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 防病需注意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六月正值高溫酷暑,提醒廣大市民: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預防熱衰竭和熱射病;關注飲食衛生,謹防食物中毒;暑假期間,請廣大家長及時留意天氣資訊,合理安排出遊時間,關注防災相關資訊;注意氣溫變化,合理控制空調溫度,及時補充水分,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預防與搶救。關注個人健康,科學預防疾病。
  注意防暑降溫預防熱衰竭和熱射病
  中暑是由於體溫調節機制失效,導致體內熱量過多而產生的,會嚴重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腎臟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高溫下長時間暴露或劇烈運動,還容易引發熱衰竭和熱射病。熱衰竭是體溫調節失常的早期階段,包括頭暈、虛弱、噁心,以及出汗過多等症狀;而熱射病是一種嚴重的熱衰竭,症狀包括高熱、意識模糊、抽搐,甚至昏迷,可能直接對生命構成威脅。
  ●避免在高溫時段(通常是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進行劇烈運動或戶外活動。
  ●出門時選擇輕便、透氣的衣物,並戴上寬邊帽子和太陽鏡,以保護頭部和眼睛免受陽光直射,避免過多暴露在陽光下。
  ●多喝水以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定期補充水分,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飲料。
  ●在戶外活動期間,多尋找陰涼處休息,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下。
  ●如果出現中暑、熱衰竭或熱射病的症狀(如頭暈、噁心、嘔吐、乏力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前往陰涼環境處休息,並及時就醫。
  關注飲食安全謹防兒童食物中毒
  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很多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兒童胃腸相對嬌嫩,發生食物中毒的風險較大。兒童食物中毒的消化道症狀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症狀,部分患兒還會伴有發熱症狀;發生重度食物中毒,患兒可在短時間內出現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甚至抽筋;嚴重食物中毒的兒童會出現視力模糊、吞咽困難和體溫下降等。飲食健康是預防各種疾病的關鍵,注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避免暴飲暴食。
  ●遵循食品安全原則,如洗淨食材、避免生食、煮熟食物等,以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
  ●避免食用隔夜、變質食物,少吃醃制食品和外賣。關注食物保質期,不食用過期食物。
  ●飲用乾淨的瓶裝水或開水,避免飲用自來水或未經消毒的水源。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在飯前、使用廁所和接觸動物後。
  ●若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者其他食物中毒表現,及時就醫。
  暴雨來襲注意自身安全
  七月,天氣炎熱,出現颱風、雷電,以及短時強降水的概率較大。強降雨易致洪澇及滑坡泥石流災害發生,在暴雨來襲時,建議大家儘量減少外出,避免進入山區、河道行洪區、蓄滯洪區、采空區及低窪地帶等危險區域,提前瞭解洪水相關防範措施,注意自身安全,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應及時採取應急措施。
  ●暴雨來臨,關閉門窗,以防雨水撲入屋內,電源、煤氣等設備一旦進水,要馬上關閉。
  ●請勿靠近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深度為15釐米的流水即可使人跌倒。
  ●在山地,如果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夾雜泥沙時,有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先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暴雨中行車應開啟雨霧燈,減速慢行,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注意防禦山洪災害。
  ●留意街道上的電力設施,如果有滑落的電線,要馬上遠離,並立即向電力部門反映情況。
  ●若住處可能發生嚴重水淹,應緊急撤離住處,暫避至安全地帶。
  關注溫度變化預防夏季急性心梗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夏季也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溫度和愈發頻繁的極端天氣。炎炎夏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並不少見。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可併發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提醒廣大居民,避暑時千萬不能忽視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預防和搶救。
  ●在空調房內,建議適度控制溫度,避免設置過低,同時要注意控制室內溫差,以免超過5℃。
  ●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
  ●應避免過度運動,適當補充水分,防止因流汗過多而缺水。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失眠多夢影響精神。
  ●發現異常症狀要及時就醫並進行相關檢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