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大慶”夢

中海油的設想是,到2020年公司的油氣資源總量相當於4個大慶油田的規模

一座高達40多層樓的龐然大物,聳立在上海外高橋(13.69,0.14,1.03%)船廠,頗有在長江口傲視群雄的氣概。

“海洋石油981”(下稱“981”),是由中海油耗資60億元打造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今年6月,“981”將交付使用,中海油的海上採油作業能力將從300米深度跨越至3000米。

“到2020年,中海油要在近海海域保持5000萬噸穩產基礎上,在深水地區實現新的突破,再建設一個5000萬噸的大油田。這等於是在中國海域,建成了兩個大慶油田。”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向《財經國家週刊》表示。

更全面的設想是,2020年中海油的海外油氣產量還將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按標準油的熱值計算的能源量),在沿海地區佈局多年的液化天然氣(LNG)也將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的供應能力。彼時,中海油的油氣資源總量將相當於4個大慶油田的規模。

沖關5000萬噸

2010年12月19日,中海油宣佈國內油氣產量首次達到5000萬噸油當量規模,全年有望實現5180萬噸。

5000萬噸油當量,大致相當於大慶油田在鼎盛時期一年的產量。如果和目前國內石油年產量1.89億噸相比較,大約是全年產量的1/4。5000萬噸的實現,對中海油有特殊的意義。在業界,產量規模被看作公司實力的重要象徵。

“海上大慶的建成,有著重要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標誌著我國已經建成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已經成為世界海洋石油生產大國之一。”面對一撥又一撥來公司參觀採訪的記者,傅成玉不厭其煩地重複著這句話。

1982年,中海油在原石油部外事局、海洋石油勘探局等單位的基礎上成立。按照當時的安排,成立中海油的目的是要加強海洋石油的對外開放、合作。公司成立以後,就被賦予了對外開採海洋石油的專營權、完全擁有中國5米以上水深海域的油氣勘探開採權等。

中海油成立之初,中國的海洋石油開發基本屬於空白,年產量總計9萬餘噸。依託政府政策扶持,中海油成立以來迅速壯大,油氣產量在28年間增長了500多倍。自1996年國內油氣產量邁上1000萬噸臺階之後,便以大約每三年增加1000萬噸的速度增長。

進入“十一五”,中海油提出了油氣產量5000萬噸的發展目標。

“300萬噸時,公司組織了一個大討論,說能不能到1000萬噸,那時候沒人相信,結果是做到了。但1000萬噸到5000萬噸,難度不是一個級別,儲量基礎、海洋設備建設都有困難。當我們說5000萬噸時,大家都說可以試,但實際沒那麼大的信心。”傅成玉說。

進入到“十一五”的第四年,問題還是發生了。這一年,中海油的油氣產量只有3925萬噸,離5000萬噸尚有1075萬噸的缺口。一年增產1000多萬噸,中海油上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2010年,中海油總部發出“一號文件”,為建成“海上大慶”做最後衝刺。在年初召開的工作會議上,傅成玉面對管理層提出:“全年工作將緊抓一條主線,即上產5000萬噸,這也是2010年總公司的核心工作。”

2011年新年來臨之前,5000萬噸的目標終於實現。據中海油向記者提供的數據:公司的油氣供應總量達到了7525萬噸油當量,比2005年增長了一倍。

躍上5000萬噸門檻之後,距傅成玉所預想“進入國際一流能源公司行列”近了一步,與國內兩大石油巨頭相比,實力對比也將發生微妙的變化。根據中石化上市公司公佈的2010年經營數據,當年該公司實現原油產量4653萬噸、天然氣產量125億立方米。如果換算成油氣當量,中海油與其的差距已縮小至700余萬噸。

“定海神針”981

與國際同行相比,中海油的海洋開發能力仍嚴重不足,目前主要集中于300米以內的海域。按國際通行的看法,只有在300米以上才被稱為深水,這也就意味著中海油的5000萬噸還主要是在淺海。

與國際公司比,中國海洋開發能力落後多年,深海領域則是一片空白。在中國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油氣地質資源量高達390億噸。但由於海洋開發能力的不足,大量資源只能採取國際招標、引進外資的方式來開採。

2004年,中海油開始了一項“秘密計劃”,為走向深海做戰略調研。2006年,中海油相關部門的業務骨幹被緊急抽調,成立了一個特殊的項目組,使命就是要鍛造一件中海油走向深海的“定海神針”。

6年後的2010年2月,總投資60億元的981在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出塢。按照規劃,2011年年中,這條船將完工並交付使用,隨後開往南海地區開始深水作業。用中海油自己的說法:981的投產,將使中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和大型海洋石油裝備建造水平,跨入世界領先行列。

