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課綱的歷史演變

眾所周知,在兩蔣時期之後,臺灣的歷史課綱演變爭議,幾乎在每位元地區領導人任內都爆發過。而歷史課綱的變遷史,也深刻影響了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觀,儘管馬英九曾經對此做過「微調」,但相對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狂飆突進,「微調」已經微不足道了。

回顧台灣的歷史課綱變遷,我們可以看到,在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操作下,歷史教科書一步步塑造了遠離祖國大陸的場景,嚴重影響了台灣同胞的認同觀念。兩蔣時期,90%以上的台灣人自認為「也是中國人」,但是如今,持有該觀念的人只有10%,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這樣的「現象」是怎麼造出來的?

課綱的第一次變化

回顧陳水扁修改本土化課綱的歷程

國民黨退居臺灣後的1945年至1990年代之間,臺灣高中的歷史課程綱要,臺灣史穿插在中國史的明末清初、1894年甲午戰爭則後、1945年後等部分,沒有單獨成冊,這表明此時代主流史觀中,臺灣史完全是中國史的一部分。這種歷史教育,培育了台灣人的中華民族史觀,為兩岸同為一個中國奠定了文化基礎。

李登輝時期,為淡化中國史,采用「同心圓史觀」,拋出「臺灣主體性論」,利用執政資源,在1993年修訂了小學課程標準,對歷史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很大的修正,這標誌著體現「臺灣主體立場的本土意識」開始進入歷史教育。

1994年的初中課程標準中,設置了「認識臺灣(歷史篇)」。此課程的設置和教科書的撰寫,將使臺灣史課程以獨立的歷史分科出現。即根據1994年版《中學課程標準》的歷史課程,一年級修習臺灣史「認識臺灣(歷史篇)」,二年級修習本國史(中國史),三年級修習世界史。這次修改,使台灣史單獨成冊,可以說在課程內容上,極大地加強了臺灣史所占比例。

儘管小學、初中歷史課綱發生了重大變化,但1995年修訂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灣史內容則依舊是穿插在中國史中,比較其與1983年版的教學目標,即可以瞭解其理念的重大變化。

從內容來看,1995年版教學標準,將1983年版中的1、2、4項裏關於培養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的內容全部刪除,「復興民族」之類的字樣也隨之消失,這明顯意味著代表臺灣主體立場的「本土意識」,開始在高中教科書中有所體現。該課程標準在第2、3項中,強調學生要「認清歷史變遷對時代的重要性,以強化其思考與分析能力」「思索人我、群我的關係,以培養學生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心」等,這種籠統強調歷史本身的意義,寓意非常不凡。另外,根據此課程標準,臺灣史儘管沒有完全從中國史中分離出來,但臺灣史已經不再是穿插在中國史中來敍述,其在19章的內容中,佔有4個章節。這也反映出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發展趨勢將是臺灣史與中國史的分離。

2000年民進黨開始執政,教育部門加速推動「去中國化」的歷程。同年,臺灣教育部門公佈了《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將以前的公民、歷史、地理三科合併為「社會科」。同時,以與「九年一貫」銜接為由,開始加快髙中歷史課程的改造。2001年3月29日,臺灣教育部門成立「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專案小組」(後更名為「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著手高中的教育改革。2003年9月,臺灣教育部門發表了《高中歷史新課程綱要草案》,該草案基本上以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為框架,將中國史中的明代中期以後、清史、民國史全部放入「世界史」。

2004年陳水扁再次當選,教育部門首長也換上了「同心圓理論」的提出者杜正勝。10月18日,杜正勝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修訂中的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將改變目前使用的髙中歷史課程中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比例(大約1:2:1),三者比例將修正為1:1:1,為新的髙中歷史課程定下了基調。

2004年11月9日,台教育部門在其網站上發佈了重新修訂的「課綱草案」。重新修改後的「課程綱要」,把「臺灣史」完全與「中國史」切分開,實現了髙中歷史教科書部分「臺灣史」的獨立城冊。這樣經過「九年一貫制」、高中臺灣史的獨立城冊,臺灣史徹底在從中國史中分離出來。不僅如此,從上述教綱內容來看,具有明顯的美化日本殖民地、「去中國化」的用意。臺灣歷史從「早期的歷史(史前至十九世紀)」,一下就到了「日本統治時期(二十世紀前半)」,清朝統治的242年(1683-1895)蒸發了。新版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剛一上網公佈,各方反對意見如潮。但臺灣教育部門僅稍作修改,就於次月(2004年12月31日)定稿發佈,其行為不能不說十分奸巧。

