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委任其「姊妹淘」兼「愛貓雙人組」成員蕭美琴,出任「駐美代表」,除了是要更換「老藍男」高碩泰,以實現「國安團隊純綠化」之外,更是要讓自己「信得過的人」爭取更大的對美「外交」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充分利用其女性有利條件,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套近乎,爭取特朗普批准蔡英文正式訪美,即是可為蔡英文立下「歷史功碑」,也是可為特朗普站台輔選造勢,以換取特朗普更多支持;在促成特朗普連任後,邀請特朗普訪問台灣。
當然,這只是台灣政媒兩界的揣測,但問題是蔡政府卻一直沒有否認。曾經在「陸委會」主委任上,將其在「陸委會」內的前輩馬英九的「馬更正」作風學習得惟妙惟肖的蔡英文,也是雖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但卻對彼岸實施「不刺激、不挑釁、零意外」策略的蔡英文,卻沒有對此可能會造成台海局勢惡化的傳聞進行「更正」澄清,那可能就等於是默認了。
因此,有關學者專家就當作是真確的了。因而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於前日舉辦「兵棋推演」,對美中台未來狀況進行模擬。其中一個重要論題,就是「蔡英文赴美為特朗普造勢,以換取美對台方針不變」想定。學者分析,此舉恐嚴重踩入中國大陸的「紅線」,嚴重時北京恐召回中國駐美大使,以表強烈態度。其中前「外交部」駐新西蘭「大使」介文汲分析,蔡英文若出訪美國參加特朗普造勢大會,對中國大陸來說已嚴重違反「中美三公報」,挑戰到中國大陸的基本原則,必要時北京可能會召回中國駐美大使,或者將美方大使驅逐出境,強烈的手段才能讓美國知道,「一中原則」不容破壞。而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教授翁明賢則建議,若特朗普要請蔡英文出席造勢大會,或可用不期而遇被動參與的方式,有時候造勢活動不一定要參加現場,在周邊旅館或公開場合見面,也能達到相同目標。基本上原則就是「被動參與」。
這要何說起?按照過去慣例,成功連任的「總統」,在就職第一年必然會以「過境外交」的方式訪問美國。由於台灣地區的「邦交國」集中在中南美洲和大洋洲,台灣「總統」要訪問「邦交國」,以「加油」、「休息」等原因過境美國,也確實是具有一定的正當性,因而在出訪時對美國進行「過境訪問」已經成為慣例,甚至還可以離開飛機,走到市區,並還可到紐約市中心活動。但除了是美國在台協會的官員出面迎送是「指定動作」,而美國國會兩院議員等拜訪是「自選動作」之外,美國高層官員一般都避而不見,以免觸踏「紅線」。
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十一月三日是美國總統選舉日,選情不妙的特朗普,為了獲得連任,可能會出盡怪招,更為「不按牌理出牌」,「神經刀」揮舞得更令人眼花繚亂。如果在投票日前夕的關鍵時刻,其選情仍然是低迷不起的話,說不好就要借助蔡英文為他站台造勢這個「奇招」了。實際上。既然他已經在所不惜地踐踏中美關係,目前已經是處於「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境地,也就不差在這「最後絕技」了。反正,目前特朗普的「最高目標」是爭取連任,國家利益再重要也得服從這個個人利益,為了能夠實現成功連任的個人目標,哪怕它「洪水滔天」。成功連任後再說,還可以進行補救。
實際上,日前特朗普的選情極為不利。盡管說,他也將會有「敗部復活」的機會,如三年多前其民調也曾落後於其對手希拉里,最後所獲選民總票數也少於希拉里,但仗著美國的奇特選舉制度,在「投票人」數方面卻贏了。不過,確實是贏得「有驚有險」。
三年多過後,情況對特朗普更為不利。選民們當時對他的「新鮮感」已經消淡,反而厭惡他的口不擇言及喜怒無常的言行,連一些支持者也紛紛「倒戈」。當年蔡英文出任「陸委會」主任時,她稱為「陸委會鎮會之寶」的特任副主委林中斌,憑藉著此前曾經在美國企業研究所工作時結識的華府高層智囊,與之進行交流,得知特朗普目前面臨四項因素不利於其「敗部復活」,及一項不利其「奧步賴帳」的因素。其中三項不利於特朗普「敗部復活」的因素是:其一,三股負面趨勢。美國五月失業率已達二成,僅次於一九三三大蕭條的二成五;而且加速惡化,七月九日確診超過三百萬,死亡超過十三萬。此外,因黑人佛洛伊德死於警虐而引發的社會動盪未平。三股趨勢相互糾結,選民不滿上升。其二,基本選民流失:支持特朗普的族群已轉向對手民主黨拜登。《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福斯新聞》所作的民調都顯示,特朗普的民調都已遠落後於拜登。其三,特朗普的人身攻擊策略無效。特朗普對挑戰的人慣用三招:否認指控、轉移焦點、攻擊對方。但是面臨病毒,招數均失靈。七月一日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七成一美國民眾對國家現況感到憤怒。其四、對手團結勢旺。曾經群雄並起及內耗嚴重的民主黨,在確定由拜登挑戰特朗普後,展現團結,拜登原來黨內的競爭者華倫和桑德斯等,合作規畫拜登收拾特朗普爛攤子的施政計畫,他們的助理參與拜登的交接團隊。
至於不容特朗普「奧步賴賬」的因素,主要是因為禍起蕭牆之內。越來越多特朗普自己人出書批評他。包括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說「他不適任總統」,姪女瑪麗說他是「全世界最危險的人物」,其白宮對外聯絡室主任紐曼說他「精神錯亂」。一反美國傳統,公開批評他還有將領們如前國防部長馬提斯及現任及數位前任參謀聯席會主席:米利、鄧普賽、穆倫等。前最高階將領及共和黨國務卿鮑爾已公開宣布將投票支持拜登。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稱川普為「萎縮乾枯的人」並呼籲大家挑戰他。這些聲音反映更多政府內外的力量在等待特朗普「奧步賴帳」時一舉制伏他。
因此,即使是拜登不善於言辭及年邁等,還有個人形象尤其所謂「緋聞」問題,但這都是屬於「個人問題」,而特朗普的「短板」卻是屬於「國家及民眾利益」的大問題。這就使得特朗普的選情極為不利。
因此,在內部因素已經是「彈絕糧盡」之後,就需要外來因素「救援」了。而蔡英文的訪美及為特朗普「站台造勢」,就是「奇招」。但由於茲事體大,特朗普還要權衡利弊。不過,既然爭取連任是「最高目標」,個人利益已經超越了中美關係利益,可能會孤注一擲。而且估計北京不會提出「斷交」,最多是召回大使,及關閉各種聯絡管道,這可以承受,因為目前的情況已經差不多如此。何況,特朗普手中還有「必勝怪招」,就是只要把在美國的高幹尤其是政治局委員以上官員的子女,都扣留作「人質」,北京就「硬」不起來了。其實,此前美國智庫就曾經預測,倘台灣當局宣布「獨立」,解放軍執行《反分裂國家法》啟動「懲獨」戰爭,美國只要出此「怪招」,美國不用開一槍,北京就乖乖地「投降」了。
而在蔡英文這邊,看來也得掂量美國「回報」的「質量」如何,是否與要冒台海風險成為正比,是否得不償失。另外,還得承擔倘特朗普萬一落選的後果。因此,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就是蔡英文「國安」團隊評估得失利弊,及與特朗普團隊於密切聯絡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