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中華總商會婦女委員會慶祝設立二十五周年系列活動之工商婦女經濟論壇」於昨日舉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表示,期望更多澳門女性企業家發揮巾幗智慧,敢為人先,帶領企業邁向智能化和數字化,同時鼓勵更多年輕女性積極參與科技創新,以助力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
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在致辭時表示,在全球化與科技革命深度融合的今天,數字經濟不僅是技術變革的產物,更是重塑經濟結構、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動力。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數據局印發了《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要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築牢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以及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以上任務不僅回應了當前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關鍵需求,也展現了我國加快建設數字強國的前瞻佈局。特區政府在《二○二五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亦指出要從科技創新、金融、電商、中小企業數字化等多方面繼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對澳門而言,數字經濟既是對國家發展戰略的呼應,也是澳門當前需要探索的發展路徑之一。
戴建業表示,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舉例而言,過去三年期間,特區政府利用相關契機提升澳門的數字支付的能力,據國際金融機構估算,今年全球的數字支付交易額約1萬億美元,到2030年預計上升5倍至5萬億美元。過去幾年對數字底座,尤其是支付層面的追趕和努力是值得的。本地受理移動支付的機具及二維碼立牌數量超過十萬個,這種快速增長不是一蹴而就,是在座各位能體驗到的獲得感。
戴建業表示,希望數字經濟能夠打破地理與資源限制,包括現時數字錢包連通海外,旅客來澳後能無縫對接,體驗城市服務的優質。通過用好數據要素能夠啟動傳統產業潛能,更能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創新路徑。正因如此,數字經濟是推動澳門轉型所需要的「新引擎」,也是必由之路。
戴建業指出,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在包括經科局和生產力中心過去幾年的努力下,支持本澳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先後推出「餐飲業後臺電子化資助計劃」及「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等,以支持本澳中小企提升經營能力,累計共支持超過1,600家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澳門目前與其他先進經濟體的數字化轉型速度仍有距離,未來特區政府會加大投入資源,做好中小企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服務。包括提供數字化營運認知培訓,助大家提升相關認知並透過身體力行付諸行動,改變運作和生活模式,再對成果和效益進行驗證等閉環過程,獲得反饋並重複檢視,作出優化轉型,以更好地適應發展環境的變化。
戴建業表示,數字化為社會帶來紅利有目共睹,須付諸努力,並冀繼續與大家並肩前行。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形勢,澳門作為單獨關稅區及自由港,憑藉「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澳門是國家加大對外開放中的重要橋頭堡;同時聯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戰略定位,更讓我們有機會在數據跨境流動、創新跨境金融管理、跨境電商等領域可推行先行先試的政策。
中總副理事長兼婦女委員會主任林燕妮致歡迎辭表示,澳門作為「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戰略定位,正面臨著經濟多元轉型的關鍵機遇。本次論壇特別讓女性關注在數字經濟中的潛力與貢獻,以獨特視角、敏銳洞察力與卓越領導力,成為科技創新與商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為澳門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論壇還邀請到本澳兩位高中女同學,她們曾在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的比賽中獲得佳績,會上分享她們在科技領域的探索與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