2011年初,當記者登上981時,看到工人們正在為即將來臨的交船期緊張忙碌。坐電梯登上甲板向周圍看,停在附近的一條排水量17.5萬噸的貨輪RUGIA號,如同一條小舢板。

與通常意義的船不同,981由2個浮箱、4個立柱和上部箱形船體組成。在作業時,浮箱將吃水下沉,外面只能看到立柱托著上部船體構成的一個大型海上平臺。

中海油工作人員說,981自重超過3萬噸,甲板面積相當於1個標準足球場;從船底到井架頂端高136米,相當於45層樓;如果將船作業點虛擬至北京上空3000米處,它散開的錨鏈將把北京六環都包括在內。

進入船體內部,仿佛進入一個複雜異常的迷宮:一間間屋子裏裝滿各式各樣的設備,線纜在船體內如蜘蛛網一樣排列,總長度超過650公里,相當於圍繞北京四環路10圈。船體上搭載的9台高功率發電機,發電能力可滿足一座2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需求。

中海油深水鑽井船工程項目組項目總經理林瑤生說,從多項指標看,981與世界類似平臺比處於領先水平,“足以躋身世界前三名”。其作業水深達12000米,可變載荷9000噸,位居世界第一。

以981為代表的深水鑽井裝備的建造,是中海油擬定的南海2000億噸開發計劃的一個開始。在中國海油工程(6.42,0.04,0.63%)部總經理金曉劍看來,這條船投產後一年能打10口井左右,並不能完全滿足中海油的要求,接下來要造幾條還在看。“深水開發才剛剛開始,不是造成一個981就一夜暴富,一下子就解決了深海開發的所有難題。”

按照中海油的規劃,未來將打造起一個全系列的海洋油氣開發艦隊。中海油內部資料顯示:在“十一五”時期,中海油已投入150億元用於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這些裝備在2011年將陸續投入使用;“十二五”時期,將投入300億元左右,規劃建設包括半潛式動力定位起重船、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在內的重大裝備。

“981是3000米作業水深,用3000米的鑽打1000米的井成本太貴,所以還要有一個系列,‘十二五’期間裝備製造要系列化。從1000米以內到1500米、2000米、3000米,各種裝備要系列化、要配套。”傅成玉說。

4個新大慶

中海油打造出深海艦隊的戰略目標,是要在中國海洋深處建設一座新的“大慶油田”。

按照規劃,“十二五”時期中海油將達到3000米水深鑽井、鋪管,2000米水深油氣田建設的作業能力,與之對應將在南海建成2500萬噸的產能。等到“十三五”達到3000米水深鑽井、3000米水深油氣田建設能力,屆時南海將建成5000萬噸產能。

“過去10年間,我國新增石油產量53%來自海洋,2010年達到80%以上。深海是更廣闊領域,從資源儲量基礎看,建設‘深海大慶’是沒有問題的。”中海油研究總院院長陳偉說。

此外,據中海油副總經理周守為介紹,到2020年還將建設成3個“大慶”:已經邁上5000萬噸門檻的“近海大慶”、海外油氣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建成“海外大慶”、沿海佈局多年的“LNG大慶”。

後兩個“大慶”,目前都有一定的基礎。中海油海外產量今年有可能達到3000萬噸,“到2015年5000萬噸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周守為說。而LNG板塊中海油已經佈局多年,是國內企業中起步最早、發展最好的一個業務。在完成沿海佈局後,中海油有望實現“海洋包圍陸地”的謀劃。

早在1995年,中海油開始規劃研究沿海引進LNG試點。2006年,總投資300多億元的廣東大鵬灣LNG接受站正式投產,這是中國的首個LNG項目。

目前,中海油已經在大鵬灣修建了5座電廠和一條400公里長的城市燃氣管線,供氣範圍覆蓋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及香港。繼廣東LNG後,中海油還將在福建、上海、江蘇等省市建設LNG接受站。完成沿海布點之後,這些地區的供氣管網有望實現連通。屆時在沿海地區將形成一個新的供氣源,其影響力足以與中石油的“西氣東輸”工程相抗衡。

在外界看來,中海油4個大慶的規劃有些雄心勃勃。如果能夠按期實現,其總的資源量將達到2億噸油氣當量,這大致相當於2010年中國石油(10.89,0.11,1.02%)業的總產量(2.03億噸)。美國《石油情報週刊》(PIW)最新公佈的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的綜合排名中,2億噸的規模排名非常靠前。

據瞭解,為了實現“四個大慶”目標,中海油規劃在“十二五”期間進行8000億元到10000億元的投資,大部分資金籌集將主要來自於資本市場。目前,中海油上市公司核心資產的市值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有可能回歸A股繼續融資,國際板也是可能的選擇之一。

(王康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