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張名單瓜分十四個直選名額正好是每隊兩席?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提名委員會向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提交候選名單及政綱的程序,已經於前日結束。經選管會確認具有參選合法性的八個直選提名委員會及六個提名委員會,都已經全部向選管會提交參選人名單及參選政綱。選管會將於今日張貼候選名單總表,詳載各候選人及候選名單受託人的身份資料。在經由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審核參選人的資格後,最遲於七月十五日公佈被確定接納的候選名單及其候選人,參加九月十四日的第八屆立法會的選舉。
  不少論者都指出,隨著「愛國者治澳」原則的確立,及新《立法會選舉法》完善了資格審查機制,參選組別和參選人都發生了「重質不重量」的變化,因而使得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呈現了新格局、新氣象。其實,從更宏觀的視野看,可能更是體現了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的實質性表現。實際上,隨著現任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和副主席崔世昌的放棄爭取連任,現在向選管會提交的參選人名單,全部都是在澳門回歸祖國後,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亦即是澳門回歸祖國前的立法會議員「老將」,全部都退出了立法會的政治舞台,實現了立法會的「世代交替」。
  這是與澳門回歸祖國已經有二十五年,是「五十年不變」政治承諾的一半的時空態勢相適應的。實際上,按照《澳門基本法》第五條有關「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規定,中國中央政府承諾要保持澳門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雖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變是相對的,變才是絕對的。在澳門實行的一些具體制度和政策,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予以發展和改進的。但是,無論如何改變,澳門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和國家對澳門實行的「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能改變。如有任何變革,都應當符合基本法的規定,符合澳門社會的實際,符合澳門居民的長遠利益,並有利於促進澳門社會長期的穩定和發展,因而到二零四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澳門基本法》有可能經全國人大決議或修訂後繼續實施,但畢竟在目前,仍然需要按照「五十年不變」的時程來謀劃澳門特區的政治發展。
  因此,在澳門特區進入「五十年不變」的「下半場」亦即新階段後,澳門的政治生活就發生了很多變化。包括在籌備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時,就首次實行了「年齡上限」,許多曾經在澳門回歸祖國的進程中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委員,都不再爭取連任。緊接著在行政長官選舉中,也出現了「岑浩輝模式」。進而在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中,在澳門回歸祖國之前就已經是立法會議員的高開賢、崔世昌,也放棄了爭取連任。由此,現在已經獲得提名參選立法會的參選人,都是在澳門回歸祖國後才首次參選立法會的,甚至還有今屆才首次參選的。
  由於今屆只有八個提名委員會參加立法會直接選舉,而其中有七個提名委員會有現任議員的「老隊伍」,因而有人以「開玩笑」的口吻說,說不准是由這七張名單來瓜分十四個直選名額,正好是每張名單是由兩名候選人當選,實現「平均主義」。
  但從現實看,首先由於有上屆的「票王」——「民聯」在,按照其在上屆獲得三個議席的實績來比照,這個「平均主義」的美好理想將難以實現。而且,由於上屆的「票王」施家倫,可能是為了適應立法會正副主席是從間選議員中產生的不成文慣例,準備參加立法會正副主席的選舉,改為在間選中參選,因而倘「民聯」仍能獲得三席的話,加上篤定當選的施家倫,「民聯」亦即在澳門的原籍福建省的鄉親,就將擁有四個議席,而且還將有人「升呢」為立法會正或副主席,在歷史上最早成為澳門居民,因而澳門就有「媽閣廟」及「望廈村」(並因此而衍生出《望廈條約》)等史跡的福建鄉親,在澳門的政治地位就將會大為提高。
  而在今屆擁有議席的七張參選名單中,只有「傳新澳門」是只獲得一個議席。但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第七屆參選而第八屆棄選的團體共有「公民監察」、「滙青平台」、「澳門發展力量」、「言起新力量」、「澳門公義」、「思政動力」、「澳門基本法推廣宣傳工作聯盟」等七個,其中由前一屆議員林玉鳳領銜的「公民監察」,與「傳新澳門」的「同質性」甚高。實際上,林玉鳳的落選,大多數人的分析,就是被「傳新澳門」扯薄了選票。在林玉鳳棄選後,她所獲得的三千七百二十九張選票,可能會「尋求出路」,估計就將會是流向與其「同質性」甚高的「傳新澳門」,在「傳新澳門」已有八千七百多票的「基本盤」下,倘果然能夠吸收這三千多票,就是一萬二千多票,可以衝刺第二個議席。
  這可能是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中,以一萬八千二百三十二票,獲得兩個議席的,由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為組織基礎的「新希望」,其領銜人高天賜曾經向媒體表示,「今屆選舉是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競爭最激烈的選舉之一」,「新希望能夠保住一席已屬不易」的原因之一。
  其實,從「新希望」以往也曾經獲得過兩個議席,而第七屆的得票數也達到第一萬八千二百三十二票的情況看,是不用擔心保不住第二席的。因而估計這是在運用「哀兵戰術」,打出「告急牌」,爭取將在四年前的選舉中,因為有被認定為「不擁護」、「不效忠」而被「DQ」參選資格者的基本支持者,及因為疫情關係而不出門投票者的票源,在「哀兵戰術」下「捱義氣」地支持「新希望」。這也正是「新希望」將現任議員謝誓宏排在第三位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以「搶救謝誓宏」的口號,爭取獲得三個議席,將上屆排位第四候選人的「新丁」陳孝永,與謝誓宏一道送進立法會。
  而從曾經「擺明車馬」誓言要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姍桃絲,在「新希望」前往選管會提交參選人名單及參選政綱前的最後一刻,宣布退出「新希望」選舉名單的情況看,高天賜此前所擔憂的「新希望」不能保住第二席,可能就是擔心會被執意要參選的姍桃絲影響選情所拖累。
  實際上,此時中國澳門特區檢察院已經應葡國司法機關的司法協助請求,依法對姍桃絲就涉嫌違反葡國選舉法的行為展開調查。如果姍桃絲以其在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擔任大會主席的重要職位為由,堅持要列名在「新希望」參選人名單並排序「安全位置」,而「新希望」內部人員又拗不過的話,很可能在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審核參選人資格時,因為「雙重效忠」而被「DQ」參選資格,就將必然會對「新希望」的選情造成重大打擊,甚至會導致「吃零雞蛋」。因此,可能在公職人員協會內部,發生過激烈爭論,這才是高天賜擔心「不保兩席」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