2004年12月版的髙中「教材綱要」將臺灣史分為「早期臺灣」「清代的長期統治」「日本統治時期」「當代臺灣與世界」四個部分。這個版本是對當年11月9日公佈的髙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第一冊(臺灣史)的修正。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只有50年的時間,卻在此草案中占了四分之一部分,且美其名曰「日本統治時代」,可見其編寫者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用心。戰後60多年的臺灣,占整個臺灣史的二分之一,故此教綱與「臺灣史」這樣的主題嚴重背離,非常像似一個臺灣近現代史的綱要。

2006年,根據此綱要的各種版本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進人臺灣市場。這套教材由於有固定的綱要及專門的審定過程,故存在著一些共有的「去中國化」問題。如將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在臺灣史分冊中,一改以前「日治」和「日據」兩詞並陳的情況,一律改為「日治」。同時,還將以往視為禁忌的「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寫進新版教科書內。

課綱的第二次變化 國民黨進行課綱微調的歷程

2008年馬英九執政以後,2009年臺灣教育部門對部分課綱進行修正,但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基本沒有修正,到2012年時,對高中歷史課程綱要進行了修正。

從2012年修訂後的課綱內容來看,比2004年12月版的髙中「教材綱要」當然更符合歷史史實。

2014年1月27日,臺灣教育部門召開「12年教育」課程審議會,決定微調髙中課程綱要,其中也包括台灣史部分。臺灣「教育部」還特別強調課綱微調是中性的呈現歷史,將於2015學年度的高一新生適用。2014年2月,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公佈了普通髙中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方案(簡稱「課綱微調」),2015學年臺灣高中語文、歷史等科目將使用新課綱。課綱微調方案在島內引發爭議。隨著8月1日新課綱生效日期的臨近,島內民進黨的抗議活動逐步升級,事態走向引發廣泛關注。

然而,在民進黨「強有力」的組織下,島內鬧得風風雨雨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爭議在2015年底達成所謂的「初步共識」,原有的17個爭議點,多數傾向於要改回舊課綱的用法,若果真如此,則不啻「台獨史觀」又一次在臺灣高中歷史課本紮穩陣腳。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建議修改的17個爭議點,包括「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改為「婦女做慰安婦」;「光復臺灣」改為「接收臺灣」。而專家小組成員、「中研院」研究員林滿紅稱,目前僅剩一項爭議未解決,那就是原課綱寫的是「日本統治」,微調課綱改為「日本殖民統治」,到底要哪一個?專家小組目前傾向於從「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及「日本時期」中三擇一。台「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完全尊重專家意見。

臺灣高中課綱一般3年調一次,國民黨執政當局2015年夏天推出的課綱微調,旨在去除一些高中歷史課本有明顯媚日、「去中國化」傾向的表述,但卻引發政治勢力操縱一群高中生持續抗議,學生一度闖入「教育部長」辦公室,導致30多人被警方逮捕。

跟反「服貿」運動如出一轍,台當局又一次屈服於違法抗爭。課綱微調雖於8月1日上路,全臺灣卻幾乎沒有縣市採用。台「教育部」遂召集專家諮詢小組,重新釐定微調爭議。

課綱微調又走回頭路,島內有輿論批評這是對「台獨史觀」的妥協。前微調小組召集人王曉波投書《中國日報》,質疑此次回調不合理。王曉波說,原微調小組給慰安婦加上「被迫」,是因為有課本根據「一綱多本」,竟寫成「也有臺灣婦女自願到海外從事慰安工作」,而居然審查通過。誰是自願,課本也沒列名,因此所有的「慰安婦」都有自願之嫌,這不是對「慰安婦」的二度傷害嗎?原微調小組把「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也是基於語義精准,「光復」是指臺灣原屬中國而歸還中國。「接收臺灣」就不具有原屬中國之意,而「原屬中國」才是鐵打的歷史事實。

王曉波指出,《開羅宣言》明文要剝奪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嶼等歸還。是「歸還」而不只是「接收」而已。對中國而言,馬關割台何止「竊取」而是搶奪。所以,微調小組曾把「日治」調為「日據」。目前諮詢小組又將改成「日治」,這不是「中性字眼」,而是對日本割台的合法化,對《開羅宣言》的非法化。

蔡英文當局執政後變本加厲

「去中國化」及「全民實施舊課綱」

蔡英文當局最近公佈12年歷史教育課綱草案,又進一步修改為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完全把「中國史」從歷史教科書中抹去,換成「東亞史」,試圖徹底切斷對中國歷史的連結,使臺灣下一代建立與中國大陸、中華民族不再有任何歷史記憶的「台獨史觀」。新課綱修改是民進黨宣揚「台獨」史觀往前邁出新的一步,是「去中國化」的最新舉措。島內有識之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一個「斬草除根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

蔡英文當局去年執政後,馬上停用微調課綱,到2012年的舊謀綱。今年7月3日又公佈的臺灣12年教育社會科領域課綱草案。新課綱以所謂的「分域架構」為由,取消原有課綱中明確「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劃分,不論在初中還是在髙中課綱,都改以三個分域以取代:「臺灣相關分域」「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臺灣與世界」三部分,其目的就是利用分域之方式,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區域歷史討論,徹底肢解消亡中國史。

