市長初選方面,有「大賴(賴清德)挺小賴(賴瑞隆)」的耳語。但就黨內資歷來說,賴瑞隆不如許智傑、邱議瑩。
許智傑也是屬於「新潮流系」,不過是屬於「北流」。據說,他的資歷豐富、作風親民、與人互動無距離感,與各派系關係良好,且是現任高雄市長陳其邁的高中同學,如若派系間無法整合,就有可能成為最大公約數。
但在此前,曾經有過「新潮流系」主張許智傑「讓賢」給賴瑞隆的傳言,不過遭到許智傑的嚴斥否認。實際上,「新潮流系」至今尚未正式表態。因此,在民進黨「三搶一」下,首先「新潮流系」內部就存在著「爭奪」的局面。
即使是「新潮流系」整合成功,也未必能夠贏得高雄市長初選。一方面,在高雄市具有極大影響力的陳菊,因為患病住院多月,已經無力顧及高雄市的地方事務,而賴清德在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也已宣布退出「新潮流系」的運作,這也是高雄市長人選遲遲未能整合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民進黨在高雄市的主要派系,除了是「新潮流系」之外,還有「湧言會」和「正國會」,但呈現「兩大一小」局面,其中因為「三立」電視台的總部在高雄市的關係,「湧言會」在高雄市的實力不容小覷。
本來,在民進黨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四位「立委」中,隸屬於「正國會」的林岱樺的民調最高,也獲得「湧言會」的支持。而在林岱樺被起訴後,在高雄市地域,與「新潮流系」對立的「湧言會」及「正國會」,就要另外找尋對抗「新潮流系」的「代理人」,因而邱議瑩就是首選而且是唯一的人選——其餘兩人賴瑞隆和許智傑都是屬於「新潮流系」。
這讓邱議瑩「冷手執個熱煎堆」,而且機不可失。因此,她作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委員,不顧昨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開會議,邀請「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長」、「農業部長」及「中央銀行」首長就「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如何協助我『國產』業面對台幣匯率及國際能源價格遽變」進行報告,並備質詢的議程,跑回高雄市舉行「高雄贏競選辦公室」的成立儀式,力拚民進黨內高雄市長初選。
也正因為邱議瑩具有「非新系」對抗「新潮流系」的意義,因而在昨日的「高雄贏競選辦公室」的成立儀式上,除「新潮流系」外各派系的「立委」、議員、里長、後援會長與各行各業代表,都親臨現場或拍影片表達祝賀,會場門庭若市,展現多元熱鬧的氣氛,眾人齊喊「高雄贏、邱議瑩」的口號。儼然是「非新系」的「大集結」。
最令人觸目的是,「湧言會」的前「立委」趙天麟,也帶著「議邁相承」的卡片與花束及子弟兵一起來,在初選中表態支持。但趙天麟強調自己是個人來支持,這也是他在2024年退選立委後少數公開行程,他當場宣布支持邱議瑩參選下屆高雄市長,也強調自己是個人身份、不代表派系。不過,他強調邱議瑩人緣與能力是跨派系、跨黨派甚至跨區域,今天表達支持,純粹是被邱議瑩能力與對高雄的熱情打動,「不要用派系框架她,也不要用派系框架我。」然而,現場來了十多位「湧言會」系統的議員、地方里長,包括他在原「立委」本命區(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的里長聯誼會正、副主席、地方樁腳系統與議員擬參選人、議員子弟兵等,等於是把友好組織、地方樁腳、組織系統的陸戰都帶來入陣相挺,與邱議瑩「結盟」的意向極為明顯。
其實,這也是趙天麟「挪火為自己煮食」,借助邱議瑩參選高雄市長的「起手式」,作為自己「亮相」的「舞台」。實際上,趙天麟原來在高雄市具有一定的實力,不但是曾經參選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也曾有意參選高雄市長。但在被揭發「小三事件」後,即沉潛了下去。現今「小三事件」已經消散,是到了「高調復出」的時候了。看來,他的政治生涯規劃是,在邱議瑩當選高雄市長後的「立委」補選中,趁勢參選而填補邱議瑩遺下的空缺,重返「立法院」。
對於邱議瑩的「來勢洶洶」,賴瑞隆和許智傑也不敢怠慢。兩人昨日雖然堅持留守「立法院」,但也在「立法院」各自開記者會開闢戰場,分別就爭取一奈米晶片設廠及針對高雄的智慧交通提解方喊話,與邱議瑩「別苗頭」。這也是間接的「新潮流系」與「非新系」的「軟對抗」。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