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膽囊息離麽辦

真假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全稱爲「膽囊息肉樣病變」,是指來源於膽囊壁幷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因此也稱爲膽襄隆起性病變。

臨床上大多數息肉是體檢時通過B超檢查發現,少部分患者因有症狀到醫院檢查發現。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膽囊息肉的總體發病率約爲4.5%~8.7%。

膽囊息肉可根據病理特點分爲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兩類。腫瘤性息肉,也稱爲真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息肉型膽蠹腺癌,其它少見的還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纖維瘤;非腫瘤性息肉,也稱爲假性息肉,如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膽囊腺肌病、腺肌增生等,其它少見的還有腺瘤樣增生、黃色肉芽腫等。

膽囊息肉會癌變嗎

這無疑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以下就常見的幾種類型息肉進行介紹。

膽固醇息肉 最爲常見,約占60%,實際上是膽汁中膽固醇過飽而析出的膽固醇結晶,常爲多發,直徑多小於10毫米,大量臨床病理資料證明其癌變概率爲零。

炎症性息肉 表現爲膽囊粘膜向腔內隆起或結節形成,與長期慢性炎症刺激相關,一般直徑小玉5毫米,目前尚無癌變報道。

膽囊腺肌病、腺肌瘤 是一組膽囊上皮及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表現爲膽囊壁發生肥厚性改變的病變,多爲呈良性經過,其是否惡變仍存在爭議,癌變率較低。

腺瘤性息肉 是膽囊常見的良性腫瘤,又稱膽囊腺瘤,占膽囊息肉的2.3%~4.1%。臨床觀察發現,本病好發於中老年女性,且臨床表現不典型。腺瘤性息肉常單發,膽囊體、底部爲好發部位,現國內外學者均認爲膽囊腺瘤及腺瘤樣病變爲膽囊癌前病變,其惡變率爲20%~38.9%,但從腺瘤到惡變所需的時間還未明確。

息肉型膽囊腺癌,即息肉本身已經癌變,所占的比例極小,低於0.7%。

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大部分的膽囊息肉不會癌變,只有少部分類型的息肉潜在癌變或已經癌變,如腺瘤性息肉、膽褒腺肌病和息肉型膽囊腺癌等。

膽囊息肉一刀切嗎

臨床上診斷膽囊息肉,首選超聲檢查,但對其良惡性的判定還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增强CT、超聲內鏡及膽褻造影等,可作爲補充檢查,有助於提高診斷準確率。

治療方面,尚無藥物可消除膽囊息肉,所以手術成爲其主要的治療方式。那麽,是不是一發現膽瘈息肉就要一刀切?答案是否定的。有症狀的膽囊息肉在排除「息肉」爲膽固醇結晶,或膽囊膽固醇結晶經利膽治療症狀無明顯緩解,不論息肉具體大小,建議行膽癀切除術。

大部分膽囊息肉是無症狀的,無須過分擔心,可以長期存在,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不需要手術治療。小部分膽囊息肉可能引起惡變,需要醫生確診後予以手術治療。對於暫時不適合手術的膽嚢息肉,需定期超聲檢查,動態觀察息肉的變化情况。具體多少時間復查隨訪,最好根據醫生建議。

體檢發現膽囊息肉,不必人人自危;息肉也有真假之分,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病變,只有少數會癌變。因此,一旦體檢中發現膽囊息肉,定期觀察是基本,手術治療是根本,但要避免過度治療,保留膽囊功能,同時避免治療不足,爭取在癌前病變階段及時清除。