最新版本新課綱「初中臺灣史」部分分四大主題:早期臺灣、清帝國的統治、日本帝國的統治、當代臺灣。高中臺灣史部分分三大主題:多元族群社會的形成、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現代國家的形塑。

從上述新課綱主題來看,不論初中還是高中課綱中,都有著強烈的「去中國化」目的。罔顧臺灣人民在日據時期反抗殖民統治具有強烈「祖國」內核的「中國人意識」的各種表現,主觀地認定日據時代臺灣人和臺灣社會已經發展成為與中國人、中國社會不同的一個群體,形成了單獨的、唯一的臺灣民族。新課綱的本質就是塑造與「中國意識」相敵對「臺灣民族」的民族意識,製造.人為的意識對立,來達到其分裂中國的目的。

在歷經李登輝、陳水扁20年來的「台獨」化改造,以「台獨」歷史課綱為標誌,臺灣的「文化台獨」終於在蔡英文手上完成。不但顛覆了國民黨課綱微調的具體內容,回歸到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大佬一路操作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臺灣不是『光復』是『終戰』」「日本祖國論」等反課綱的內容,甚至更加嚴重。

如果說李扁時期「去中國史」還擋著一塊遮羞布,一湯匙一湯匙往外灑中國史,現在的臺灣當局正把中國史整碗潑掉。目前島內高中歷史分4冊,臺灣史1冊、中國史及世界史合占3冊。而修改的「兩國論課綱草案」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而是分出三個部分。在臺灣相關部分,「將摒棄過去以漢人為主軸的思維」,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第二部分則強調「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不再強調中國本身的歷史。第三部分內容是「台灣與世界」。課綱草案談中國與東亞的脈絡,談臺灣與世界的關係,就是不談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連結,漢人入台時期的鄭芝龍、顏思齊等都不去提了。這種新課綱的安排,讓臺灣可以是東

亞人、世界人、地球人,但就是不連結到中國人,這是民族認同的「去中國化」。切斷與中國的關係、也切斷了與漢民族的關係。又以多元文化、多元價值之名,取代漢民族為主流的歷史。

今年8月以來,據報導,台當局教育部門將修訂出必讀古文20篇的草案。在這次課綱審議中,相關部門有意識地增加所謂的學生審議委員。有學生委員聲稱,過去歌頌唐宋八大家,都只是在「造神」,臺灣文學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遠大於唐宋八大家。學者質疑:教育部門失職,課綱審議疑「黑箱作業」。面對如此荒腔走板的做法,島內眾多學者批評審議過程是否合理。原本20篇文言文的選文過程專業嚴謹,而課綱審議會選出的10篇文言文卻是由學生、社會人士和各專業教師在一周內投票選出,學生所占比重竟高於各專業教師。此外,投票過程未經推廣,也沒有過半門檻,很容易淪為知情者的「黑箱作業」,不能作為可信的資料來源。教育部門在整個過程中也未及時阻止,導致爭議在社會發酵。針對台當局課改大幅刪減文言文一事,輿論質疑稱,台當局試圖割裂兩岸文化紐帶。民進党當局讓學生和非專業人士堂而皇之地參與課綱審議,用政治淩駕專業,並試圖割裂兩岸之間的文化紐帶,再次凸顯民進黨「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路線。就課綱審査引發爭議,台教育部門聲稱「沒有預設立場」。但相關學者責問,教育需要一種負責任的帶領,用網路投票來決定教什麼、育什麼,不僅是媚俗,更是對責任的蔑視。有臺灣作家還表示,文言文是經過淬煉的漢語,通過學習文言文的經典作品,才能更懂得如何在白話文中揮灑自如、行雲流水。大幅度刪除文言文,實為不該。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崇高的活動。作為教育核心的課程在自身運行過程中具有十分的嚴謹性和客觀規律性,這種嚴謹性和規律性首當其衝地表現在課程綱要目標的確立與實現上。只有確立明確科學的課程綱要目標,教科書的編纂及課程實施,才會有正確的方向和科學的行動,最終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反之,可能陷入混亂或誤入歧途。另外,髙中作為基礎性教育,其歷史教育目標不在於培養未來的歷史學家。同樣,歷史教育也不等同於政治意識教育,其功能與價值在於培養一個具有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並具有健全人格的現代公民。而從認識臺灣歷史篇而來的臺灣初髙中的歷史課程綱要,意在培養脫離大中華意識的所謂「臺灣民族意識」,將使臺灣的下一代失去大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將為未來兩岸和平埋下禍根,也是不瞭解兩岸基本現狀的短視行為。

(李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