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

  馬英九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
  【香港中通社6月26日電】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臺灣青年第四度訪問大陸,26日在甘肅敦煌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馬英九在致辭時表示,儘管兩岸有種種不同,但重視和傳承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責任。
  「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當天在莫高窟附近的敦煌研究院舉辦,活動由敦煌研究院和馬英九基金會主辦。去年在成都杜甫草堂,曾舉辦「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馬英九也率臺青出席。
  馬英九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都是炎黃子孫,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各地華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人最珍貴的資產;在快速變化的當下,中華文化仍然以它無比的包容力、創造力與生命力,繼續為後人提供智慧與指引。
  馬英九指,大家在這裡相聚,不只是為了探討文化的歷史脈絡,更是希望從中尋找創新,在討論中尋找共識;儘管兩岸有不同的社會背景、發展脈絡與政策,但重視與傳承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責任。
  談及當天參觀莫高窟的感受,馬英九說,從莫高窟壁畫中的宗教融合及藝術成就到歷史留下來的文字、器物、文化,無不證明中華文化的輝煌。
  馬英九也分享自己的身世,提到自己是湖南人,家裡有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姐姐都在大陸出生,但是家人逃難到香港後自己才出生,「我們5個兄弟姐妹一生就是逃難的過程」。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馬英九在臺灣有影響力與號召力,能帶領臺灣學生到莫高窟參訪很有意義,希望未來有更多類似活動,讓更多臺灣年輕人能瞭解中華文化。
  對於隨團臺灣學生在甘肅的體會,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說,同學們都覺得「不虛此行」,因為臺灣當前「去中國化」嚴重,親身到這裡(甘肅)來,能把課本變成現實,仿佛穿越時空,也找到中華文化的歸屬感。
  馬英九14日率團訪問大陸,首站前往福建,而後轉往甘肅,先後出席共祭伏羲大典、參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7日將參訪敦煌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馬英九一行參訪敦煌莫高窟
  【香港中通社6月26日電】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學子第四次訪問大陸,26日在敦煌參訪莫高窟。臺灣青年學生表示,參觀莫高窟令人興奮,站在壁畫前,「感覺自己拿到了通往過去的鑰匙」。
  馬英九一行14日至大陸展開為期約兩周的參訪,結束首站在福建的行程後,馬英九轉往甘肅並在天水出席公祭伏羲大典,26日前往敦煌參觀莫高窟,並將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
  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是敦煌石窟群體中的代表窟群,已成為文明海內外的著名旅遊景點。當天馬英九一行到訪後,沿路遇上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遊客,大家發現是馬英九來訪,紛紛揮手打招呼,也有人高喊「歡迎」、「臺灣要回來」。
  馬英九正式參訪前停留多次與現場民眾互動,甚至特地擺姿勢給民眾拍照。聽到有遊客用閩南語向他打招呼,馬英九便大聲回話「你們從臺灣來哦」,聽到肯定的回答後,馬英九用閩南語問「你們是臺灣哪裡」,遊客中有人回答「臺中」、「臺南」。
  參觀千年前的藝術傑作,感受歷史厚重,馬英九也不忘用幽默活躍氣氛,看到記者們上前跟拍,馬英九打趣道「要把我拍帥一點」。
  隨團臺灣青年學生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看到莫高窟,心中有莫名的興奮感覺,「古人為什麼造出如此偉大的藝術」,希望可以好好保護,讓大家可以更好地觀賞。
  國民黨反罷免 朱立倫:每週都有大活動
  【香港中通社6月26日電】24名中國國民黨立委面臨罷免投票,為反制「大罷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6日表示,從7月開始每週都有安排重要活動,會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黨籍「六都」市長等人參加。
  國民黨備戰「大罷免」,黨內人士透露,已確定取得7月25日「選前之夜」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路權,預計安排大型造勢活動。
  朱立倫26日表示,從投票前「黃金週」到投票前一晚,甚至「黃金週」的前一週、前兩週,每個週末都安排重要活動。
  朱立倫指,已同各區域聯防的負責人溝通,包括臺北、新北、桃園、臺中等市的市長,在重要時刻也會邀請縣市長、韓國瑜、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等重要意見領袖參加活動。
  據悉,國民黨7月19日在新北市、臺中市舉行反罷免造勢活動,20日在桃園市也將舉辦造勢。此外,國民黨預計7月5日在臺北市舉辦萬人造勢活動、10日在中央黨部舉辦勞工後援會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